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提醒】保温杯手中“爆炸”,只因泡了它?
上海长宁01-06 00:00:37

冬季天气越来越冷

不少人都用上了“养生搭子”保温杯

使用保温杯要注意什么?

哪些东西不能放进保温杯?

往下看,这些知识你应该掌握↓

使用保温杯的这几个误区

你了解多少?

天气越来越冷,不少人换上了保温杯喝热水。但如果使用不当,养生的保温杯也可能变身定时“炸弹”!

保温杯装热水不能摇晃

近日,广东东莞邱先生的儿子用开水清洗保温杯后,拧紧盖子摇晃了几下,杯子瞬间爆炸,周围热气弥漫。

邱先生表示,当时自己去取快递,出门前还叮嘱过孩子保温瓶不能用开水清洗,不能摇晃。回来时事情已经发生了,万幸孩子没有受伤。

不少网友表示,自己其实也不知道保温杯装热水不能摇晃。保温杯爆炸的原因在于:热水在密封环境下会产生许多蒸气,摇晃时会使压力增加,导致杯子爆炸。

保温杯里泡红枣枸杞会爆炸

保温杯里泡枸杞是不少人的养生搭配。你知道吗?保温杯泡枸杞、红枣等养生食材也会引发爆炸!

据报道,四川的杨女士前不久在家准备用餐时,桌上的保温杯突然炸裂,直接将天花板炸出一个洞,当时保温杯中泡的正是枸杞。

图片

保温杯爆炸并不是偶发事件。此前,福建一名女孩用保温杯泡红枣后忘了喝,直到10多天后才想起要清洗保温杯。当她用力拧开杯盖的一瞬间,杯盖突然崩开砸中了女孩的眼睛,导致其右眼球破裂,血肉模糊。

实际上,保温杯泡红枣、枸杞发生爆炸也是由于微生物发酵产生过多气体所致。保温杯的内胆、瓶盖缝隙等处可能藏匿大量细菌,而红枣、枸杞等食材营养较为丰富,经水浸泡后其中的糖类等成分被溶解出来,更利于微生物繁殖。

图片

在温度适宜、养分充足的环境下,这些微生物会发酵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气体,且时间越长,产生的气体越多,密闭的保温杯内气压不断变大,一旦突然拧开杯盖,就可能导致热水喷涌而出,发生“爆炸”伤人事件。

这些食物

最好别放进保温杯

由于保温杯保温功能突出且密封性能较好,很多人不仅用它泡红枣、枸杞,还用来泡茶、装牛奶、豆浆等,但其实这些行为存在一定风险。

牛奶、豆浆

牛奶、豆浆等高蛋白饮品最好在灭菌或低温环境下保存。如果加热后长时间放置在保温杯中,其中的微生物容易繁殖,导致牛奶、豆浆酸败,甚至产生絮状物,饮用后可能引起腹痛、腹泻等肠胃不适症状。

图片

另外,牛奶中含有乳糖、氨基酸、脂肪酸等酸性物质,长期用保温杯存放,可能会和保温杯内壁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部分合金元素溶出。

茶叶

茶叶富含茶多酚、茶多糖、咖啡因等营养物质,具有较强的保健养生功效。当用茶壶或普通玻璃杯泡茶时,茶叶里的活性及芳香物质会迅速溶出,使得茶香四溢、茶水甘甜。

但用保温杯泡茶相当于持续高温煎煮茶叶,会破坏茶叶中的活性和芳香物质,导致营养流失、茶汤色浓发暗、味道苦涩。

中药

有些人习惯煎好中药后用保温杯装着,一天分几次喝完。但保温杯中温度较高,中药长时间放置容易发生变质,建议放凉后放入冰箱中冷藏保存,等下次要喝时再加热即可。

图片

碳酸饮料、果汁

碳酸饮料、果汁大多呈酸性,若长时间存放在保温杯内,可能会对不锈钢材质产生腐蚀,导致重金属迁移到饮品中。

保温杯清洗不当

可能变成“养菌杯”?

保温杯存在很多卫生死角,比如内胆、瓶盖缝隙、杯口按钮和吸管等,如不及时清洗会导致大量细菌藏匿其中,极易随水入口。因此,应养成定期清洗的好习惯,减少细菌滋生。如何清洗保温杯?不妨试试这两招↓↓

在保温杯中放入一些橘子皮,倒入温水,静置4个小时(注意不要盖瓶盖)。

在杯口挤上一点牙膏,用刷子刷洗一下,也可以去除异味。

刚装上热水的保温杯切勿摇晃红枣、枸杞等泡水食材最好现泡现喝避免长时间浸泡在杯内

选稿:李美霖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