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春晚归来,英歌舞继续燃爆非遗年,“潮汕在新年赛道强得可怕”!
上观新闻02-02 20:24:00

锣鼓声动,英歌舞起。

今年我们迎来了第一个“非遗版”春节,春晚上,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的英歌舞也首次惊艳亮相。

舞锤上下翻飞,喊声气势如虹,跳起“中华战舞”时,舞者充满了自信蓬勃的生命力,被网友称为“最强过年氛围组”。

正月的潮汕,也确实“在新年赛道强得可怕”,几乎村村都有民俗活动,且一乡一俗,各不相同。确定了到汕头的行程后,我加入了一个潮汕民俗围观小组,还在腊月,就已经被排到了5群。群共享文档里,密密麻麻列出了1060项民俗活动,而且还在持续更新中。

“来潮汕,看英歌,过大年”,对和我一样的外地游客而言,这张岭南春节民俗画卷,就是在人潮和锣鼓中被倏然打开的。

首登春晚,苦练44天

春晚节目《潮起舞英歌》中,最后一句是“银河唱九曲,曲曲是英歌”,这句歌词很适合新年的潮汕。

潮汕普宁英歌舞是民间最为广泛流传的版本,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普宁全市有上百支英歌队,从腊月开始,就不时能在村巷间看到身穿戏服、满脸油彩的英歌舞者。

今年登上春晚舞台的38位舞者,就都来自普宁,分属南山英歌队和富美青年英歌队。结束了春晚的表演后,他们正月初一就马不停蹄地赶回老家,继续各项年俗演出。

正月初四下午,我在汕头的景点遇到了富美青年英歌队。伴着强烈的锣鼓节奏,队员们脚下变换着多种步伐,舞槌上下翻飞,发出清脆的声响,在喊声、鼓声和锣声中一路豪迈前行。围观的人们一起大声叫好,沾沾喜庆和吉祥。

富美青年英歌队演出现场(刘雪妍 摄)

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有很多英歌主题的画作,这便是其中之一(刘雪妍 摄)

“你现在看到的是传统的英歌,由锣鼓伴奏,春晚上的伴奏从鼓声变为音乐,场景也从街头变成舞台,对队员们来说是不小的考验。”富美青年英歌队教练李俊浩说,春晚排练每天都有变数,他手机里现在还存有5个版本的音乐。“最终确定的这一版能跳出气势,有原汁原味的非遗元素,也能卡到歌曲的节拍,整体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在这支队员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英歌队中,李俊浩显得很老练。他今年35岁,身体壮实,5岁练武术,9岁加入英歌队,16岁成为“跳头槌”的队员,20岁时就创办了普宁富美青年英歌队,用他的话说,自己四分之三的人生都与英歌有关。

多年联系,他们一直在为登上春晚舞台而努力。“今年春晚导演组邀请普宁英歌参加选拔,我们一路 ‘过五关斩六将’,很不容易。”李俊浩说,其实一开始他没有信心,“因为我们不是职业的,是各行各业凑在一起的,春晚要去44天,感觉挑战很大。结果队员们都说要去拼一把,是他们给了我信心,我就说大家团结起来,让全国人民都看到我们的英歌。”

为了舞台上这4分钟的完美呈现,英歌队队员们在北京进行了严格训练。李俊浩说,直到演出前,舞蹈动作还在调整,音乐也在不断完善,以求达到最佳的配合效果。“每个人都必须卡住音乐,做动作的时候不能偷瞄别人一眼,看一眼就可能慢半拍,必须死抠每个细节。”

春晚演出

“每天回去之后,我们都要进行一个考试,每个人得过两遍动作,把整个节目顺下来。一定要连续两遍,中途断了一点点或者有卡顿都要重来。”队员李炽壮说。

考官就是李俊浩,虽然平时大家相处融洽,检查动作时他却锱铢必较。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排第一版时,大家一直卡不到拍上,因为想跳出最好的效果,酒店里又没有合适的场地,他们在零下2℃的室外训练了两个小时。“我们的队员都非常刻苦,这就是英歌精神,也是潮汕人敢闯敢拼的精神。”

舞出新意,火遍世界

英歌舞取材自《水浒传》,之所以被称为“中华战舞”,也有此“舞”亦是“武”之意:洒脱的武术动作、齐整的方阵和传奇的装扮,舞者们就像走在街巷上“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汉”。

虽然在视频中看了很多遍,但面对面看游街的观感还是排山倒海——双手耍蛇的时迁一个跟头冲出开路;接着是红脸红须的“头槌”大刀关胜,绿脸黑须的黑旋风李逵,身披虎纹武松,花脸鲁智深,粉脸娇眉的扈三娘……舞者双手执槌,上下左右相互对击吼叫时,战斗感扑面而来。

2025年1月23日,在广东汕头市潮阳区,塔馆英歌队队员在街头表演。(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2025年1月22日晚,观众在粤港澳大湾区灯会上欣赏英歌舞主题花灯。(新华社发 许建梅摄)

英歌舞有快、中、慢板三种不同风格的舞法,富美青年队的舞法节奏很快,是典型的快板。李俊浩说:“快板是我们的拿手戏,一分钟140拍,相当于0.42秒一拍。在这么密的节奏下,要完成跳跃、叩槌,对队员的体力和爆发力要求非常高,需要保持体能练习才行。”

李俊浩常年保持着每周练5天的习惯,每天半个钟,按照正式演出的速度练习。他也要求队员们每周进行固定训练,有演出时更要加时加点。“我们的队员有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也有做医药的、做电商的、做生意的,春晚排练时,就有人带着电脑,抽空处理网店生意。”李俊浩说,队员们平时白天上班,晚上如果要训练,他在群里喊一声,大家就来祠堂了。

虽然现在英歌舞已被很多人认识,但在以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英歌舞仅在广东地区配合游神拜会,鲜少有外地人知道,更谈不上“出圈”了。

英歌舞的表演队伍人数少则16人、24人、36人,多则72人,最多可达106人。作为“武舞”的衍生,其基本功如同武术之基础一般重要——马步、弓步和弹跳。做出来并不难,但要次次到位却不简单。这些枯燥辛苦的训练,常会把前来报名的人“吓跑”。

但李俊浩一直都在潜心打磨技术。“原有的技艺不能完全演绎我心中英歌的壮美阳刚,我们成立了创新研讨小组,经过不断尝试,在传承传统的同时,结合南枝拳、少林拳、太极拳等,用几年时间创造出‘英雄打虎’‘大鹏展翅’‘拔草擒蛇’这些独有的套路;还有‘英雄下山’‘万军齐发’等阵形。”

2025年1月31日,在德国法兰克福市中心卫戍广场,潮汕英歌舞队在法兰克福首届春节庙会上表演。(新华社记者 张帆 摄)

汕头的多项非遗(刘雪妍 摄)

很快,“英歌热”就被他们接住了。2023年春节前,富美青年队一条路训视频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后来他们又参加央视的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引发网民热议。2024年,南山英歌队和富美青年队分别受邀赴英国和泰国进行文化表演,打响了英歌舞的国际知名度。

去泰国表演时,富美青年队为观众送上了“时迁炸街飞蛇”的绝活儿。“这是一个跳跃后空翻的动作特技,高度接近成年男生的身高,难度比较大,要求表演者具备一定的武术基础。”李俊浩说,可能正是因为他们的队伍勇于创新、特色鲜明,才受到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

“以前招团员是很难的,现在英歌舞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并喜爱,大家都主动来报名,父母也送孩子来。”李俊浩说,跳英歌舞要能吃苦,耐力好,不能只是跟风,还得能坚持,“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热爱”。

他还提到,现在除了节假日,他们平时也常在村里进行英歌表演。有时一发布表演通告,就有观众不远千里专门飞过来,还有人设计了成套的文创产品,制作好了邮寄给他们。“歌词中唱‘盛世舞英歌’,现在就是英歌舞的盛世。春晚舞台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会继续努力,为大家献上更好看的英歌舞。”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