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璀璨,月满人间,元宵佳节如约而至。元宵佳节,YOUNG剧场与上海民族乐团将一起带您穿越古今,感受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不仅为您带来《欢乐祥和团圆年》音乐会,还为您精心策划了一场生动有趣的元宵游园会!
岁在乙巳,春风笑语中,二胡丝弦流淌星河,竹笛清音穿云破雾,古筝轮指点亮千灯。当花市灯影邂逅千年宫商,当上元佳节遇见丝竹管弦,YOUNG剧场与上海民族乐团邀您在元宵夜穿越千年光阴,共赴一场国风雅韵的浪漫邀约。
霓裳踏灯·上元绘卷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宵夜一场霓裳盛宴,等你来赴!汉服、旗袍、古风礼服……穿上你含有中国传统元素的服饰,漫步在剧场的花灯之下,仿佛穿越回千年前的元宵夜。
(凡身着中国传统元素服饰的观众,出示《欢乐团圆祥和年》演出票即可获得印章一枚)
灯影谜踪·锦笺映月
灯火阑珊处,智趣正当时!在这里,一盏盏精致的灯笼下,藏着无数智慧与趣味并存的灯谜。不论是历史典故,还是诗词歌赋,只要你才思敏捷,定能解开谜题!
(凡参与灯影谜踪·锦笺映月活动并成功猜中的观众,出示《欢乐团圆祥和年》演出票即可获得印章一枚)
诗花翩令·曲水流觞
春风拂面,飞花逐梦。在这里,我们以诗会友,轮流吟咏含有特定关键字的诗句。无论是花前月下,还是山川湖海,只要你有诗心一颗,定能在飞花令中留下你的精彩篇章。
(凡参与诗花翩令·曲水流觞活动并成功的观众,出示《欢乐团圆祥和年》演出票即可获得印章一枚)
甘露盈杯·盏藏山海
元宵节当日YOUNG剧场旁GUAY也推出一款色泽诱人、香气扑鼻的特调饮品——「巳柿如意」阿芙佳朵。
当传统年味碰撞咖啡美学。柿子造型芝麻汤圆,包裹流沙芝麻馅,淋入现萃意式浓缩。一盏金柿,苦甘交错,不动声色间,已是元宵好意头。
(凡元宵节当日在GUAY消费任意一款饮品的观众,出示《欢乐团圆祥和年》演出票即可获得印章一枚)
游园须知

游园时间
2025年2月12日(周三)
18:30-19:30
游园地点
YOUNG剧场·一楼大堂
参与方式
活动当日可凭借《欢乐团圆祥和年》演出纸质票参与元宵游园会,每个摊位皆设置盖章点,还可兑换惊喜礼品哦~(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让我们在五声音阶里
重拾岁时密码
让千年宫商角徵羽
唤醒血脉里的文化基因
这个元宵,我们与君
在YOUNG剧场不见不散!

《欢乐祥和团圆年》
2024-2025演出季闭幕音乐会
演出日期
2025年2月12日 19:30
演出地点
YOUNG剧场·主剧场
(杨浦区控江路1155号)
演出时长
75分钟(含中场休息)
演出票价
¥80/180/280/380/580
限量早鸟优惠
购买380元/580元票档立享75折
购买280元同场演出双人套票
可享85折优惠
指挥介绍

姚申申
上海民族乐团驻团指挥,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指挥委员会副秘书长,同时受聘于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客座副教授。曾担任新加坡华乐团助理指挥,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指挥,并多次受邀香港中乐团、澳门中乐团担任客席指挥。曾荣获第二届香港国际中乐指挥大赛季军。他不仅是一位活跃于国际舞台的上的指挥家,更是一位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不可多得的指挥、二胡双专业优秀人才。
姚申申在担任上海民族乐团指挥期间,成功上演了《上海回响》《火红中国年》《乐和四海》《中流砥柱之首席之夜》等数十部经典原创民族管弦乐音乐会。2018年,作为执行导演之一,执导《海上生民乐》音乐现场参演第46届塞万提斯艺术节,在大洋彼岸大放异彩。全程参与音乐创作、排练并指挥乐团2018年原创作品《共同家园》音乐现场。2019年指挥《海上生民乐》音乐会版本开启国际巡演之路,先后亮相第八届圣彼得堡国际文化论坛,泰国吉纳斯特拉国际音乐节开幕演出,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新春音乐会等七个城市的巡演,获得极高的评价。2020年指挥乐团首演《紫禁城》《共饮江河水》及2021年《国乐咏中华》等多部大型原创作品,广受好评。同年担任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音乐统筹、排练指挥。
在多年的舞台实践中,姚申申逐渐形成了既严谨规整、又灵活自如的指挥风格,对乐队宏观结构及各声部微观织体均有清晰把握,具备相当的舞台洞察力和表现力。

彭菲
上海民族乐团驻团指挥,哲学博士。出生于音乐世家,自幼绕足外祖父指挥家熊冀华教授跟前体悟音乐,于四川音乐学院取得钢琴、指挥双学士学位后留校任教。而后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学习深造,师从指挥家张国勇教授,获艺术硕士学位。旅沪期间,舅外公指挥家黄晓同教授就近引领指挥艺术的深耕。同时追随Prof. Gennady Rozhdestvensky, Prof. Joema Panula,Prof. Thomas Sanderling等当代指挥大师,在研习课程中受益匪浅,深获大师赞赏。其指挥的语汇里已有自我鲜明的符号。后进入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潜心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每一次与不同乐队的合作都是来自于她心灵的音乐之境。其指挥风格纯然发舒内心情境,以女性细致的思维及肢体天性,同时具有强盛刚劲的气度,用最贴切的碰触,去呈现作品的音乐生命。既有柔性的细致委婉,同时亦有刚性的豪情洒脱,刚柔并序。其音乐领域广及交响乐、民族管弦乐、当代音乐,荣获三十一届上海之春音乐节新人表演奖等诸多奖项。
作为上海民族乐团驻团指挥,成功指挥了《海上生民乐》《锦绣中华》《上海奥德赛·外滩故事》《梨园》《栀子花开了》《梦想新声音》《禅意东方》等主题音乐会。并在《寻找中国的声音》第六届刘天华奖民乐室内乐作品征集终评暨颁奖音乐会中,其指挥的首演作品荣获金奖。作为客席指挥曾先后与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青岛交响乐团、中国青年民族乐团、四川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四川音乐学院民族乐团、香港宏光国乐团、中央民族乐团,山东民族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贵阳交响乐团、珠海民族乐团、浙江民族乐团、澳门中乐团、无锡民族乐团等合作演出。
演奏家介绍

俞冰(琵琶)
上海民族乐团琵琶声部首席,国家一级演奏员。出生于音乐世家,六岁习琴,师从何树凤、何树英、董亚、张祖培、周丽娟,相继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大学。演奏功底扎实,情感丰富,个⼈风格极富感染力。曾获得“天华杯”全国青年琵琶比赛⼆等奖。近年来勇于尝试跨界合作。2017年凭借音乐剧场《霸王》获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委约作品,并先后获邀前往美国纽约和中国香港演出。2021年成功举办《俞冰•爱》国乐创承作品音乐会。先后随团赴欧洲四国、俄罗斯、美国多城巡演,于德国柏林爱乐音乐厅、汉堡易北河爱乐音乐厅、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俄罗斯圣彼得堡卡贝拉音乐厅等重要音乐厅演出。连续两年受邀参加“启航2020、2021——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盛典”。所到之处均受观众喜爱与好评。

王音睿(打击乐)
上海民族乐团打击乐首席、国家一级演奏员、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打击乐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打击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师从杨茹文教授学习打击乐。2008年,获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打击乐重奏作品演奏比赛一等奖。2012年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最佳演员奖。2012年,获上海优秀文艺工作者奖。2018年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2019年入选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2020年作品《争·融》获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评选展演(小型作品)优秀作品奖。他的演奏灵动洒脱,体现出扎实的基本功与丰富的音乐表达的融合,极具个人风采和舞台魅力。

赵韵梦(笛子)
上海民族乐团笛箫演奏家,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排箫艺术研究会理事。获得2018中国·无锡第四届国际笛箫节专业青年组金奖;2018西湖国际青少年音乐节中国乐器艺术节成人专业组竹笛独奏金奖;2023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评选展演(小型作品)新人奖。
2012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戴亚教授和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国家一级演员笛子声部首席侯长青老师。多次受邀于CCTV风华国乐栏目;多次荣获上海民族乐团“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进入乐团以来,参加《海上生民乐》《国乐咏中华》等多部大型作品并担任独奏。并随团出访多个国家。无论在英国巴比肯艺术中心、法国巴黎爱乐音乐厅、德国柏林爱乐音乐厅还是在林肯艺术中心,她的舞台表现均收获中外观众的好评。
陆莎莎(筝)
上海民族乐团古筝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古筝硕士、作曲学士。17岁起,连续四届荣获第五、六、七、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优秀奖及“金钟之星”观众最受欢迎演奏奖;文化部文华艺术院校古筝优秀演奏奖;上海之春国际艺术节古筝比赛、敦煌杯国际古筝比赛银奖;“翰雅杯”古筝传统流派、民间风格作品最佳演奏奖等奖项。曾多次担任古筝协奏曲《梁祝》独奏,著名音乐家何占豪先生评价她:技巧全面,音质优美,情感充沛,是一位很有潜力的青年古筝演奏家。曾受邀为《何占豪作品选集》录制CD。进入上海民族乐团以来,多次担任大型音乐会的古筝独奏,参与《国乐咏中华》《海上生民乐》《栀子花开了》等多部乐团原创作品,并随团赴世界各地巡演。2015年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奏厅成功举行了《筝炫——陆莎莎古筝专场音乐会》。在乐团原创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中担任100多场古筝独奏,深受好评!

卢璐(二胡)
上海民族乐团二胡演奏家,上海五四奖章获得者,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硕士。她的演奏技巧纯熟、灵动洒脱,善于挖掘乐曲深层内涵,表现手段丰富多样。舞台风格沉稳而又不乏激情,收放之间展现出当代青年民乐演奏家的风采。曾在《海上生民乐》、《国乐咏中华》等乐团重要项目中担任独奏。2019 年由上海文艺人才基金项目资助“乐秀芳华——杰出青年女演奏家”《弦歌•心路》个人专场音乐会于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成功举办。演出足迹遍布亚、欧、美洲、大洋洲等多个国家及地区,深受各界高度赞誉。主要首演作品:《天脉祁连》《落花叹——为二胡和钢琴而作》《弦舞妙墨》《梨园弦诗》《三峡随想》《零·壹|中国色》作品《轻紫》等。主要获奖经历:香港第二届“国际胡琴大赛”专业 A 组金奖;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组合比赛优秀表演奖;第32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二胡比赛金奖; 2017年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评选展演荣获“新人奖”及“小型作品优秀作品奖”等。

李霖(柳琴、中阮)
上海民族乐团柳琴、中阮演奏家。上海音乐家协会民族管弦乐专业委员会理事。自幼师从上海音乐学院吴强教授习琴。就读上海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并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在校期间,作为组合成员之一获2007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传统组合类“金奖和文华艺术院校奖——第四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比赛小型民族乐器组合演奏奖。她首演了《云中君》《贺兰晴雪》等协奏曲,在《共同家园》《海上生民乐》《梔子花开了》《冬日彩虹》《月影》等音乐会中担任主奏。李霖的柳琴演奏清丽干净、剔透纤细,兼具热情明快和甜润细腻的性情韵致,快速长轮、震音、泛音等演奏很有特色,响脆纯净的高音声效优美靓丽,极大地展现了柳琴的音质特性。

蒋元卿(打击乐)
上海民族乐团打击乐演奏家。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曾荣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打击乐比赛专业青年组小军鼓第一名和专业青年组二等奖。
他的演奏风格多样化,精通现当代打击乐作品,并善于驾驭中西多种打击乐器。其演奏形式涉略独奏、室内乐、重奏,并大胆与不同风格的多民族器乐广泛合作、跨界交流。其演奏沉稳娴熟,功底扎实。他曾为世博系列主题音乐录音,同时还涉及戏曲、民族音乐、交响乐、歌剧、室内乐、通俗歌曲等音乐形式的录音。进入乐团后,随团出访过海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共同家园》、《海上生民乐》等乐团大型原创演出中均有出色表现,并在《零·壹|中国色》《云之上-让听觉从东方出发》《栀子花开了》《冬日彩虹》中担任主要演奏。

胡嘉倩(打击乐)
上海民族乐团打击乐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艺术硕士,IPEA国际打击乐教育协会理事。曾获2020年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评选(小型作品)新人奖”;“第一届日本国际打击乐大赛”青年组世界打击乐金奖;2018PAS·第二届国际打击乐艺术节(传统打击乐)成人组独奏金奖;第十三届全国青少年打击乐比赛专业青年组民族打击乐组合第一名等;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锦绣中华·共饮江河水》音乐会中首演月琴、马林巴与乐队《彩云悠悠》;参与创演的打击乐二重奏作品《争·融》,荣获由上海市文化旅游局颁发的“2020年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评选展演(小型作品)”优秀作品奖。随团出访国内外多地进行交流演出。受邀参演谭盾作品《武汉十二锣》、《天顶上的一滴水》;受邀于IPEA国际打击乐教育协会,参演重奏作品《Uneven Souls》。

董施栾(二胡)
上海民族乐团二胡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硕士,师从严洁敏教授。2017年获第六届文华奖小型民族乐器组合最高奖;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一等奖学金;曾是中央音乐学院“圣风”室内乐组合成员;曾受邀出访新西兰文化交流活动、澳门“一带一路音乐传承”国际青年音乐节”等演出活动。进入乐团后,在《脱颖而出》《国乐咏中华》等演出担任主要演奏,获得好评。
乐团介绍

上海民族乐团成立于1952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现代大型民族乐团,一直以风格鲜明、演奏精湛著称,在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历程中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曾涌现张子谦、陆春龄、孙裕德、顾冠仁、闵惠芬、俞逊发、龚一等一批声誉卓著、对民族音乐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艺术家。
海派风华,薪火相承,上海民族乐团一代代艺术家不断为海派民乐事业添砖加瓦,创作和首演了《东海渔歌》《亚非拉专场音乐会》等一批广受好评和赞誉的优秀作品。
如今的上海民族乐团已成为一支拥有拉弦、弹拨、吹管及打击乐四个声部全编制的大型民族管弦乐团,自2005年起首创专业演出季,并积累了一批品牌项目和当代佳作。与此同时,乐团还推出许多公益性演出,为普及中国民族音乐不断做出努力。乐团演奏家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及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最优美的中国乐团”。
近年来,乐团以推动中国民乐创新性发展为己任,提出“民族音乐、当代气质、国际表达”的发展思路,不断追求海派民乐的当代价值,将中国风范和时代气质融入民族音乐创作中,打造了《国乐咏中华》《海上生民乐》《零·壹|中国色》《云之上——让听觉从东方出发》《共同家园》《上海奥德赛·外滩故事》《栀子花开了》等风格多元、主题各异的海派民乐原创品牌,形成了新时代海派民乐的品牌效应。这些作品,有的作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开闭幕式演出、有的作为庆祝中外建交的专场演出,为文化外交和文化交流做出贡献;有的赴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俄罗斯、墨西哥等地巡演,均得到海内外观众的高度评价。
未来,乐团将继续努力推动中国民族音乐焕发新的生机,以更加开放包容、更具时代魅力的民族之声,展现中华文化之美。我们期待与每一位知音温暖相遇、携手同行,用海派民乐丰富生活、培植力量。

选稿:蒋昕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