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高速公路出沪客流量已有所回落,上海全市交通状况平稳有序
澎湃新闻01-27 19:07:00

除夕将至,上海市内各火车站、机场、高速道口迎来了一波春运出行高峰。

1月27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警方获悉,上海警方通过提前研判,持续升级优化交通枢纽管理措施,全面排查清除道路安全隐患,全力保障出行安全、有序、畅通的出行环境。

静安公安分局上海站地区治安派出所民警王明钊和孙思源在上海火车站地区执勤巡逻。上海市公安局 供图

随着今年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上海铁路南站正式升级为高铁站。1月27日,上海南站全天进出站旅客数量预计将达10万人次。为有效提升旅客到站后的交通体验,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会同相关部门对周边道路、地下通道、出入口、停车场等区域进行升级优化。考虑到新站启用不到一个月,高铁与长途汽车客流相互叠加,不少旅客对新进站动线并不熟悉,上海南站治安派出所在增设指示牌的基础上,在站点内安排多名民警与志愿者,为旅客提供引导指示服务。同时,派出所还整合南站区域各支安保力量,建立统一指挥调度平台,为春运旅客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和服务。

交警部门在虹桥枢纽疏导交通。上海市公安局 供图

同一时间,上海火车站也迎来了一波春运小高峰,当天预计发送旅客18.4万人次。为保障旅客平安回家,静安分局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方针,通过增设“南4、北2”六个巡区,结合上海站地区交通整体改造情况,强化对南广场秣陵路沿线四大路口的疏导管理,避免路面行驶车辆与进出火车站停车库车辆形成对冲。同时,警方还积极协调导航软件和网约车平台,引导送站车辆择优路线进出站,缓解可能出现的交通拥堵。

闵行公安分局新虹派出所加强虹桥火车站地下通道巡查,积极为进出旅客提供指引和帮助。上海市公安局 供图

今年春运期间,虹桥枢纽预计到发总量将占上海市对外交通总量的50%。为稳妥应对春运客流,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新虹派出所已会同交通部门、车库管理单位进一步优化车库内的标识标牌,在P9、P10停车库的进入和出口闸机分别增设到7个和16个基础上,制定了车库饱和时的“微循环”疏散方案,通过优化车库交通组织,提升车辆流转效率,确保人车有序进出。同时,闵行交警将不断优化“大小循环”“远端分流”“高地联动”等工作机制,持续做好枢纽周边交通疏导,确保群众春节出行顺畅。

春运期间,轨道交通线网(含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日均客流约860万人次,同比2024年增长1.29%。经警方预测,豫园、外滩、武康路风貌区等热门景点将在春节期间迎来众多游客,周边轨道交通站点也会因此出现大客流。轨交警方将持续加强客流研判、以1、3、15号线上海南站站、9号线上海松江站站等10个门户车站为重点,科学加派警力落实客流疏导管控措施。根据地铁延时运行方案,警方将科学统筹布警,确保“多头班车”“定点加开”“延时运营”期间“警力不真空、处警不超时”,并会同车站员工、志愿者合力分工布岗,形成工作合力,全力确保客流平稳有序。

机场方面,预计今年春运期间,上海浦东、虹桥两场的航班量将达到9.3万架次,同比增长5.1%;旅客吞吐量达到1492万人次,日均37.3万人次,同比增长8.4%。机场分局在浦东、虹桥机场出发层、社会停车库、出租车蓄车场等重点部位加大警力部署,做好车流分流和指挥疏导工作。分局交警将早高峰上岗时间提早一小时,警力投放相较以往增加40%,确保核心区域和重点道路路况畅通。对于机场内长途客运车辆车况、安全设施配备情况、乘客安全带佩戴情况,机场分局民警将进行上车检查,严防春运期间客车带“病”上路。针对网约车用车高峰,警方指导机场相关部门持续完善网约车上客点和通行通道设置,进一步提升网约车通行效率和旅客乘车体验。

高速道口方面,记者从市公安局交警总队获悉,春运以来,高速公路出沪客流量高峰集中在1月22日至25日,每日均达到30万辆次以上,其中1月25日达到37.3万峰值,1月26日起有所回落。1月27日,全市高快速道路整体通行顺畅,8时20分左右全市道路在途车流量达到峰值,G40沪陕高速、G60沪昆高速、G15沈海高速出城方向均迎来一波小高峰。14时许,除G40沪陕高速高东收费站有一定缓行外,其余市境道口均通行顺畅。

市内交通方面,因车辆多数已错峰离沪,市内高架道路保持畅通状态。1月27日午后,除各省际道口会有一波出行高峰外,全市整体交通状况平稳有序。

选稿:郑闻文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