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因一场演唱会爱上一座城,刀郎 2025巡回演唱会上海站火爆背后
解放日报03-02 08:08:14

当刀郎用沙哑的嗓音唱起《罗刹海市》,黄浦江畔的巨型“飞碟”内,一万多支荧光棒同时挥舞。3月1日、2日,“山歌响起的地方”刀郎2025巡回演唱会上海站在东方明珠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唱响。

半个多月前,上海站首轮1.8万张演出票在开票当天就被抢购一空,票务网站大麦网显示有超过45万人想看演出。截至开唱前,这一数字已经攀升至66.2万人。从去年9月开启巡回演唱会之后,刀郎的热度就节节攀升,几乎每一场演唱会都是“秒空”,成为中国近年来最火爆的现象级演唱会之一。

这两场演唱会的火爆,既能反映国民歌手刀郎的人气所向,也是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上海,演出市场火热的一个缩影。演唱会火爆背后,也得益于上海文旅商体展的深度融合实践。

3月1日晚上的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

为一场演唱会来上海,有人计划了深度游

上海站两场演唱会,共计将有超过3万名观众前往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现场。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观众,有7位都来自外地。

3月1日下午,距离刀郎上海演唱会还有两小时,来自长沙的周越与老友已经抵达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这是他们第一次来上海,计划在上海待5天。“票是孩子帮忙抢的,第一轮第二轮都没抢到,到第三轮才抢到,很幸运。抢到票赶紧买机票,还在孩子的帮助下制定了详细的深度游计划。喜欢刀郎20年了,一定要听一场他的演唱会。圆梦之后,我们打算去外滩、陆家嘴、田子坊等地好好玩一玩。”

刀郎演唱会开始前,几位观众在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门口拍照留影吴桐摄

来自苏州的“60后”高先生和妻子,计划了两天一夜的上海之行。高先生不仅喜欢刀郎,对刀郎乐队里年轻人的名字也如数家珍。“这里面有许多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比如二胡演奏者邹澜、键盘手张旖旎、大提琴演奏者曲一泓、古琴演奏者吴睿扬、琵琶演奏者冯依鸣、竹笛演奏者吴双。短视频里经常刷到他们的表现,每个人的实力都很出众,这次是来看刀郎的,也是来看这些年轻人的。我想,他们回到上海演出,一定也有东道主的感觉,非常期待他们的表现。”

在世博公园,没抢到票的“刀迷”们开起了自己的演唱会吴桐摄

上海不缺“顶流”演唱会,但和此前大多数演唱会面向年轻人不同,刀郎演唱会受众,以更年长的“60后”“70后”为主。于是,刀郎的演唱会门票成了年轻人的“尽孝硬通货”。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记者看到不少抢票互助群,群里的成员大都是“90后”“00后”,他们想尽办法为父母抢票。“不舍得给周杰伦、五月天花的钱,都给刀郎了”。

“90后”普普带着父母从温州而来,把他们送进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自己留在场外。“我经常周末来上海看演唱会,去年跟朋友来听过蔡依林的演唱会,上个月还来梅奔听了日本音乐组合YOASOBI在中国大陆的首场演唱会。自己享受过听演唱会的快乐,也想让父母体验一下。他们喜欢刀郎,总听刀郎的歌,但不舍得花钱买票,我没敢跟他们说真实票价。演唱会后我还定了附近的酒店,住一晚,明天带他们在上海玩一天。”

一位“刀迷”唱起《情人》,周围的人挥舞着手中的玫瑰花应和

晚上7:00,演唱会开始,场内不断升温,场外,没抢到票的“刀迷”们也聚集在黄浦江边的世博公园一角,在各自的直播间里开启了他们自己的演唱会。一位长相酷似刀郎的人,正唱着刀郎的《情人》,旁边一群人挥舞着手中的玫瑰花,唱着跳着,没抢到票也很开心。不远处,另一群“刀迷”手中摇晃着灯牌,合唱起《驼铃》。在他们热情的歌声里,世博公园、黄浦江、卢浦大桥的美景,也通过一个个直播间,唤起更多人对这座城市的向往。

“温度+精度”,让每位观众有“丝滑”体验

作为上海文化演艺地标的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一直深受顶流歌手的青睐。在刀郎之前,这里迎来过OneRepublic、滨崎步等国际巨星以及刘德华、王菲、周杰伦等华语乐坛标杆性艺人。

刘德华

滨崎步

OneRepublic

此次与刀郎的合作,不仅延续了梅奔中心打造卓越文化演艺场馆的目标,更是文化地标与流量歌手的强强联合。场馆与主办方、制作团队紧密协作,依托梅奔中心先进的吊顶系统,60余吨定制舞美设备在舞台上实现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此外,依托梅奔中心独特的声场设计,贝斯、大提琴等西洋乐器与琵琶、竹笛等中国古风乐器交织共鸣。多维灯光与环绕音响系统,共同打造刀郎的这场沉浸式国风音乐之旅。

依托梅奔中心先进的吊顶系统,60余吨定制舞美设备在舞台上实现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我们始终以世界级的硬件设施和专业化服务护航每一场视听盛宴。”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总经理麦克告诉记者,“对于此次备受瞩目的刀郎演唱会,以‘温度+精度’的双重标准,力求让每位观众都能在场馆中找到归属感,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感受到上海的温暖与热情。”

他口中的“专业化服务”并非一句空话。刀郎的歌深受大量中老年群体喜爱,上海站的两场演唱会中,有不少60后、70后观众,还有年纪更大的“银发族”。梅奔中心针对这一部分观众的需求,在现场餐饮零售档口准备充足的热食、热水、热饮等;同时,增加引导服务,确保中老年观众能够轻松找到座位、餐饮区以及洗手间等关键区域,提升观演体验。

“银发友好”体现在许多方面。不少来听刀郎演唱会的老年人,由子女帮忙在网上抢到门票。线下查验电子门票可能因老人手机操作缓慢导致拥堵,负责演唱会安保的上海警方在入口处增设了“蓄水池”,以便让观众在区域内提前准备好验票界面,避免拥挤。场馆内外,每一处指示标牌、每一个指引岗位也都反复推敲。

“听演唱会的整个过程,非常‘丝滑’。”“60后”市民苏女士说,“感谢上海,感谢上海梅奔中心,让我拥有了这样美好的演唱会体验。”

现场餐饮零售档口准备充足的热食、热水、热饮等。

检票人员耐心等候。

演唱会现场,也不乏外籍歌迷。据不完全统计,海外演出场次占梅奔中心全年近四分之一。场馆采用中英双语播报,并加入日文播报。自2022年起,梅奔中心推出微信小程序,支持在线点餐、失物招领等功能,未来将推出双语版小程序和AR/VR智能导航,提升外国观众体验。

许多没抢到票的“刀迷”,也从全国各地赶来上海吴桐摄

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释放文化消费巨大潜力

上海演唱会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蛇年开年以来,梅奔中心陆续举办YOASOBI首次中国大陆专场演唱会以及王栎鑫2025「X」巡回演唱会上海站,实现“开门红”。仅今年3月,梅奔中心就有刀郎、毛不易、米津玄师等10场大型演出密集上演。

演出期间,梅奔中心积极联动商业资源,通过策划推出品牌快闪店等方式,与演唱会形成良好的联动效应,有力带动了商业区及周边消费,释放了文化消费的巨大潜力。

业内有个不成文的算法,每1元演唱会门票收入,可以带动周边8元左右的消费。在刀郎演唱会期间,梅奔中心两万平方米商业区迎来消费热,周边餐饮出现“散场高峰延时”现象。

刀郎演唱会周边销售

来自上海市文旅局的数据表明:今年一季度,全市将举办营业性演出1.5万场,其中已审批演唱会、音乐节等大型项目40场,预计将接待观众600万人次以上,票房收入10亿元左右,联动消费超过60亿元。

这些演唱会、音乐会,在吸引本城群体的同时,也吸引了一大批从外地赶来的“拉杆箱”一族,带动周边酒店、餐饮、商业消费的激增。

去年,梅奔中心首次在非演唱会期间开放2号门区域,举办“放轻松市集”,汇聚40多家特色品牌,涵盖原创、手作、美食等领域,为上海旅游节和国庆假期注入新活力。这种创新模式在东方明珠塔得到共振。作为承载城市记忆的时代地标,东方明珠塔以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为引擎,联动多元业态。2024年年末,东方明珠塔与潮流先锋品牌STAYREAL联袂打造了沪上现象级快闪项目,实现线下客流和线上社媒平台流量双增长的亮眼成绩。在今年即将上演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期间,东方明珠塔将携手上海爱乐乐团,计划于4月共创“浦江水上音乐厅”主题航班。这种“建筑艺术+表演艺术+城市景观”的跨界融合,也是文旅演艺深度融合的探索。

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

“未来,梅奔中心将继续深化与热门演出和明星的合作,探索快闪活动创新,打造上海'全天候'一站式文化娱乐目的地,提供高品质文化享受与消费体验。”麦克说,梅奔中心将持续引进国内外顶尖艺人资源,进一步推动上海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

选稿:周玮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