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文化中国行|“喜欢上海的理由”系列推新——蛇生肖艺术大展今在上图东馆开幕
上观新闻01-24 13:09:00

上图东馆大堂里的《蛇四君子》 朱光 摄影

属蛇的朋友,多少有点担心自己的“形象”再“卷”,也“卷”不过其他属相的威风凛凛、昂扬向上、讨喜可爱、娇俏动人……不属蛇的朋友,听说这里有一个“蛇生肖艺术大展”,脑海里就萌发“巨蟒大战”的画面——网上早就有人专门写了“10部高分蟒蛇电影”……不不不,自1月24日起在上图东馆开幕的蛇生肖艺术大展,汇聚的270条(组)“蛇”几乎没有很可怕的,只有很可爱的、更可喜的,甚至可惊叹其奇妙创意或幽默内涵的!与此同时,生肖艺术大展对于蛇的神话传说、文化历史的挖掘更是令人惊呼:原来我们对它的认知肤浅了!

《不想卷了》

2022年,市美术家协会、市动漫行业协会与新民晚报社携手举办了“喜欢上海的理由”漫画艺术大展,这也是中国漫画历史上,首次覆盖中国各个年龄段的漫画家,且凸显新一代青年动漫画家的漫画大展,在此合作基础上,兔、龙、蛇生肖艺术大展随后也应运而生。本次蛇生肖艺术大展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市动漫行业协会、上海图书馆、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联合主办,新民晚报媒体主办,这也是继兔年、龙年之后,第三次在上图东馆举办的根植中国传统文化、倡导时尚表达的艺术大展。这一系列漫画展览,不局限于平面纸质传统绘画,还有版画、油画、雕塑乃至动画、漫画、数码艺术、潮玩流行等当前流行的各类艺术形式,诠释生肖主题。这个展览仅准备了少数写实程度较高的蛇图,更多的是写意的、萌趣的、几何的、拟人的,甚至超乎常人想象但或唯美或妙趣或神奇的蛇形与蛇魂。

《下午茶》

现场270多件(组)作品,是从6000余件(组)来自海内外艺术家、学校师生的投稿中遴选而出,通过GGAC数字艺术平台的开放评选和主办方专家审核,层层把关而出,其中确实有不少AI参与创作流程的作品,但是专家也从艺术性、逻辑性等方面予以审慎商榷后再筛选出精品。

《门神》 摄影 朱光

这些灵感源于远古或者现代、神话或者传说、色彩或者结构、字母或者语言、幽默或者讽刺的创作。蛇的标志性特征是“舌”——信子;在蛇及其标志性的信子符号里,展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唯美动人。

《嫦羲捧月》

《蛇语》

原来,中国的神话传说里,有几位女神是蛇身。原来,蛇也是可以刚刚“蜕皮”的“萌新”,可以被小兔子摸摸头,可以萦绕在花间,可以隐身于美少女身后。原来,蛇也可以很硬朗,成为量尺一般的青铜器具。甚至,蛇形不仅是盘香的形状,也是咖啡拉花,还是人人喜爱的游戏“大富翁”的行经路线,乃至中国传统盘结的结构……

《做个锤子》

在生活中能发现如蛇影般随行的物件已经超出了想象,如果还能发现其中的幽默与谐趣堪称高级。例如,有一把做成蛇形的锤子,作品名就是《做个锤子》,颇自嘲。还有一边梳头一边“落发”的美杜莎——她的头发在古希腊神话里就是蛇,该作品名为《美杜莎的忧愁》。

《美杜莎的忧虑》

此次展览有大量实物作品,结合上图东馆这一全国最大单体图书馆的环境,精心设计成具有公共性、互动性的作品。例如,大堂中摆放了一个个方形沙发连缀成的蛇形长沙发——方形沙发上就是彩色艺术化的蛇身局部,通过读者的拼接,可以拼成不同样貌的蛇。现场,这个作品颇受孩子们的欢迎,因为它能“玩”起来。与此同时,五层平台上有一组代表蛇的“巳”形LED灯箱,大量数字作品在一个个连接成“巳”形的灯箱上滚动,单幅是蛇主题画面,整体看起来又是一条酷炫斑斓“蛇”——尤其是在六楼、七楼往下看,更有着波澜壮阔的动态感。打开手机,上图还同时开发了一款贪吃蛇App,运用展品中的精品,制作了贪吃蛇小游戏。这样,哪怕不在上图东馆现场,也能在玩乐互动中“看”到展品……

《画蛇》 摄影 朱光

从来没人期待在蛇身上里看到大千世界,但是,在蛇生肖艺术大展里,你可以试试。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