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创新与赋能双轮驱动,创业热潮在淮海中路街道持续升温
上海黄浦2024-12-29 11:51:51

淮海中路街道作为黄浦区创新创业的热土,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成为创业者实现梦想的舞台。过去一年来,街道以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活动,不仅为创业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更激发了区域的创新活力,助力创业者实现梦想,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12月27日,淮海中路街道荣获了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颁发的2024年度创业服务优秀奖。

图片

在12月初街道开展的“新质赋能创赢未来”主题活动中,上海索辰仿真科技有限公司、新电英雄(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六家在创业路上取得显著成长和贡献的企业,获得了2024年度“淮海活力企业成长奖”,获奖企业代表在交流时纷纷表示:“企业成长离不开区人社部门和街道的有力支持和暖心帮助。”

谈到企业获得的支持,获奖企业代表提到了首届淮海科技创新创业大会和“淮海创享荟·新质赋能行动”。首届淮海科技创新创业大会在今年7月举行,活动现场街道发布了“淮海创新创业地图”及“淮海创新创业服务包”,与共青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委员会、和睦家沛源门诊部共同打造的首家淮海政—企—校协同创新平台,与NIGHT PART金钟携手设立了“淮海中路街道创业指导站”,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淮海创享荟·新质赋能行动”则将支持与服务再升级,推出5项20条,聚焦政策、空间、技术、资源和健康五大核心策略,为企业提供上下游资源对接的有力支持。

图片

除此之外,淮海中路街道选址商圈、楼宇、园区,举办了多场家门口的特色创业活动,让创业者们利用工作间隙就能参加,大大方便了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分享经验、互通资源。例如,2024年初,一部《繁花》在创业圈引起了共鸣,剧中人物的创业故事和奋斗历程,激励着现实中的创业者们在新的一年里勇敢追梦,不畏挑战。街道趁热打铁,在2月份开展了一场“创业繁花,盛开淮海”创业指导活动,聚焦“创业政策、商业模式、普惠金融”等三大维度,为创业者、创业组织与创业相关领域专家、金融服务机构等之间搭建了一座畅通交流的“桥梁”,帮助有需要的创业者和创业组织在读懂相关政策的同时还能用好政策扶持,获得创业启发与思考。

图片

淮海中路街道的创业工作还得到了区人社局等相关部门、区融媒体中心以及专家导师们的大力支持。

在“创业繁花,盛开淮海”主题活动中,创业指导专家、方方国际教育工作室负责人郭涵芳针对辖区内的女性创业者,从《繁花》中的创业故事与创业人物为切入点,带来了一场精彩丰富的创业指导。

2024年,淮海中路街道孕育了创业新苗——上海丹凯顿餐饮有限公司。该公司以位于新天地商圈的“马兰头”餐厅为代表,不仅凭借匠心独运的菜品和对食材的严苛筛选,在餐饮业中脱颖而出,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区公益活动,赢得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社会认可。街道通过与黄浦区融媒体中心、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合作,帮助公司在品牌知名度、营销策略创新、宣传内容多元化、市场反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图片

随着2025年的临近,淮海中路街道的创业创新热潮持续升温。街道表示,将继续以有力的创新举措和政策支持,为创业者提供坚实的发展平台,激发更多的创新活力。

选稿:吴梦迪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