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灵蛇纳新春!普陀区多场系列迎新春活动等你打卡
上观新闻01-28 14:08:00

随着2025年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作为“春节”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名录后的首个春节假期,普陀区精心筹备了一系列迎新春活动营造欢乐浓厚的新年节日氛围,推广普陀区丰富优质的文旅资源,并持续提升苏州河沿岸文旅景点的知名度,打响“半马苏河”文旅品牌。

在普陀区苏州河游船码头:长风公园码头、西康路码头、梦清园码头、昌化路码头以及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等五处景点,五条以中国红主色调、传统汉服着装……取名为“福禄寿禧财”的蛇形装置已经全部摆放到位,吸引了市民们拍照打卡。

市民游客只需与这些装置亲密合影,并将照片发送至“上海普陀文旅”微信公众号或发布在小红书平台并联系“上海普陀文旅”官方账号,即有机会参与新年福袋送到家活动,赢取苏州河游船船票、普陀文旅独家文创产品等专属节日厚礼。

据悉,这已经是普陀区在苏州河沿线第三年推出生肖主题装置。造型上延续了喜庆热闹的主题外,还将点位从原先的一处分散到全区5处点位。

在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顾正红纪念馆、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等地,联合推出了“声韵灵(金)蛇跃新春——半马苏河新春奇妙游”活动。游客可以在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录制个人祝福,定制独一无二的“有声明信片”,还可以在顾正红纪念馆和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猜解萌趣灯谜,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长风公园码头,苏州河游船“新语心愿”迎新树活动邀请市民游客写下新年愿望,挂在迎新树上,共同祈愿美好的未来。今年苏州河游船还将安排各类新春主题航班,丰富市民春节假期的游玩菜单。90分钟的“盲盒”全段航线将定期从长风公园码头出发,一路开往外滩源码头,游客们登船后就有机会抽取幸运福袋盲盒。正月初一至初六,还有演艺航班,为游客们带来全新的近景魔术和海派脱口秀表演;宠物友好航班也首次登上璀璨星河号游船。

春节还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前来体验“中国年”。某旅游网站发布的《2025春节民宿出游预测报告》显示,持非中国护照的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2.3倍。在线旅游预定网站的数据显示,1月以来,某旅行平台“非遗”相关的景点及产品搜索热度同比上涨87%。

春节期间,普陀区还将举办多场民俗和非遗活动,为游客提供丰富选择。

在环球港,游客还可以沉浸式体验“苏醒的古蜀”XR大空间探索,感受古蜀文明的魅力,戴上眼镜穿越时空。同时,还有“上新了故宫”活动,游客可以打卡领取限定超大集章卡,并有机会盖到玉玺“福”章等特色印章。上海环球港凯悦酒店7层自助餐厅则提供了书法教学、非遗拓印画创作、蛇年灯笼制作等互动体验。

环球港

在大洋晶典·天安千树L层,将上演武术、杂技、变脸、舞狮等精彩节目,免费供市民游客观看。真如环宇城MAX更是热闹非凡,不仅有祥龙迎春·醒狮送福的新春送福巡游,还有新年市集、套圈游戏、非遗拓印工作坊等多种活动,让游客在欢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悦来芳百年老字号推出了新春惠民活动和“悦”来“悦”好新春礼盒,让游客在品尝时令糕点的同时,感受浓浓的节日情怀。上海造币有限公司则推出了“灵蛇献瑞”手雕大铜章,寓意家宅兴旺、万事顺遂。

对于不想出门的“宅家一族”来说,普陀区的线上活动也不容错过。普陀区文化馆推出了“春韵雅集·艺献祥瑞”线上赏析活动,通过书法艺术、插花艺术、兰花绘画艺术等主题,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此外,还有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举办“拓福迎春”活动、鸿寿坊举办新有福蛇·街坊过大年等精彩活动,让市民游客在欢乐中迎接新年的到来。

祥龙辞旧,灵蛇纳新。普陀区文旅局表示,希望通过这一系列迎新春活动,让市民游客在欢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发现普陀、体验普陀、分享普陀。同时,也欢迎更多全球旅行爱好者来到普陀,共同庆祝这个充满喜悦和希望的“非遗春节”。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