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全国人大代表张义民:让每寸土地生“金”,农民的钱袋子才能鼓起来
今日闵行02-27 08:15:17

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此时,距全国人大代表、闵行区浦锦街道芦胜村党总支书记张义民赴京参加全国两会还有不到两周时间。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在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被首次提出。何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张义民认为:就是“产业新、质量高、收益大”、能实现乡村自我造血的能力。如何发展?那便要紧紧抓住乡村发展中的“灵魂”——产业。今年张义民所提的代表建议正围绕于此。

图片

乡村振兴,要找准产业特色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调研,今年,张义民决定带两份建议上京:一份是《关于加强乡村产业促进法立法的建议》,另一份是《关于出台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实施细则的建议》。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要靠产业,各地要各展其长,走适合自己的振兴道路。”张义民介绍,两份建议是有关联的,要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规范管理都是其核心保障。

“乡村振兴要持续造血,必须找准产业特色。”这句话,张义民总挂在嘴上。去年夏天,芦胜村引进了第五家农业合作社——亲田坊,新颖的运行模式为芦胜村带来了人气和流量。

图片

芦胜村原本已有4家农业合作社,作为第五家引入的农业合作社,如何避免同质化?张义民说,最主要还是要有自己的特色。目前5家农业合作社各有千秋,各有特色。

亲田坊,就位于芦胜村村口,以农耕文化学前教育和亲子采摘为主,吸引了一批向往都市田园生活的市民从上海各地奔向农村。尤其是合作社推出的“一米菜园”,吸引了很多亲子家庭前往体验农耕文化。

图片

“别看只有一平方米的菜地,合理规划,最多可以种植9种农作物,全年实现30至40斤的农作物产量。”亲田坊主理人叶健华介绍说,小小菜园为久居城市的市民提供了休闲放松、亲近自然、体验劳作的好去处。

如何让村内多一些特色产业,张义民也一直在思考。“我们村边上就有一条老街,又有5家农业合作社,我们也在规划打造一条休闲旅游线路,让村民自己去打造、去参与。”张义民说,村里要发展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产业,不能老是靠收租金。

盘活集体建设用地,产业更兴旺

作为芦胜村的“客家人”,叶健华也很感谢村里积极扶持年轻人回归乡村创业,让他有机会可以不断探索新颖的农业发展模式,为芦胜村注入了不一样的“活力”。

图片

在亲田坊门口有一片地,原先是村里的集体土地,由于相关建设改动,现在已不再适合种植水稻,村里就把这块地交给亲田坊打理。“我们预备在这里打造一个荷花池,夏天一走进芦胜村门口,就能看见荷塘美景。”叶健华憧憬着未来美好的景象,“夏天碧波荡漾,荷叶涟漪,孩子们可以在其中认识水生植物,采摘莲蓬……”

类似荷花池这样的零星集体土地,芦胜村还有不少。近几年,张义民也在不断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让产业更兴旺,让村民们实现长效增收。

他最牵挂的天马绣花厂的旧址改造,尽管投资方已经谈妥,但容积率限制尚未突破。“上海近郊土地金贵,得让每寸地都生金。如果政府同意我们增加安全标准的容积率,从1万平方米提到4万平方米,年租金就能从百万元跃升到千万元。”张义民说,“老百姓的分红涨了,钱袋子才能鼓起来。”眼下,他还与区里沟通,争取让规划落地。

在芦胜村党群服务中心一楼大院,新落成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就设在最醒目的位置。这里的大门始终打开着,定期组织村民座谈,也欢迎村民随时走入提出他们的意见建议。

图片

“乡村振兴不是刷白墙、种花草,关键是要让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张义民说,“一定要脚上沾泥土,多听多看多思考,才能想村民所想,让自己的建议更接地气,提到百姓的心坎上。”

选稿:倪皓月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