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国漫接力!取材《山海经》,国风动画片《山海传奇》新一季开播
上观新闻02-18 23:35:00

中国动画引发世界关注。《哪吒之魔童闹海》印证了传统文化+最新技术+当代表达的魅力。

国漫热再次开启,取材自《山海经》,国风动画片《山海传奇》新一季开播。

2月17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策划的52集上古神话动画片《山海传奇》第二季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17:40分首播,同时在央视频App、央视网等新媒体平台上线。《山海传奇》讲述了上古华夏治水英雄禹从幼年到划定九州的成长历程,全片时间跨度从上古神话时期到夏初历史时期。第二季创作取材自《山海经》《史记》《尚书·禹贡》等文献典籍,以石峁、喇家等历史遗迹为动画场景设计原型。讲述了少年大禹在回到有崇部落后逐渐探寻并找到“我是谁”的故事线索,为观众开启一场沉浸式中华上古神话盛宴。

故事接续第一季少年禹跨越山海,牢记“自己的路自己走”的箴言,到达有崇部落。第二季从有崇部落展开,禹终于回到家乡,却迎来人生至暗时刻。传说中“见则天下大水”的凶兽軨軨、固守成见的部落巫师、步步紧逼的滔天洪汛,威严却熟悉的部落君长,种种挑战交织在一起,将“我是谁”这个沉重的人生成长命题重重地砸向禹。少年如何赢得族人的信任,在困境中逆风飞扬?又怎样在部落生存中初显和谐共生的东方智慧?片中将一一呈现。

少年禹勇斗凶兽軨軨

少年禹“箭力”惊人,征服部落小伙伴

在古老的部落里,一群年轻的血脉开始燃烧,他们结下深厚的友情。矛盾冲突多层交织递进。禹、稷、阿大、阿二等部落新生代不再囿于旧规,他们翻土耕种,迎来五谷初熟;驯兽畜养,创新工具;更在丰收之夜,捧出第一坛甘醴,让酿酒的醇香弥漫整个部落。

翻土耕种、创新工具

在丰收之夜,捧出第一坛甘醴

烈火铸勇士,醴酒敬天地,他们用热血打破桎梏,在混沌中开辟新路!少年禹的亲情虽无可循,却在成长中无处不在。有崇部落的生活让禹逐渐认同父亲的信念,开启了血脉的传承,对母亲的温暖寄托幻化成传说中的“五彩凤鸟”,伴随他一路前行。

对母亲的温暖寄托幻化成传说中的五彩凤鸟

反派人物无支祁,首次登场。无支祁创作原型源自先秦时期的佚名书籍《禹王锁蛟》,他被视为淮水等地的水神,曾多次阻挠大禹治水。片中无支祁的人设饱满,既有反派人物的老奸巨猾,也埋伏了一丝悲情。《黑神话:悟空》中孙悟空的配音演员林强将以极具特色的声音演绎无支祁的狡猾底色,使这一传说中的洪水巨妖更具戏剧张力。

美术设计承袭中华审美。动画片《山海传奇》采用动态水墨渲染技术,结合高精度CG建模,让山海世界流光溢彩、浑然天成。每一帧画面皆承袭东方传统审美,复现古籍中的生灵与瑰丽山河,仿佛一幅徐徐展开的中华上古神话画卷。

部落狩猎场景

有崇部落场景

此外,制作团队对角色设定与服饰风格进行了深度考据。大禹的耒耜纹饰、玉器造型及部落服饰均依据史籍纹样复原,力求在现代动画技术下展现远古华夏人文风貌。

角色设定与服饰设计图

“自己的路自己走。”少年英雄征途重启,挑战与磨砺相辅相成,信念与感情交相辉映。动画片《山海传奇》第二季,CCTV-1央视综合频道17:40档正在热播,央视频、央视网同步推出。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