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低调的金山亭林,需要重估价值!即将成为南上海“节点”
上观新闻02-12 23:15:14

今年,全球最大的乐高乐园将在上海开园,乐园所在的金山北部区域备受关注,不少人预测那里是一个即将腾飞的热点板块。

由此进入视野的金山北部三镇——枫泾镇、朱泾镇、亭林镇中,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特别关注到了向来低调的亭林镇。这是一个即将被“发现”并重估的价值洼地,也是金山区最具潜力的门户和节点城镇。

要知道,亭林地处金山区东北端,距离市中心最近,是金山区连接上海主城区的“第一镇”,二十多年前还曾进入过“金山区政府选址”讨论之列。

到了眼下,这里又被“馅饼”砸中了:且不说乐高项目,金山首个综合性三甲医院——瑞金医院金山院区已悄然落子亭林,2026年将建成开业;同时,市域快线南枫线亭林站也已开工建设,加上之前的金山铁路亭林站,亭林将成金山唯一“双快线加持”的门户城镇……一个个重大利好,让老百姓和市场方嗅出了不同寻常的未来。

不仅如此,这里的亭林大居是上海市第二批大型居住社区之一,目前尚处于起步红利期。房价全市最低,交通、产业、配套等能级即将大幅跃升——思及至此,当地干部情不自禁吆喝起来:“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来亭林买房置业吧!”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动心?

两大发展轴的交汇点

在外界看来,亭林似乎名不见经传。但其实,这是个有着深厚家底的江南名镇,自古以来就吸引着贤人雅士近悦远来,可谓人杰地灵。

早在1400多年前,南朝“百科全书式”人物顾野王就曾在亭林定居、修书,并自号“顾亭林”。中国古代第一本楷书字典《玉篇》、全国性地理总志《舆地志》都出自他之手,厉不厉害?!作为江南最早的土著氏族之一,上海最早的顾姓就在金山亭林。

而更早,4000多年前,亭林地区就有祖先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文化。这里是上海地区“良渚文化”的主要发现地之一,曾出土了“中华第一镜”亭林石镜、九节神面纹玉琮等珍贵文物。目前,亭林已有22处不可移动文物,文物控制线在全镇“圈”出了一大片范围。有人戏说,在亭林地界上,随便一铲子深挖下去,就可能挖出文物宝贝来。

如今的亭林镇,位于三区交汇处,与奉贤庄行镇、松江叶榭镇毗邻,是金山最靠近市区的板块,始发上海南站的金山铁路进入金山的第一站就是亭林站,地理位置相对优越。多年来,作为产业大镇和人口大镇,亭林不仅在金山北部地区有影响力,因邻近的松江浦南地区城镇相对较弱,亭林实际上还是一个跨区的公共活动中心。

十多年前,金山曾提出过“两翼驱动”的城镇发展格局,重点建设金山新城和枫泾特色镇“两翼”。到了近几年,业内人士发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点,那就是根据上海市金山区2035总规,金山区将重点打造两条发展轴线,一个是东西向的枫亭发展轴,另一个是南北向的亭卫发展轴,这两条轴呈“L”形交汇在亭林镇。由此,亭林成为新焦点,也成为一个新引擎。

在记者看来,从“两翼驱动”转向“一个交汇点牵动两条发展轴”,也未尝不可。

而这样的战略调整,已从图纸上落到了实践中。目前,市域铁路南枫线已经启动建设,未来在金山共设亭林站、朱泾东站、朱泾站、金山北站、枫泾站5个站点,其中亭林站是率先开建的站点之一。南枫线建成后,将串联起金山区北部亭林、朱泾、枫泾三镇与临港新城,成为远郊大环线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金山铁路也在亭林设了站点,向北通向上海市区,向南连通上海湾区高新区、金山滨海地区。这两条交通快线对应着金山区的两条发展轴,同样交汇在亭林镇,未来可实现步行换乘。

今后,从亭林镇去上海主城区,既可乘坐金山铁路,最快约40分钟到达莘庄站,也可乘坐南枫线一两站到奉贤南桥再换乘地铁5号线,到达莘庄所需时间差不多,但选择更多,也更灵活了。

人们还可以进一步设想,未来轨交正式覆盖到金山区,亭林镇也必将是第一站。从这个角度来看,亭林镇的崛起是大势所趋。

“产城融合”的新可能

“瑞金医院就在小区旁边,今后家里老人看病很方便;若是去市区逛街吃饭,开车到徐家汇也就45分钟……更重要的是,这里房型好、房价便宜。”最近,在亭林镇工作多年的谭女士正式在当地买房,并“盛邀”闺蜜们也置业亭林。

据了解,她买的商品房位于亭林新社区,单价2万元出头,总面积超过160平方米,住得宽敞舒适的同时,总房价也不会给家庭带来压力。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来看,亭林地区每平方米2万元左右的平均房价,相对于毗邻板块奉贤庄行、南桥等地有着明显优势,预算有限的群体已经很难在上海其他区域挑选到这个价格的优质新房了。

交通、房价,是人们买房最关注的两个要素。而随着瑞金医院金山院区在亭林的落地,这一板块的自住价值进一步得到极大提升。据了解,该院区一期规划床位400张,二期规划床位800张,一期主体建筑结构已于去年10月12日顺利封顶,预计2026年竣工交付开启试运营,今后将服务上海南部地区、辐射长三角毗邻地区,发挥金山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功能。

谭女士所说的亭林新社区,前身正是上海市第二批23个大型居住社区之一的亭林大居,当年规划要导入超过13万人口,一期已建成住宅超过70万平方米,已导入大约2万人口。“当前,亭林新社区已启动二期建设,我们还有230万平方米的建设指标。”亭林镇党委书记范锡峨告诉记者,最近,如果你来到亭林新社区的一条红梓路上,可以看到周围矗立着二三十个塔吊,安置房、商品房、瑞金医院等项目工地上一片繁忙景象,标志着这里正处在大开发、大建设之中。

不久的将来,随着人工湖、公园绿地、优质学校、星级酒店、高品质住宅等地块被一一“点亮”,生态宜居的亭林新社区将被更多人“看见”。据介绍,眼下,在新社区的地界上,一座5万平方米的公园即将开工建设,预计年内可建成,同时,在瑞金医院周边,好几条道路正在新建或打通之中;接下来,这里还将开挖一座亭林湖,湖畔则将引入九年一贯制学校、五星级标准的酒店等……

一个城市板块的崛起,光有房子还不行,还要有较强的产业支撑,实现“产城融合”。亭林镇镇长秦绪南告诉记者,作为金山区离市中心最近的一个镇,亭林镇早在1992年就有了自己的工业园区,镇域经济实力长期处于全区第一梯队,被外界称为“小壮蟹”。目前,亭林实体经济已形成以智能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及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四大产业集群。在当前严峻形势下,位于亭林镇的金地威新产业园刚造好,入住率就达到了90%。

最近,金山区又迎来一个重磅项目,丰田汽车公司将在此独资建设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与生产基地。这不仅是一个百亿级产业项目,还将牵动一个电动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而这个项目就落户在亭林隔壁的上海湾区高新区。所以,这对亭林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

而且,亭林的这个“邻居”,虽是一个最年轻的市级工业园区,但已拥有400多家实体企业,是金山全区发展产业经济的主战场,如果在观念上打破行政区划的束缚,可以与亭林新社区形成一个宜居宜业的大组合,优势互补、相互配套,形成产城融合。

千年古镇的机遇与挑战

虽然看好亭林镇的未来,但记者也发现,其发展路上还面临不少瓶颈障碍。

比如,亭林老镇区仍给人一种三四十年前“乡村小集镇”印象,空间拥挤、道路狭窄、房屋老旧,与外界对江南古镇的美好想象相去甚远。然而,在文物控制线的保护下,对亭林老镇的更新改造不能轻举妄动,大开发大建设更是不太可能,如何实现“美丽嬗变”?

又如,5.09平方公里的亭林新社区,被穿行而过的G15高速公路一分为二,不仅隔断了东西两个片区的交通往来,还使整个新社区的各项配套和服务难以实现集中高效。而且,虽然新社区紧紧挨着高速公路,但却没有就近的上匝道口,开车族要么绕远去叶榭镇上高速,要么去上海湾区高新区上高速,十分不便。

说到这里,范锡峨讲起了亭林目前面临的四大机遇。除了瑞金医院落地、铁路南枫线开建这两件事,另外两个机遇则分别呼应上述两个难题提供了解题思路。

其一,市领导到亭林新社区调研后,对百姓呼声进行了积极回应,亭林镇“高速抬升+新增出入口”的设想有望被列入市“十五五”重大工程规划。

其二,随着国家对城中村改造加大投入,亭林老镇区南面的东新村被列入市里改造计划,获得国家专项资金支持,这片区域大约460多亩,在文物控制线之外,今年内会实质性启动,届时不仅将改善老居民的居住条件,更将给老镇面貌带来巨大变化。

也有人表示,虽然不能在亭林老镇大兴土木,但对于那些不具有保护价值的老旧屋棚,不妨先实施动迁计划,慢慢“拆”出空间,进而给“改民生”“出形象”提供更多可能。

在采访接近尾声时,范锡峨道出了自己的“亭林梦”——塔机林立(这意味着一个地方进入了大开发大建设阶段)、道路顺畅(这是相对亭林老镇区道路弯弯曲曲、狭窄拥挤等短板而言)、灯光通明(这代表一个地区的人气和活力)、镇泰民安(强调老百姓的幸福感、安全感)。虽然言语朴实无华,但有着鲜明的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让人印象深刻。

当然,也有专业人士并不局限于一个镇,而是期待一个“城镇组团”的崛起。未来的金山区不妨集中精力、财力,将亭林、朱泾和枫泾三大江南知名古镇联合起来,借势本市第三大交通枢纽上海松江站,以及乐高乐园、花开海上、铁路南枫线、高铁金山北站等项目,构建一个错位竞争、配套互补的文旅城镇圈,真正实现金山的空间转型、产业转型、治理转型。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