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静安区召开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大会
上海静安02-20 16:43:38

2月19日,静安区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大会在区机关大楼举行。区委书记钟晓咏,区委副书记、区长翟磊,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发改处处长刘芸,市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营商处处长卢爱国,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顾云豪,区政协主席丁宝定,区委副书记徐静,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傅俊,区委常委、副区长梅广清,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萧烨璎,副区长龙婉丽,副区长姜坚,区检察院检察长董学华,以及区各委办局、各街道(镇)、功能区、区属国企的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由翟磊主持。

钟晓咏指出,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部署,一以贯之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新进展,更好服务静安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以持续走在前列为目标

坚定不移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向纵深推进

钟晓咏指出,首先,责任意识要再强化。要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和集聚更多海内外一流企业,更好传递正能量、唱响光明论。要持续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内在潜力。

其次,对标意识要再强化。要吃透市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精神实质,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静安是国内外企业高度集聚的区域,要认真对照世界银行B-Ready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指标,抓紧补齐短板弱项,为上海和全国作出更大贡献。

第三,问题意识要再强化。要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一次全面梳理,排出补短板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尽快补齐补好各方面的短板,推动静安营商环境实现再提升。

以提升企业感受为重点

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

一流营商环境

钟晓咏指出,一是惠企政策要简洁明了、直达高效。政策内容要“用得上”。政策制定时,把企业共性问题及时转化为面上政策,提升政策的“兑现度”和“含金量”。政策发布要“看得懂”。要善于“化繁为简”,善于综合性集成,把“政府文件”变为“政策干货”。政策执行要“拿得到”。要大力推广“免申即享”,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加快建设产业政策服务平台,让企业及时享受政策红利。

二是涉企检查要统筹规范、提高质效。要在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上下更大功夫,争取更多领域纳入综合监管。要结合实际切实用好“检查码”,持续完善“信用+风险”监管体系,更多推行非接触检查。

三是助企成长要贴心陪伴、注重时效。要实施“陪伴式成长”计划,着眼企业发展壮大所需,在市场开拓、技术升级、企业融资、完善生态等方面给予及时的引导和贴心的帮助,特别是在企业遇到并购、上市等重大问题时,要能够施以援手、解其所忧、帮其所难。要打出国际化名片,形成比较优势。

四是为企服务要点面结合、务实见效。要系统抓,面上对各类企业,提供普惠性公共服务。特别是在政务服务方面,要推出更多“一件事”改革,持续深化“一网通办”建设。要重点抓,点上对各类企业,做实做优“三级三维”服务机制。要坚持亲清统一,光明磊落同企业交往、与企业家交朋友,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

以强化全区协同为关键

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钟晓咏强调,优化营商环境是关系全区发展的大事,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形成共抓共建的工作合力。总牵头单位要上紧发条,研究重大问题,敢于协调推进,加强跟踪督办。各牵头单位要抓方案制订、抓计划实施、抓统筹协调;相关职能单位要主动跨前、积极对接。各街道(镇)、功能区要各展所长、比学赶超,结合各自功能和产业定位,打造百花齐放的营商品牌,推动全区营商环境水平整体提升。要讲好营商服务“静安故事”,分专题、分阶段进行宣传解读。要以营商环境巡礼静安行启动为契机,打响静安营商品牌,让更多企业了解静安、投资静安、扎根静安。要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敢闯敢试、勇于担当,通过不懈的努力,营造出一流的营商环境。

翟磊对过去一年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了点评,就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指出,各单位、各部门、各街镇要迅速传达学习,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确保各项工作不折不扣落实落地,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形成环境更优、信心更足、活力更强、发展更好的良性循环,推动静安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会上,梅广清对今年营商环境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区市场监管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南京西路街道、大宁集团分别作交流发言。与会领导为获得2024年静安区营商环境建设优秀案例的单位颁发了证书。会议启动了“赢在静安”营商环境巡礼静安行。

会后,市级“媒体观察员”走进静安,围绕城市更新融合商业发展、基层营商活力激发和产业营商环境建设,实地感受静安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经验做法。

选稿:许文杰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