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央视春晚总导演于蕾揭秘节目细节,称这顿“年夜饭”不好做
央视新闻客户端01-29 19:01:08

除夕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如约与海内外受众相见,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整场晚会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融入多种非遗元素。

通过歌舞、戏曲、相声、小品、杂技、魔术等多种艺术形态,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隽永魅力,展现出神州大地的勃勃生机,在欢声笑语中为人们献上了一道情意浓浓、暖意融融的“文化大餐”。

今年的春晚舞台还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一起揭秘。

自1983年开办至今,春晚已逾四十个年头。对中国人来说,它已经不只是一场晚会,更承载、凝聚着几代人的集体记忆和家国情感。总台蛇年春晚精彩落幕,连续三年担任春晚总导演的于蕾,带领青年创作团队继续深挖传统文化宝藏,创新当代文艺的时代表达和美学追求,以细腻微观的视角呈现今天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信心与追求。

内涵丰富、创意无限,总台蛇年春晚通过多种艺术形态和创新表达,勾画出一幅河山锦绣的中国画卷,呈现出星光照耀下万家团圆的温暖年景。

2025年是乙巳蛇年。“蛇”在中国文化中常被人们称为“小龙”,象征智慧、机警和变化。然而,相比马、牛、羊、狗、鸡等人类的伙伴,蛇的形象又少了几分亲切,怎样让蛇年的主题更贴近我们的生活?经过反复推敲、打磨,导演组从天干地支中提取“巳蛇”的概念,结合甲骨文和传统如意纹样,创新性地打造了“巳巳如意”视觉系统,寓意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生生不息。

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于蕾:中国人自古就很喜欢谐音梗,大吉大利、事事如意,大家都能听得懂。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全世界范围内,蛇都和人类起源有一定关联,我们的伏羲、女娲、轩辕黄帝在古代传说里都是人首蛇身。在古代《玉篇》的解读里,我们的巳字也是通子嗣的嗣,也有接续传承的意思。我们觉得“巳巳如意,生生不息”在蛇年提出来,还有一层我们对于自身文化的时代力量的彰显。我们希望以一个新衣、新貌、新气象面对新的一年。

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非遗”元素贯穿于整台晚会之中。从小品中的一件雨伞道具,到演员身着的服装配饰;从火爆海内外的英歌舞,到精心打造的传统建筑创演秀《栋梁》……导演组将各类非遗元素巧妙融入舞台呈现、节目编排和视觉包装之中,展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隽永魅力。

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于蕾:我们请一个专门做扎染手工的老师来帮我们完成一件衣服,请一个打铁花的老匠人杨建军来帮我们完成开场秀的一个表演。当然也有一些非常难的,我们做了中国传统建筑题材的创作。我们也融入了很多非遗人物,李子柒就是很重要的一个非遗人物的连接点,年轻人很喜欢她,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量也很大。有老的传承人,也有新一代年轻人代表的佼佼者,我们希望把有生机勃勃感的面貌都体现出来。

对“非遗”技艺进行展示,融合多种非遗元素,这对导演组来说,只是最基本的要求。他们所追求的,是将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非遗”以创新性的表达呈现在春晚的舞台上。继去年的龙年春晚与张艺谋导演合作创意年俗秀《别开生面》之后,于蕾再度邀请张艺谋为蛇年春晚贡献智慧。

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于蕾:正好张艺谋在做《澳门2049》,我去看了彩排,然后他说你挑上了哪个,我说机器人吧。这个机器人是有世界纪录的,是全球移动速度最快的。我喜欢这个节目传递出来的一种人文状态,有一种人类消失之后非遗永存的感觉。我们用全球最尖端的科技在做一个无用之用,而老祖宗觉得无用之用是最有意义的、最有韵致的,它是如此强大而温柔。我们想让这个世界看到我们是一个强大而温柔的民族,一个强大而温柔的国度。

这是于蕾第三次担纲总台春晚的总导演。2023年春晚,她首次将中国传统色彩体系融入舞台主视觉设计中,并打造了创意节目《满庭芳·国色》;2024年春晚,中国传统纹样创演秀《年锦》,以绚烂的视觉冲击力惊艳全网;今年,借由《黑神话·悟空》的爆火和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于蕾带领团队继续深挖传统文化宝藏,打造了饱含东方气韵和审美意趣的中国传统建筑创演秀《栋梁》。

每年春晚的语言类节目都备受期待,但也往往承受着最沉重的创作压力。今年春晚的语言类节目,导演组试图打破传统窠臼:小品《借伞》借由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框架串联,将喜剧与不同地方戏曲相融合,柔美唱腔和高超身段下,笑点包袱频出,给人以更为丰富的情绪体验;喜剧歌曲《妥妥的》带观众走进春晚后台,轻松幽默中感受温暖和诚意;对口白话的表演形式也首次出现在了春晚舞台上。

今年春晚继续深化“人民的春晚”的创作理念:既有以China Travel入境游为主题的歌曲《China fun》,把中国人的祝福和爱意传递给世界;也有四十多位生态文明建设者代表合唱的歌曲《我的家》,展现了对祖国绿水青山的挚爱;大家喜闻乐见的奥运健儿一展歌喉唱出勇往直前的澎湃激情;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妞妞合唱团唱响天籁童声,在虚拟现实等技术加持下,一方舞台幻化成广阔宇宙空间,再现九天揽月千年梦成。导演组邀请了不同年龄、不同行业和地区的普通人为春晚节目报幕,让更多可敬可爱的普通人成了春晚的主角。

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于蕾:我们特别希望通过春晚的点滴表达,让大家能在这个过程中,或者有那么一刻获得了一种真正的感动。如果大家在那一刻都很有希望感,大家都内心很有心气,大家都觉得生活很美好、日子要向前,国家有力量、人民有希望。这就是春晚最大的任务,也是春晚最大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变化,观众的口味和需求也在变化,但不变的是,春晚这道年夜饭对观众的爱与陪伴。正如于蕾所说,“春晚这顿年夜饭不好做,是大家给予的温暖与肯定支持着我们做下去,希望能用更多的温暖和爱回报观众。”

选稿:曾炟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