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100%签约!装电梯、增阳台!静安又一处老旧小区传来喜讯
上海静安03-05 20:47:02

“新房子有阳台、厨卫独用,我们夫妻俩就在这里安度晚年了!”家住静安区常德路695号的居民虞阿姨,欣喜地憧憬着未来的生活。

今天(3月5日)上午,静安区常德路695号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迎来了居民们期盼已久的好消息,随着项目完成100%的签约率,53户居民即将告别厨卫共用的日子。两年后,居民们将实现新居梦,收获一套厨卫独用、加装电梯、增设阳台、出行便利的房屋。

每4户合用一个厨房和卫生间

居民们将开启“甜蜜新生”

活动现场喜气洋洋,居民们向静安区房管局、江宁路街道、静置物业赠送了锦旗,大家在锣鼓声中切蛋糕,开启“甜蜜新生”。

常德路695号每4户合用一个厨房和卫生间,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的沈阿姨坦言,洗菜、烧菜、吃饭和睡觉都在一个屋子里,非常不便。虞阿姨则说,以前冬天只能出去洗澡,几家人一起烧饭时,连转个身都很难。

“我6岁就住在这里,住了60年了。这次改造,我心里很开心,我们的旧房子总算能改造了。”居民李阿姨激动地说,自己从6岁开始住在这里,这里房子的条件不太好,比如说下大雨,屋子会渗水,“这次改造考虑到了我们这里有许多老年人,还加装了电梯,也解决我们以后爬楼梯的烦恼。”

法治支撑化解矛盾纠纷

释法说理让居民满意

常德路695号是江宁路街道第一个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常德路695号有着便利的区位优势,出门50米内就是地铁入口和大型商场超市。在仅有的空间内,让每户居民都能厨卫独用,增加阳台,加装电梯,让居民居住更舒心,出行更便捷,是大家迫切的心愿。

2024年9月,该项目启动征询。在开展项目的过程中,工作组以律师释法说理,通过法治支撑化解矛盾纠纷;同时,工作组成员中还有历经13个旧改基地的“老法师”,初涉旧改工作的年轻“孺子牛”,大家拧成一股绳开展群众工作,居民们的新居梦就这样一步步走向了现实。

化解矛盾纠纷,要依靠法治的力量作保障支撑。老许家共有6个户口,其中有一个人户分离的外甥听闻成套改造后,要求分走六分之一的利益,这让老许家其他人不能接受,一家人吵到了工作组来。成套改造的政策不同于旧改,只有奖励费和过渡费,没有其他费用,更没有“分利益”这一说法。为了解决这家的家庭矛盾,工作组的律师出面,为这家人调解了3次,通过释法说理,最终,这位外甥知晓了相关政策,不再提“分钱”,其家人终于签字。后续,工作组承诺,如果许家人还需要法律支持,仍会邀请律师为其做工作,一家人都感到满意。

效果图

妥善保管“父亲的老家具”

温馨细节送上人情温度

“90后”小徐在常德路695弄出生、长大,直到几年前,他因事业追求,前往尼泊尔开办公司,并在那里娶妻生子。长期远离故土的他一开始对于成套改造的政策非常不理解,一轮征询生效后他回到了尼泊尔,但项目组的工作人员没有“放弃”他。

两地有时差,小徐忙完工作只有夜间有空,工作人员便与他每晚在微信上相约,从半夜聊到凌晨,好不容易小徐理解了政策,又开始讨价还价谈补偿,工作人员进一步清正其思想,告诉他:“成套改造只是从现有的不成套变为成套,相关费用跟着户型走,没有商量的余地。”小徐最终委托其表姐成功签约。

此后,小徐提出:“老房子里还有一套老家具,是父亲生前使用的,我想保留,留个念想,你们能帮帮忙吗?”考虑到其实际情况,工作组调动各方资源,为其妥善保管好这套家具,成套改造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也送上温度,让小徐很感动。

“常德路695号成套改造项目一共有53户居民,我们通过成套改造,让53户居民都能厨卫独用,还计划加装电梯,增设阳台,让大家出行更方便,居住更舒适。这不仅仅是‘苦干实干孺子牛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真实写照,让居民朋友既是成套改造的参与者,也是支持者和最终的受益者。”江宁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周鹏飞介绍道。

效果图

从成片到零星再到成套改造,当前,江宁路街道仍处于城市更新加快期,街道将秉承这份使命继续推动江宁民生改善、推进社区蝶变跃升。

选稿:朱雯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