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转岗当指导员的第100天
东方网01-14 10:39:35

雪舞纷飞作小寒,腊梅点点迎春来。时光飞逝,年味渐浓。我背靠在凳子上,回想起任职指导员的这100天里,有茫然、有收获、有感动、更有启发,酸甜苦辣一一涌上我的心头,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概括,那无疑就是:“转”。

这个“转”,是转岗。2024年四季度,曾任中队长的我转岗成为一名指导员,作为已经干了三年的“老”队长,面对全新的工作领域和工作要求,“当政治指导员自己能行吗?”

我怀揣着对新角色的期待与一丝彷徨,上岗开始“战斗”。曾经作为中队长,习惯用清晰的指令和严谨的流程带领官兵冲锋陷阵。可没多久,我就犯了难。中队连续面对进博专项任务、执勤规范化等级检查和年终总结等大项工作的检验和冲击,官兵们明显“不在状态”,压力山大。我尝试运用以往的管理方式,强调工作的重要性和纪律性,但效果甚微。那一刻,我意识到必须转变思路。我开始一个个找官兵谈心,耐心倾听他们的疲惫、困惑和担忧,与他们共同探讨应对压力的方法。同时借鉴军事训练的组织方法,制定详细的计划,明确目标、内容和验收方法,将官兵要面临的考核任务划分成多个模块,并设置相应的完成时限和任务,像军事训练科目一样有步骤地推进。最后,成功激发起了官兵的工作热情和动力,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我最大的收获是:认识到“军政分工不分家”的真正内涵,做到了换位思考,并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军事任务的,激励士气、凝聚人心,更有力地提升部队的战斗力与向心力。

这个“转”,是转变。以前,我总是习惯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往往觉得军事工作更加繁忙琐碎,还真是干了才知道,当指导员,还真没那么容易!不仅白天要参与日常管理、军事训练,晚上还得学习法规、编写教案……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授课上,我遇上了自己的瓶颈。

记得初次授课,我精心筹备多日,从资料收集、课件制作到授课形象都力求完美,但尽管使出了全身解数,讲的是唾沫横飞,可听课的战士仍然反响平平,有的甚至还打起瞌睡。这无疑给我浇了一盆冷水,“就偏不信,自己干不好。”我拿出了军事训练攻关的劲头,找来历年武警部队优秀“四会”政治教练员比武竞赛的录像视频,进行观摩,白天细心观察,晚上伏案自学。渐渐的,一些战士的想法、身边典型的故事,都成为授课的第一手教材,“金句”“妙语”越来越多,授课方式也愈发灵活。最有说服力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则。在当“中队长”时期积累的经验为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不小的助力。训练场上,带头参训,身先士卒;工作中,换位思考,模范带头;生活里,暖心关爱,官兵平等。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次的与战士谈心交流、工作接触,我和他们的心越来越近,官兵们也越来越爱听我上的课。

我最深的体会是:领悟到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真诚带兵,只有懂得他们想什么,才能打动他们,让官兵参与其中,确保教育走深走实。

这个“转”,是转折。去往中队报到任职的那天晚上已至初秋,凉意薄薄。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却怎么也进入不了梦乡。今年中队已连续取得9年的先进,连续多年的荣誉沉淀和奋斗成果如今交到我的手上,我能带领中队官兵继续取得荣誉吗?

为了更好地延续中队品牌,持续打造一支叫得响的过硬队伍,我带领支部一班人共同分析中队建设形势,可当商议制定“找准突破方向、争创‘四铁’先进中队”的建设目标时,几名支委的发言却言之无物,把行政职务当主业,把党内职务当“兼职”,对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认识不到位,提不出有利于中队建设发展的建议。事非经过不知难。当中队长的时候,我一心就想练好兵,完成好训练和中心任务就足矣。但这次建设形势分析会,让我强烈意识到,仅有一腔热血是不够的,只有真正明白支部建在连上的意义,才能更好的发挥支部引领作用,带领“一班人”奋发进取。于是我带头学习党支部工作法规条例,主动加强研究、储备必要的党务知识,强化支委对岗位职责的认识,把支委委员职责、工作方法纳入年度考核内容,积极利用周边宋庆龄故居。纪念馆等红色资源,邀请老党支部书记来队交流指导,有力提高党支部建设质量水平。

我最好的启发是:只有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书记队伍能力素质更加过硬,才能带领广大官兵干起来、跑起来,部队建设才有凝聚力。

转岗至指导员岗位已百日有余,这一百天里,我经历了许多挑战,也收获了宝贵的成长感悟。

2024年年底,中队被评选为“四铁先进中队”。在宣布命令大会上,我不禁感慨万分。我坚信:只要端正态度、踏实肯干,在本职岗位干出的成绩,都能书写军旅道路上的精彩华章。

作者:张锋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