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上海城市更新再提升诞生“精品力作”,百年建筑厂区变身“都市人文美学街区”
东方网2024-12-31 20:24:01

东方网记者曾炟、通讯员李章华12月31日报道:100余棵超百岁树龄的参天古树郁郁葱葱,40栋焕新百年厂房老建筑独具异国风情,占地100亩的工业遗存变身“都市人文美学街区”惊艳亮相……历时3年多匠心打造的上海城市更新再提升“精品力作”——商业街区“EKA·天物”,自今年6月在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金桥路535号正式对外开放运营以来,受到广大市民的追捧。

老厂区演变新街区

“EKA·天物”这个名字中的“天物”源于“天工开物”,“EKA”3个字母分别代表:ExPlortion“逆势探新”、knowledge“匠心造诣”、Aeshetice“美学聚落”,它的原址曾是1869年的海关浦东工厂,后为1928年成立的上海航海仪器厂和中船航海科技公司的工业遗存,共占地100亩。

“我们当时发现这样一大块‘宝地’时,就觉得此工业遗存是非常值得进行城市更新的。这里的建筑独特,地段环境适合要素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空间承载力。”上海嘉韵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陈国善介绍说:“市委市政府要求加快推进城市更新,这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内在要求,提升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支撑,也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持续发展,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的重要抓手!”

从2021年开始,上海嘉韵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对上海航海仪器厂旧址进行城市更新再提升改造、修葺,立足点定在延续“探索与无畏”的航海精神,传承与创新独有的航海人文环境,为丰富上海市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提供新场所。

记者了解到,改造一方面保留了原有的贴近自然的开阔环境,纵横交错的路网和100余棵超百岁树龄的参天古树,还对部分建筑保留了青砖和水泥墙的表皮,以承载工业文明的印证和情怀元素,使一砖一瓦彰显历史底蕴。另一方面,在老厂区地块上,充分利用特定时期的工业特色元素,并加载众多新的设计语言与风格,对40栋厂房老建筑进行了融合东方与西方、当代与历史、传承与活化的多元独特艺术风貌改造,使整个街区呈现“万国建筑”的极具辨识度和视觉冲击力。

老主题带来新体验 

吃喝玩乐是人们追求物质文化生活不变的民生主题,但“天物”给市民带来了“眼前一亮”的生活新体验。街区除吸睛的建筑发挥着“城市会客厅”聚集人流、信息流的优势外,还联动时尚、潮流生态品牌和首店经典品牌,打造展现世界“橱窗”、历史“传承”、品牌“样本”的购物休闲天堂。

街区里既有承载多样化城市功能的集合场域,又有美术馆、艺术馆和画廊等纳入公共空间,还有可以开展一系列创意市集、城市露营和公共交流的社群活动片区。同时,大部分建筑临街都设置了大面积的落地玻璃,吸引入驻了众多具有消费新鲜度、内容特色和客群辐射力强的全球品牌。如全国首店—十八度雨林巧克力,上海首店—赤红(梦田升级品牌),德国高端灯具“Paulmnn”,浦东首店—兰巴赫。还有一尺花园、闪电自行车、布兰兔、尚牛社会、皮爷咖啡、清庭天物上海首家工作室、天行者射箭馆、塔尼奇南亚料理、鮨望等。其中于去年9月23日开张的德式西餐品牌兰巴赫,国庆长假期间人气爆棚,日均客流超千人次, 一跃成为兰巴赫上海6家门店中营业额最高的一家,现在每到饭点座无虚席, 下午2时仍有顾客排队等待叫号, 想喝一杯咖啡都一座难求。

今年9月,街区被评为上海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上海市级旅游休闲街区、上海时尚空间、上海市工业旅游景点等,成为吸引越来越多居民拍照打卡的网红新地标,每天都有数万人次客流来此消费、参观。

老大难喜添新机遇 

能否给更多的大学生提供毕业直接就业的心仪岗位,是社会普遍面临的老大难问题。“天物”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新的尝试。从去年试营业以来,在众多特色建筑空间内举办展览、社群、市集等各类活动已有200多场次,吸引了许多周边居民、建筑爱好者、热爱艺术的年轻一代、讲究生活方式的中高端消费群体,乃至纯粹的打卡逛街者。

除此之外,嘉韵公司与上海杉达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复旦大学MBA不动产资管协会等一些高校进行校企合作,“EKA·天物”作为上海杉达学院实践教育基地,专门为艺术设计人才提供艺术设计、新媒体活动运营等相关社会实践的空间,在产教联动中,为文化产业培育人才和推动产业升级,便捷提供了大学生有的毕业就直接对口进街区创业的一种“热身”和选择。

比如2024年杉达学院的毕业设计就放在“EKA、天物”, 来自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服装与服饰设计、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时尚传播等8个专业的48件优秀毕业作品获得了表彰,有些获奖学生当场表示,毕业后就留在街区,谋求个人的专业发展。还有一些高校大学生钟情的前卫性娱乐、办展、餐饮等品牌的营销,也纷纷加入街区策划、招商和创变的队伍中来。

据统计,开园以来,街区已向社会提供各类就业岗位1000多个。随着后续的城市不眠书店、极地科普馆、剧场、天物放映、酒吧街等丰富多元的业态入驻,街区还可以提供更多适合年轻人就业的新岗位。

作者:曾炟、通讯员李章华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