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王鹤棣田曦薇《大奉打更人》热播,对话原作者“卖报小郎君”
上观新闻01-10 16:53:00

“《大奉打更人》完结已经两三年,很多读者把大部分剧情忘了,但我相信他们会记得主角许七安的高光时刻,哪怕10年后,读者肯定也会记得。对一本小说而言,这就算成功。”网文作者卖报小郎君对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说。

2024网络文学神作榜近日出炉,经过超百万人投票后,包括《大奉打更人》在内的20部小说脱颖而出。在卖报小郎君看来,一部优秀的网文小说,题材不能太老套,并且得有自己的精神内核,“不能只是纯爽文,不然就沦为下乘了”。

以探案为引,

将悬疑推理融入仙侠题材

近,由王鹤棣、田曦薇主演,改编自卖报小郎君同名小说的古装剧《大奉打更人》正在热播,卖报小郎君和许多观众一样,每天也在追剧。“作为原著作者,我也天天期待18点开播。”在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时,他认为,从小说到电视剧会做一些适当的改动比如强化了喜剧风格,“我能一直追更下去,而且能天天笑,从改编角度来说,也是成功的。”

《大奉打更人》剧照

《大奉打更人》将古代探案元素、百家文化融入仙侠题材,借由主人公许七安的经历,塑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架空世界,全书总计380万字。2020年3月开始在起点中文网连载后,很快便创造了起点中文网最快达成十万均订、起点仙侠第一本十万均订、起点高订纪录创造者三项纪录。小说完结后,不仅入藏上海图书馆,还入选《中国文化产业IP影响力报告(2024)》“2024年文化产业IP价值综合榜TOP50”。

全书共380万字

“《大奉》这本书主要的基调是悬疑解密,探案是前200万字的内容,很多案子形成了一场局。到了后200万字,就是整个书世界观的解密,涉及到很多高层次的布局。”卖报小郎君透露,整本书以探案为引,把悬疑推理融入仙侠题材,既受到他读过的网络小说的影响,也受到《少年包青天》《大宋提刑官》《狄仁杰》等探案剧的影响。

《大奉打更人》剧照

2008年开始,还在上高中的卖报小郎君就开始粗浅地尝试小说创作。“我刚接触网络文学时,喜欢看辰东、唐家三少、天蚕土豆、我爱吃西红柿等作者的书。大多是仙侠、玄幻题材,对我影响很大。”所以真正开始写网络小说后,他也瞄准了仙侠题材。“写《大奉》的时候,仙侠题材已经出过太多优秀作品,如果沿用别人的题材和套路,多半不会特别火,想要出成绩就要另辟蹊径。”最终,全书创造了一个多种元素融合的架空世界,“背景其实借鉴的是明朝的嘉靖时期,书里的大奉王朝也是处在一个风雨飘摇的阶段。”

书中的主角许七安,毕业于警校,有性格坚毅、机智幽默、面对困难毫不退缩的一面,也有“离经叛道”的一面。在卖报小郎君看来,许七安身上固然有缺点,但正是这些缺点让人物变得更加真实,而不是一个样板化的“圣母主角”。他觉得,一些读者对于书中角色的评价很精准。“书中写到魏渊复活的时候,有读者评论‘世人多媚骨,唯有君如故’;写到许七安下城凿阵的时候,有读者写‘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些都让人印象深刻,这两人的精神内核从未变过。”

《大奉打更人》剧照

在卖报小郎君看来,这本书的精神内核就体现在许七安身上。“他表面上非常精通人情世故,但骨子里有自己信奉的正义与坚持。”身为创作者,他希望,10年之后,读者也能记住书中许七安的高光场面,“每一个名场面都是主角‘练心’的过程,他在大是大非面前永远不含糊,为了信念可以抛弃荣华富贵,甚至可以抛弃生命。”

社会观念、读者喜好的变迁

映衬在文字里

在成为职业网络小说作家以前,卖报小郎君是一名金融工作者。在他看来,网文其实是一种带点文学属性的商品,“它必须要有文学属性,得向读者传播一种比较正的价值观,有这个东西才能算神作”。

纵观此次新出炉的网文“神作榜”共有近万部作品被提名,最终从100部入围作品中票选出20部作品,超过百万读者参与投票。除了《大奉打更人》外,还包含《遮天》《斗破苍穹》《诡秘之主》《凡人修仙传》《仙逆》《全职高手》等多部知名小说,创作时间跨度长达20余年。

网文小说《长生界》的读者留言

“网络文学的读者市场因为代际、趣味、思想和知识结构、对时代和社会的体验感等在不断发生变化。这既可以说是读者口味的变化,也可以说是作者代际调整的变化。”在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教授夏烈看来,精品网文的崛起和被传播、被改编,已成为当下网络文学市场的一个读写共识,“只要能提供新鲜又有品质的写法,‘神作’地位就会被认定,并且随着其影视、动画等的改编,延长了精品网文的市场生命和破圈概率。”

网络文学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离不开一部又一部题材新颖、读者群庞大的优秀小说。入选作品中,“叫座又叫好”是普遍现象,多部作品在起点读书APP章均付费订阅量超过10w,过半数作品入藏大英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等国内外知名文化机构。据不完全统计,20部作品的IP版图涉及电影、剧集、游戏、出版、动画、漫画、有声、谷子、消费品、实景娱乐、演唱会、舞台剧、文旅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语、日语、韩语等语种,读者群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网文小说《儒道至圣》读者留言

“我刚开始看网文的时候,草根逆袭的过程和结局几乎都是轨迹一致、目标统一,像一条单行道。主角成功几乎就是当时对于成功的全部定义。”在阅文集团副总裁、总编辑杨晨看来,网文发展20多年来,社会观念、读者喜好的变迁,也映衬在作者的文字里,“无论是故事、题材、情感还是创作,网络文学内容一直在迭代。比如现在流行一句话‘人生不是轨道,是旷野’,这句话也映射在了故事的情感内核中——现在,网络文学更关切于人物的生活体验,梦想不再整齐划一,而是做最好的自己。”

这几年,网络文学市场经历了无数轮消费升级,这既是审美方面的,也是价值观方面的”作家张明扬说,前些年,读者对网文的需求更多集中在诙谐搞笑、热血、包袱多,只要是爽文,哪怕题材老套点、逻辑不严密也关系不大;但这两年,读者对逻辑、题材创新、价值观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顶级的网络文学一定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内核,在价值观上回应当代人深层次的心灵困惑与生存困境,经得起市场考验;像金庸小说一样,参与构建我们的知识体系、价值观乃至文化心理。”

网文小说《第一序列》读者留言

另一面,随着网络作家群体的扩大,带有多种身份标签的人成为创作者,他们中有科学家、工程师、作家、漫画家,也有文物修复家、法医、基层工作者。“他们的创作足够专业,用网络语言来说,就是足够硬核,科幻等越来越多的硬核故事成为高人气作品。”杨晨说。仅以科幻题材为例,从2023年到去年6月,阅文集团新增科幻网文4.7万本,87%的科幻网文作家具有本科在读及以上学历,科幻新人作家Z世代占比超90%。

网络文学在今天的文化传播上不但担负着一部分现实题材、科幻题材等主题创作、重大叙事的职责也从人类共通的情感交流和故事消费中源源不断地提供中国创造。所以,其在国内、国际的文化传播中分量越来越重、作用越来越明显,既是可以被贯注更多审美与人文的大众文化类型,也是逐渐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意义上的主力军之一夏烈认为,精品网文的IP化、国际化,也是值得长期耕耘的事业,“它和微短剧化构成两个不同的发展极,考验着各个方面的智慧”。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