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北横通道所有匝道全部投用,江苏路二级出口今晚通车
东方网2024-12-31 18:29:26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12月31日报道:上海北横通道新建工程江苏路二级出口匝道将于12月31日22时通车,此次通车是继2024年8月主线全线通车后,北横通道最后一处出口匝道通车,标志着北横通道主线含所有匝道均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该工程由上海城投公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建设。

北横通道江苏路二级出口匝道西起江苏路一级出口匝道分合流点,与江苏路一级出口匝道同与西段主线相连;东至万航渡路,全长约1.2公里,为单车道+紧急停车带,小客车专用,通行限高3.0米,匝道设计时速30公里每小时。

北横通道新建工程江苏路二级出口匝道由盾构法+明挖形式组成,隧道盾构由东向西先后穿越运营中的轨交11号线、φ2400雨污合流管、北横通道主线隧道、捷强烟草拔桩区、百年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兆丰别墅群,于中山公园工作井顺利接收,建设过程中克服了周边环境复杂、沿线构建筑物众多、盾构小转弯半径等多项难题。

江苏路二级出口匝道在延续北横通道免装饰清水混凝土技术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四新技术”应用,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道路施工全面应用北横通道东段隧道首创的USP低温环保改性沥青技术,发挥新质环保材料生产能耗低、施工需求温度低、改善施工环境等多项优势,积极推进交通绿色建设“双碳”经济发展。

因江苏路二级出口匝道起点位于长宁区中山公园内,周边有百龄保护树木黄杨树且无法移栽,为减轻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建设单位牵头参建各方,多次调研、商议制订针对性保护措施,从设计阶段即调整结构尺寸到极限,在优化施工工艺、缩减影响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隔离保护,将影响降至最低。目前,黄杨树长势正常、未受影响。

作者:柏可林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