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为百岁老人 “解锁” 清晰视界
东方网02-21 12:49:19

东方网通讯员孙婷、陶津华、方晓玲、薛文文2月21日报道:白内障,作为老年人常见的“视力杀手”,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然而,有些老年人及家属因担心手术风险,抱着非必要不手术的想法,选择放弃治疗,默默忍受着模糊甚至黑暗的世界。去年年底,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接诊了两位特殊的白内障患者。

故事的第一位主角,是89岁的赵阿姨(化名)。赵阿姨被白内障困扰多年,生活在模糊的世界中,多次因看不清而险些摔倒。高龄的她选择来到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寻求治疗。眼科中心副主任医师陶津华接诊后,为赵阿姨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并量身定制了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方案。

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是一种微创、精准、安全的手术方式,飞秒激光能在千万亿分之一秒内超短脉冲能量。医生可根据患者的眼部情况“量体裁衣”,将传统超乳手术中需要手工进行的切口制作、环形撕囊、劈核等关键步骤自动化,实现准确定位、精确切割,保证手术的可控性和精度。

手术损伤小,恢复快,患者一般术后第二天就可以正常用眼。赵阿姨与家属在接受医生的宣教后,了解到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的先进性,决定选择“飞白”来进行治疗。

赵阿姨在接受手术后,视力逐渐恢复,生活质量显著提升。这一好消息很快传到了她的亲家张爷爷家中。这个消息,如同黑暗中的一丝曙光,给张爷爷及其家人带来了希望。

张爷爷是位年近百岁的 98 岁老先生。近百岁高龄的他由于脑梗无法自主行走,只能靠家属用轮椅推行,此外,脑梗后遗症严重影响了他的语言功能,成为了他与外界交流的一大障碍,同时他还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不仅如此,多年来的白内障使他的视力状况已接近盲人,仅能感知到微弱的光感,将他与多彩的世界相隔绝。

在赵阿姨的推荐下,张爷爷的家属怀着忐忑的心情,带他来到了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据陶津华医生回忆,第一次见面,张爷爷什么都看不见,眼神漫无目的毫无神采。于张爷爷及其家属而言,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可能是一次改变生活的难得机会,但同样也伴随着风险与挑战。

高龄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风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衰退,对手术的耐受性和恢复能力都大大降低。在白内障手术前,全面且细致的评估是确保手术安全与成功的关键。除眼部检查外,医生还会对患者血压、血糖以及身体脏器情况等指标进行检测,若患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必须将血压、血糖控制在合适范围内后才可进行手术,以降低风险。

此外,张爷爷脑梗后遗症导致的言语沟通障碍给手术前的沟通和准备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医生们无法直接与老先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更为关键的是,考虑到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但因身体状况不能进行全麻手术,如何确保老先生在手术过程中保持安静和配合,成为了摆在医生们面前的一道难题。陶津华医生与她团队中的方晓玲、薛文文医生多次讨论手术方案,耐心地与张爷爷的家属沟通,详细解释手术流程和可能的风险。

手术当天,当张爷爷被扶上手术台时,因看不见周围环境而显得紧张不安,又没有亲人在身边陪伴,他的未知与惊恐难以抑制,自言自语,躁动不安。陶津华医生与手术室其他医护人员一边安抚张爷爷的情绪,一边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手术准备。趁张爷爷情绪稳定的间隙,医生们抓住时机,迅速开展手术。手术过程中,爷爷还是会因为紧张和不适而偶尔躁动,每当这时,医护人员们都会温声细语地安慰他,直到他恢复平静。

经过医护人员们的不懈努力,手术终于顺利完成,张爷爷也终于迎来了希望的曙光,术后第一天拆掉纱布视力达到0.3,术前只能感受到微弱光感的他终于能够清晰地看到家人的面孔,生活质量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谈起张爷爷来复诊的那一天,陶津华医生说:“和术前不同的是,家属推他进来的时候,他的眼睛是明亮有神的、好奇的,像孩子一样四处张望,仿佛在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对于手术团队来说,为一位 98 岁的老人点亮生命的希望之光,让他在暮年重新感受世界的美好,是无数努力和汗水的最好回报。

作者:刘轶琳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