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甜度是蔗糖的300倍,但热量极低!
上海杨浦01-01 10:08:14

你有没有发现,市面上有些饮料标榜“0糖0脂0卡”却仍有甜味,特别神奇。这种甜味很可能源自罗汉果的提取物——罗汉果甜苷。

罗汉果,在两广地区常被用作凉茶配料,它究竟长什么样?为何甜味如此自然?除了泡茶还有哪些食用方式?

形似葫芦

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详细描述了罗汉果的外貌特征,称其形状类似短小的鸡卵,外皮为青黄色并带有荞麦皮般的细点。果实内部由黄膜分隔为上下两部分,每半部分含有四五枚类似枇杷子的种子,颜色黄润,种子仁类似松仁,果肉为红白色或黄色。

图片

罗汉果外形类似胖乎乎的“葫芦娃”,初摘时外皮青绿、圆滚滚且沉甸甸。随着成熟,外皮转为黄褐色,触感粗糙并覆盖细密绒毛。其藤蔓能攀爬至数米高,夏季开花,秋季结果。

罗汉果是广西桂林的特产经济作物及永福县的地理标志产品,同时在广东、湖南、江西等地也有种植。

天然甜味剂甜度是蔗糖的300倍

罗汉果之所以闻名,主要在于其极高的甜度。

图片

将其敲开泡入开水中,几分钟后即可散发出浓郁的甜香,味道之甜仿佛加了大量糖分。这种甜味源自罗汉果中的罗汉果甜苷,它是一种天然甜味剂,口感纯正无异味,甜度高达蔗糖的300倍,因此少量即可带来显著的甜味。

(图源:GB2760-202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此外,罗汉果甜甙在人体内几乎无吸收,不产生显著热量,直接经由小肠排出。故食用罗汉果不会导致体重增加或血糖上升。自1996年起,中国正式批准罗汉果甜甙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它能作为甜味剂部分或全部替代蔗糖,在各类食品中应用,尤其适宜肥胖者与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分的替代选择。

因此,罗汉果被广泛加工成多种食品,如罗汉果茶、含片、饮料等,深受市场欢迎。但需注意的是,罗汉果甜度极高,食用时应适量控制,以免过甜影响口感。

血糖友好,但不降血糖

民间常有“罗汉果能降血糖”的说法,而如前所述,罗汉果糖苷确实对血糖影响较小,不易引起血糖升高。然而,不提升血糖并不等同于具有降血糖的功效。

1.缺乏临床验证

尽管某些动物实验显示罗汉果提取物对糖尿病模型鼠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但这些结果仅限于动物研究,尚未得到临床试验的证实。因此,当前阶段不能轻易断定罗汉果具有降血糖效果。

图片

2.代糖对血糖影响小

2023年,世卫组织评估了283项随机对照试验及观察性研究。其中随机试验的结果表明,与糖类相比,代糖对血糖及胰岛素等糖尿病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并不显著。

因此,对于血糖异常的人群,不应依赖罗汉果等代糖来降低血糖。科学的饮食管理、适量运动及遵循医嘱的治疗方案,才是应对糖尿病的有效手段。

罗汉果的吃法不只有泡茶

罗汉果多以干制品形式出售,尽管新鲜罗汉果可食用,但一般不建议尝试。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分享了食用新鲜罗汉果后产生的不适体验,如头晕、恶心、舌头发麻甚至舌尖溃烂等。因此,某些不常见的食用方式不受欢迎,确有其合理原因。

图片

在两广地区,罗汉果常用于泡茶。无论是新鲜还是晒干的罗汉果均可泡茶饮用。使用新鲜罗汉果时,将其敲开并掰成小块,放入杯中,加入开水即可。而晒干的罗汉果则需先敲碎外壳,取出种子和果肉,一同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泡制完成的罗汉果茶色泽红润,口感甘甜。但需注意用量,四分之一的量已足够甜了。

图片

罗汉果除了泡茶,还适合用于煲汤。在炖煮肉类或汤品时,加入一个罗汉果,能使汤色清澈,增添鲜甜口感,同时具有去腥解腻的效果。

此外,罗汉果也能用于煮粥或制作甜品,如罗汉果银耳羹、罗汉果炖雪梨、罗汉果冰糖水等,尤其适合冬季北方干燥时饮用,能滋润喉咙。不过,因罗汉果甜度极高,制作这些美食时需减少或避免加糖,以免过于甜腻。

图片

最后,尽管罗汉果益处多,但还是应适量食用。如果你对罗汉果感兴趣,不妨在市场上选购一些尝试。

选稿:寇宇宁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