1/15
“惊蛰三宝”陆续上市,尝鲜正当时!
上海黄浦03-06 17:01:25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在这个充满生机的节气里,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语:“惊蛰吃三宝,不往医院跑”。这“三宝”指的是菠菜、春笋和荠菜,它们作为春季的时令蔬菜,被认为具有健脾疏肝气的功效,有助于人们在春天保持身体的平衡与健康。

惊蛰多吃时令蔬菜饮食习惯略有调整1.jpg

惊蛰时节,饮食调整尤为重要。菠菜,被誉为“蔬菜之王”,是春季不可多得的时令佳肴。其清热解毒、疏肝养血的作用,正适合春季肝气旺盛的特点,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客。春笋,则素有“春之精华”之美誉,它不仅能帮助排出体内湿气,还能调理肠胃、促进消化,对于春季常见的湿气困扰有着显著的缓解作用。而荠菜,作为春季的传统野菜,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养肝的功效,同时能促进消化和排毒,深受市民喜爱。

惊蛰多吃时令蔬菜饮食习惯略有调整2.jpg

惊蛰多吃时令蔬菜饮食习惯略有调整4.jpg

惊蛰多吃时令蔬菜饮食习惯略有调整3.jpg

在菜市场里,马大嫂们纷纷挑选这些时令蔬菜,准备为家人做一顿美味的春日佳肴。“我买了两个生梨,因为惊蛰吃生梨人比较有精神一点。还买了点韭菜,现在韭菜开始上市了,炒一炒蛋特别好吃。当然,还有春笋,现在的春笋鲜嫩可口,无论是烧腌笃鲜还是鲜油焖笋,都是美味无比。”市民张阿姨说道。

惊蛰多吃时令蔬菜饮食习惯略有调整5.jpg

惊蛰多吃时令蔬菜饮食习惯略有调整6.jpg

除了菠菜、春笋和荠菜,春季还有许多其他时令蔬菜值得品尝。韭菜、芹菜、莴笋、茼蒿等新鲜蔬菜,都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非常适合在这个时节多食用。当然除了这些时令蔬菜之外,还有一些时令美食也吸引着不少市民游客。

vlcsnap-2025-03-05-15h08m06s805.png

中午时分,在中华老字号大富贵世纪公园店,前来就餐的市民游客不断,刚上市的刀鱼馄饨成为不少市民游客点餐的时令美食。市民许女士点了一碗刀鱼馄饨,吃得津津有味:“今天到世纪公园看梅花,正好路过这里,看到大富贵刚上市了刀鱼馄饨,就来尝尝鲜。”

vlcsnap-2025-03-05-15h08m39s135.png

vlcsnap-2025-03-05-15h08m49s085.png

vlcsnap-2025-03-05-15h09m08s662.png

而时令点心青团也受到不少市民游客的青睐。一些前不久刚中了“乐品上海”消费券的市民游客买上这些时令点心还能享受政府的补贴,很是高兴。市民冷女士告诉记者,“青团和刀鱼馄饨都是时令货,前几天正好中了‘乐品上海’的消费券,300元减90元,所以今天买了这些时令货,还买了一些点心,一共320元,用了券之后算下来只要付230元,蛮合算的。”

vlcsnap-2025-03-05-15h09m42s749.png

vlcsnap-2025-03-05-15h09m36s425.png

vlcsnap-2025-03-05-15h09m29s430.png

据介绍,随着这些天春暖花开,市民游客增多,前来吃小吃的市民游客不断,尤其是那些时令产品,很受欢迎。大富贵世纪公园店店长傅国良告诉记者:“最近踏青的人比较多,来世纪公园游玩的客人也比较多,过来点刀鱼馄饨和青团也不少。现在是刀鱼馄饨尝鲜的时候,所有的刀鱼馄饨都是手工制作,来一份包一份,所以可以尝到最鲜美的味道。”

vlcsnap-2025-03-05-15h10m42s652.png

vlcsnap-2025-03-05-15h09m56s827.png

惊蛰时节,饮食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平和。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人们的身体也开始逐渐适应温暖的气候。此时适当调整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预防春季常见的感冒等疾病。需要提醒的是,春季时令食品虽然美味,但刀鱼是海鲜制品,青团是糯米制作而成,有些市民在尝鲜时还是要量力而行,避免身体产生不适。

选稿:许文杰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