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上海文化产业全面开花,文化企业十强十佳十人名单揭晓
东方网2024-12-26 17:21:40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12月26日报道:12月26日下午,第五届上海文化企业十强十佳十人发布仪式暨交流会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举办,20家企业、20位企业人物分别入选“上海文化企业十强”“上海文化企业十佳”“上海文化企业十大年度人物”“上海文化企业十大创新人物”。

交流会现场,文广演艺、西嘻影业、得物集团、莉莉丝游戏、帆书APP和混知等六家入选企业代表交流发言,分享企业和个人的实践经验和思考,并对上海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主办方供图,下同

申报企业增至130多家,涉及多个文化产业领域

上海文化企业十强十佳十人推选是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下,由第一财经、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共同主办,旨在引导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发掘一批潜力创新企业、鼓励一批文化领军人物。

通过推选,宣传展示近年来上海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改革创新活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领军人物,进一步助力提升优势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上海文化产业竞争力,为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提供有力支撑。

本届推选共收到185份申报表,涉及出版发行印刷、影视制作发行放映、演艺娱乐、艺术品、动漫游戏电竞、互联网文化平台、数字化体验与应用、文化旅游等多个文化产业领域。与上届相比,四个推选类别的申报总数增长40%,申报企业数量由上届的95家增至130多家。

近年来,上海的影视创制、演艺、电竞、旅游、网络文化等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竞争力持续提升。在本次申报中,影视制作发行放映类别的申报数量达30份,占申报总数的16%。新型文化业态企业作为新生力量不断脱颖而出,动漫游戏电竞、互联网文化平台、数字化体验与应用领域的企业申报数达71份,申报数量均大幅超过往年,占申报总数的40%,其中不乏全新的场景应用类型,如出版业数智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大空间沉浸式体验、元宇宙产业链等。

据统计,本届入选企业营收体量大、综合实力强,普遍在行业中具备引领地位。入选十强的企业2023年度合计营业收入达1188亿元。十佳企业2021-2023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均值为28%,三年利润复合增长率均值达46%。

本届人物推选与上届相比增长50%,申报人普遍年龄更轻,40岁以下申报人占40%。推选中涌现了一批具有行业引领力的文化领军人物,主动探索新商业模式,获得良好经济效益;涌现了一批锐意创新的行业先锋,积极探寻崭新文化赛道。

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责任与经济责任相统一

近年来,上海文化企业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责任与经济责任相统一,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促进文商旅体展联动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积极履行文化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勇于担当、善于作为。

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方面,申报企业为市民提供了多元、多层级的优质文化产品和优质服务,不断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上海兴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电视剧《城中之城》、上海追光影业有限公司出品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均荣获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尤伦斯(上海)艺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举办的高品质艺术大展“马蒂斯的马蒂斯”深受市民欢迎。

在“促进文商旅体展联动发展”方面,申报企业基于自身优势拓展业务板块,开发跨界创新项目,激活文化消费动能。如上海华人文化演艺有限公司通过演艺项目一站式服务带动餐饮、住宿等消费;上海久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融合“赛车文化”“潮流音乐”,打造自主IP音乐节;上海幻维数码创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家承办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等文化赋能消费新型活动,打造夜景旅游新IP。

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方面,申报企业以对外文化贸易为纽带,开拓海外文化市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更多优秀文化产品“走出去”。如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网络文学出海代表企业,以故事连接世界,推动一大批好故事走出国门;上海沐瞳科技有限公司深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其游戏《决胜巅峰》成为东南亚地区多国的国民手游;上海恒星引力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代表作《苍兰诀》、啊哈娱乐(上海)有限公司原创动画《伍六七》系列均实现在海外平台的落地播出。

在“积极履行文化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申报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特别是“十强”“十佳”的入选企业,在公司治理中体现人文关怀和员工关怀,实施公益项目,关注和响应社会热点需求。在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等方面作出积极的尝试与贡献。如上海森宇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依托“森宇善行”公益品牌,借助“互联网+”“商业+”的力量,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建立公益爱心基金;上海米哈游影铁科技有限公司以“游戏+”探索与环境保护的双向赋能,《原神》联动探索频道推出雨林保护公益短片。

上海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前三季度营收总额9642.84亿元

近年来,上海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取得全面进展,有效助力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建设。2024年前三季度,上海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总额9642.84亿元,全市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

一是精品力作供给不断增强。高质量推动文艺创作再攀高峰,截至2024年11月底,上海共有27部作品获38个国家级奖项,38部(折)舞台艺术作品入选中宣部、文旅部重要创演片单。电影《长安三万里》、电视剧《繁花》、杂技剧《天山雪》、网络文艺《中国奇谭》、广播剧《赫哲人的“伊玛堪”》、歌曲《新路》、理论文章《论“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等7个门类11部作品获中宣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26部“上海出品”影视剧(11部电视剧、15部网络剧)在央视及五大头部卫视、四大视频平台播出。《天下国家道理》等4种图书入选中宣部年度“中国好书”,7种选题入选中宣部年度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位居全国地方第一。

二是企业发展活力显著提升。上海已建立全国文化企业30强推优、上海文化企业十强十佳十人推选、“文创上海”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等文化企业分级遴选机制。2024年,东方明珠新媒体、上影集团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玄霆娱乐、宽娱数码、黄豆网络、喜马拉雅入选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宣传系统国有文化企业锐意改革,上海报业集团、上海文广集团制定系统性改革方案,坚持主责主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民营文化企业发展迅速,西嘻影视(影视类)、森宇文化(影视类)、追光影业(影视类)、混知文化(动漫类)、啊哈娱乐(动漫类)、七猫文化(网文类)、米哈游(网络游戏类)、莉莉丝(网络游戏类)、博新元宇宙(沉浸体验类)、互影科技(互动影游类)等一批“专、精、特、新”新型文化业态企业脱颖而出。160家市级文创园区(含24家示范园区)、20家示范楼宇和36家示范空间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三是服务扶持机制有效完善。上海配套建立了文化企业的金融、财政、人才、出入境等全方位服务措施和扶持机制。文创金融服务方面,持续推出文创金融服务、机构、产品、政策“四张清单”,深化“银担联动”,实施“文金惠”专项服务方案,截至2024年12月上旬,服务文创企业1306家,成功为207家文创企业放款10.3亿元,为1048家企业解决咨询问题。加快推进文创特色支行建设,夯实“一区一特色支行”服务网络,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全市18家文创特色支行服务文创企业贷款余额479.31亿元,放款企业3485家。财政扶持方面,强化市级文创资金撬动作用,向民营和新锐文创企业、项目倾斜,2024年共扶持894个文创项目。人才和出入境方面,会同市人才局,建立重点文创企业人才落户制度,动态更新重点文创企业名录库。会同市外办建立针对外向型民营文化企业APEC商务旅行卡申报机制。

作者:柏可林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