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无创可检测血糖!宝山区重点企业研发的这一技术创新成果获国际权威期刊认证!
上海宝山02-11 15:44:09

近日,宝山区重点企业国家高层次人才团队——上海近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发团队成功研发全球领先的无创血糖检测产品——医疗级精准的多重微空间偏移拉曼散射光谱(mμSORS)无创血糖检测仪,为全球超5亿糖尿病患者带来曙光。

图片

图片

01

国际权威期刊认证技术实力

2025年2月5日,近观科技技术研发团队携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王卫庆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代谢》(Nature Metabolism)发表题为“Subcutaneous depth-selective spectral imaging with mμSORS enables non-invasive glucose monitoring”的研究论文,引发学界、业界广泛关注。审稿期间,期刊编辑与审稿人高度评价该研究,称赞其“读者受众广”“光学系统设计新颖”“首次实现直接人体无创检测的重大跨越”“临床数据量大且结果令人信服”。

图片

图片

图片

此项研究基于近观科技携手瑞金医院自主研发的mμSORS无创血糖检测技术,标志着该企业在全球无创血糖领域获得国际权威认可。依托前沿技术原理,近观科技专注无创血糖仪研发。当下,只需将手掌轻贴于无创血糖检测仪,便能精准测量体内血糖水平,全程无创、无痛,轻松实现血糖检测。

该产品备受瞩目,吸引了国内外政要、学术及产业龙头企业领导专家调研体验。截至目前,已完成数百位人员的血糖检测体验与反馈,并获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上海电视、第一财经、东方财经等媒体聚焦报道,引发大众对血糖健康的热议,各界人士满怀期待。

02

宝山区人才政策赋能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突破

近观科技作为国内BTIT行业先驱引领者,深耕生物硅基光电子技术领域,专注医工跨界融合之路,以半导体芯片技术赋能生命健康产业升级,打造出具有颠覆性的医疗器械产品。自2020年近观科技落户宝山以来,区内一系列系统化、前瞻性的人才政策,精准有力地助推公司高层次研发团队成长,成为驱动技术创新的关键力量。

细观公司当下团队阵容,近60位精英员工中有11位博士、27位硕士,分别来自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帝国理工等全球声名赫赫的顶尖学府,以及GE、飞利浦、3M等行业巨擘和世界500强企业。研发团队实力超群,专业素养过硬,由2名国家级人才领衔,4名省部级人才担当核心技术骨干。

图片

图片

图片

近年来,宝山区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的人才理念,持续优化海外引才机制、完善人才政策体系。聚焦人才服务保障,实施安居资助、租房补贴等专项政策;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科研平台;构建“1+N”留创园体系,形成政策集成、资源集聚的创新矩阵。通过一系列举措协同发力、效应叠加,全力以赴引进世界级顶尖人才团队并精心培育,才使得近观科技在短短五年的奋进征程中,在无创血糖监测技术的准确性与通用性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为生物传感技术在健康监测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方向。

如今,近观科技依然勇毅笃行,基于硅光芯片技术潜心开发微型化无创血糖监测技术与设备,力求未来为全球用户精心呈献更为全面、优质的健康管理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宝山区也将一如既往地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助力更多如璀璨星辰般的创新成果在这片沃土上落地生根、绚烂绽放,让宝山这片创新热土持续孕育出更多改变世界的前沿科技力量,为全球健康事业蓬勃发展注入磅礴动力。

图片

图片

领军人物简介

陈昌博士

近观科技领军人物陈昌博士是宝山区重点引进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长期从事半导体芯片技术在生命健康领域的应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正高级研究员,现任近观科技董事长、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医学芯片研究所所长、广慈桂冠教授、博导,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联聘博导,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顾问,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科协海智专家,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委会常委,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志愿者协会青年科普专家、上海市欧美同学会荷比卢分会副会长,宝山区政协委员。他在生物与信息技术融合领域的学术研究、科研项目、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多领域建树颇丰。发表60多篇顶级学术期刊论文,授权受理专利150多项。归国后引进或培养大量高层次人才,带领团队主持或参与10多项国家级、上海市科技攻关专项,科研成果转化斐然,斩获多项荣誉,备受主流媒体关注。

选稿:曾子檬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