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特朗普2.0时代开启,中国ESG是福非祸
第一财经02-16 22:31:05

1月20日,特朗普2.0时代开启。鉴于他在上一任期曾退出《巴黎协定》,并明确表达过对ESG持消极态度,让关注ESG的人士纷纷猜测他的上台是否会带来一系列的ESG政策波动与市场影响,舆论甚至出现了一些类似“特朗普杀死ESG”和“特朗普埋葬ESG”的言论。那么,ESG的发展真的走向了新的十字路口吗?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明确特朗普对ESG持不友善态度的原因,其次再从影响时限、国际和国内两个维度来分析。

特朗普之所以抵触ESG是因为他提倡能源独立,支持传统化石燃料产业,这是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钩的。而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抑制美国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特朗普代表的是共和党,其对ESG的态度只是因为与可持续发展相比,当前更重要的是拉动经济增长。他们认为强调ESG在短期内有可能会对经济增长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特朗普关注的能源行业。由此可见,特朗普并不是单纯地从根本上厌恶ESG,而是从优先级的角度将ESG往后排了而已。

从影响时限来看,特朗普的上台确实会对ESG的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与转变。短期内美国企业和与美国业务相关的国际企业,将会在ESG的合规方面减轻负担,然而却在中长期的发展中埋下了隐患。因为,特朗普政策的影响只在其任期之内,尤其是其对手民主党对于ESG持相反的态度,一旦民主党上台,ESG的政策又将再次发生反转式改变。如果企业在短期内放松了对ESG合规的管理与建设,当政策再次发生转变时将会受到影响:一方面,政策下达后再加强合规,效果滞后;另一方面计划外仓促实施将导致成本较高,增加企业负担。此外,ESG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揭示风险,短期虽然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利益,但在防范风险方面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更是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市场机会与增长潜力。企业应该长期一贯坚持对ESG的正向态度,结合自身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渐加强ESG的合规建设,而不是跟着职业政客的态度左右摇摆。

从国际角度来看,国际形势较为复杂,受多方势力和地缘政治影响,对于任何事物都不会存在单一观点,对ESG态度亦是如此。

首先,众所周知美国是联邦国家,且是两党轮流执政,各州倾向的党派也不同,即便目前特朗普代表的共和党上台执政,各州政府也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同时,民主党对ESG采取支持态度,因此即便未来特朗普出台对ESG不利的相关政策,各州尤其是倾向于民主党政见的州政府也有可能维持其独立的政策。如:加州、纽约州和华盛顿州一直较为积极地推进关注气候与环保相关计划。

其次,美国虽然是国际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但并不能代表整个世界。在ESG可持续发展与关注气候变化方面,欧盟国家的态度一直是积极且监管趋严的,“双碳”目标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共识。并且经过前几年的努力,众多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接纳了ESG,并进行了相关的投入与建设。因此,特朗普不代表整个美国,而美国也不代表国际上所有国家,即便未来特朗普政府出台消极的ESG政策影响范围也将有限。

从国内的角度来看,我国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ESG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尤其是在上市公司ESG披露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无论特朗普对ESG持何种态度,我国都将坚定不移地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动摇。因此,在加强内循环的大背景下,不涉及国际业务的中国企业基本不受特朗普2.0的影响,遵从国内的ESG政策做好相关工作即可。涉及国际业务的企业,如业务涉及对象是欧盟国家,受到的影响也较少,基本仍会与原来的ESG政策保持一致。受到影响最大的将会是业务与美国相关的企业,尤其是新能源相关企业。

特朗普刚一上任就签署行政令,废除拜登政府近80项政策。其中,能源领域相关的包括:加大传统能源开采,结束拜登政府“绿色新政”,撤销电动车优惠政策以拯救美国传统汽车工业。抛开关税的这一因素,单就特朗普政府对传统能源倾斜的态度来说,美国将倾向于消费传统能源相关产品。中国对外出口的新能源相关企业,尤其是电动车,动力电池、光伏等行业将受到较大的冲击。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清洁能源对于传统能源的代替是不可扭转的发展方向。正如前文分析的,特朗普政府政令的影响也只是短期和有一定范围限制的,我们要以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此次危机。美国的新能源企业在当前政令的影响下,将受到更大的束缚;一旦民主党上台政令发生变化时,一直加强新能源产品应用的中国企业将会得到更多的市场机会。

(作者系浙江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会ESG专委会专家组专家)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