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春晚”上新,今年看啥
潮新闻客户端01-21 19:31:45

年味渐浓、春晚将近,春晚话题的讨论热度也在增加。近日,2025年央视蛇年春晚完成了第三次彩排,引发了一波关注。

自1983年开办至今,春晚已逾四十个年头。对中国人来说,它已经不只是一场晚会,更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和情感认同,化身为大家共同的记忆符号。

2025年总台春晚主题、主标识。图源央视文艺公众号

随着时代的变化,观众们的口味和需求也在变化。今年的春晚又有哪些新看点?网友们对春晚有哪些期待?

网友期待啥

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总台春晚,在融入更多非遗元素的同时,还将以春节文化为纽带促进国际人文交流、推动文明互鉴。

其中,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黑悟空》爆火,再次吸引了全球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关注,相关元素也将出现在蛇年春晚的舞台上。以榫卯结构、祈年殿和北京中轴线等为灵感的中国传统建筑创演秀《栋梁》,最近就引发了不少网友的热议。

据透露,《栋梁》的视觉设计以梁思成绘制的古建筑珍贵手稿为基础,制作成三维立体建筑模型。崔冬晖回忆其母亲——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常沙娜与梁思成、林徽因的不解之缘。正因为梁、林两位先生的影响,让常沙娜走上了传统文化复兴的道路,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守者和传承者。《栋梁》也是继“中国色彩”“中国纹样”之后,总台春晚聚焦于“中国建筑”,再一次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表达。

新闻发布会上,两位专家推介中国传统建筑创演秀《栋梁》。图源央视文艺公众号

真情最抚人心。在不少网友的春晚记忆中,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唱响中国大地,费翔点燃了《冬天里的一把火》,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打动每一个观众的心……对于春晚歌曲,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家记忆”。

蛇年春晚的节目单中,温情也不能缺席。唱着对“小家”的牵挂、对“大家”的挚爱,歌曲《住在心里的人》表达“有一种爱叫隔辈亲”,让祖辈与孙辈之间深厚细腻、无私温暖的情感在娓娓道来的旋律中流转,直抵内心深处的柔软。

让不少网友直呼惊喜的是,今年春晚将首次推出视障版和听障版的无障碍转播。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担任本次春晚无障碍转播听障版艺术指导和手语指导,舞蹈艺术家王亚彬则将在春晚的舞蹈节目中,为视障观众开启一扇通往舞蹈世界的窗户。

2005年,邰丽华曾在春晚领舞《千手观音》,给无数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今年,她的角色,更多是在摄像机的背后,做听障演员们的“节拍器”。

可以看到,在文化需求多元、娱乐方式丰富的时代,春晚也在寻求着平衡和创新。

新闻发布会上,邰丽华介绍春晚无障碍转播。图源央视文艺公众号

大屏之外还有啥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春晚的舞台也不仅仅在大荧幕上。从微信摇一摇,到“集五福”抢红包,再到与互联网融合,春节近年来也催生出互联网营销史上的多次经典案例,成为互联网时代的“赛博新年俗”。

不可否认的是,春晚依然是春节当之无愧的流量池,吸引数亿观众,也成为除夕夜不可或缺的传统节目。这种几乎覆盖所有社群的流量以及出色的内容,正成为互联网玩家们梦寐以求的破圈机会。

这样的探索还在继续。如果请你给春晚发条弹幕,你会发点啥?大荧屏之外,春晚也尝试更多玩法,比如和哔哩哔哩、小红书、抖音等互联网平台展开合作,玩转“春晚”,走向更多年轻人。

B站与央视春晚的合作banner。图源 B站

“上B站,和3亿年轻人一起看春晚。”除夕夜,B站将全程同步直播央视春晚,并成为央视蛇年春晚的独家弹幕视频平台。这是B站成立15年以来,首次直播央视春晚。不少年轻网友感慨,春晚加B站,这个组合有点梦幻。

“弹幕比节目更精彩”“现在就看如何说服爸妈,一起看弹幕版了”……消息一出,网友们兴奋不已,纷纷期待在B站看春晚时的实时弹幕互动。

虽然Z世代普遍被认为不是春晚的目标受众,但以年轻用户为主要用户构成的B站却有不少春晚流量作品。在“入站必刷”中,一条以经典春晚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为主要素材制作的知名“鬼畜”视频,以高达1.2亿的播放量、64.3万条弹幕位居榜首。此外,一些春晚经典小品、UP主们创作的春晚相关内容,也经常获得大量关注。

同为春晚“新人”,小红书和春晚的二度合作也备受关注。在2024年除夕夜,小红书推出的陪伴式直播《大家的春晚》,观看人数超2700万、互动次数达到1.7亿,这也为二搭奠定了基础。

小红书与央视春晚的合作的陪伴式直播。图源小红书

此外,小红书也具备内容活力上的天然优势。最近,小红书正迎来一波海外的超级流量。不少人认为,小红书正好借助这波流量做好春晚内容的深度扩散,乃至向海外用户做春晚元素的文化输出。

无论如何,春晚已不只是一场晚会。在新的时代下,春晚正在展现出更加多元的社会价值。

选稿:朱雯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