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人民广场地铁站换新“皮肤”了!与闵行的他们有关
今日闵行2024-12-24 10:47:44

人民广场地铁站换新“皮肤”了,你留意到了吗?日前,第一支青年突击队成立70周年事迹宣传展示活动中,展示了上海市70支青年突击队义无反顾地投身祖国各项建设事业的故事。

其中,上海汽轮机厂金工青年突击队、“南水北调”工程青年突击队、中建科工上海公司青年突击队以及莘庄工业区招商引资部青年突击队等来自闵行的4支青年突击队的故事正在人民广场地铁站进行展示。

图片

自1954年第一支青年突击队诞生,经过70年的发展壮大,在国家建设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有一代又一代青年突击队队员迎难而上、奋勇争先的身影。青年突击队一直冲锋在“急难险重新”的前沿阵地,将旗帜插遍了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成为革新、奋进的生力军。

让我们走近闵行这4支青年突击队

感受这份跨越时代的青年力量!

上海汽轮机厂金工青年突击队图片

1953年,上海汽轮机厂建厂。在时任一金工团支部书记林硕雄的带领下,上海汽轮机厂金工青年突击队于1958年成立。

突击队一成立,就主动向组织申请任务。“那时厂里有一台解放前留下来的废弃火车头,如果能够修复它,对工厂的生产能够起到很大帮助。”林硕雄回忆道,青年突击队立即接下了任务,来自设备动力部门的突击队员负责拆解、测绘火车头的报废零件,来自设计部门、工艺部门的突击队员相继完成零件图和工艺流程,最后由来自车间的突击队员开展生产。

“当时大家都很有信念,心里都攒着一股劲儿,想要为工厂、为国家做点事。”就这样,一边拆、一边测、一边画图、一边出工艺流程,遇到问题一起思考、一起解决,最终组装出了一个崭新的火车头。火车头组装完成后,大幅度提高了厂内运输效率,大家亲切地称它为“共青团号”火车头。

“南水北调”工程青年突击队

图片

“南水北调”(自来水从南面莘庄调往北面七宝等地区),是1988年上海县三项实事项目之一。“南水北调”工程青年突击队在时任队长金国强的带领下,投入到七宝地区给水扩建工程管道铺设任务中。

盛夏,时任队员们顶着骄阳进行焊接作业,头顶着“火轮”,身旁卧着“火龙”,手中拿着“火枪”,“火舌”温度高达数千度。寒冬,试压时出现水管裂缝现象,管内存水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一瞬间就填满了沟槽。突击队员们不顾泥泞和寒冷,躺在沟底一勺一勺地舀水,一锤一锤地打接口,熟练准确地安装管件。

“大家只有一个念头,工厂需要水,人民需要水。”突击队员们白天试压、晚上抢修,累了就在工地帐篷打个盹,醒了接着干,连续24天无休,直到试压全部符合要求,保证“南水北调”提前通水。

从设计、动工到试压、竣工,突击队争时间、抢进度,忘我劳动、顽强拼搏,只用了200多天就出色完成了原定一年的施工任务,从根本上解决了七宝地区人民饮水问题。

中建科工上海公司青年突击队

图片

2006年,中建科工上海公司青年突击队成立。队员们一直奋战在开发建设第一线,参与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重大工程建设。

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2021年起,突击队参与到“追光小屋”困境未成年人居室微改造项目中,四年累计完成244间小屋改造工程。队员们充分运用AI、数字孪生、BIM和大数据技术,让受助家庭自主定制装修方案,让选择更个性;运用GIS三维激光扫描仪,每个房间只需一次就可获得完整数据,让施工更便捷;精心挑选家具板材,严控甲醛释放量,让材料更环保,针对不同青少年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打造不同主题“追光小屋”,让设计更暖心。

在硬件改造之外,突击队还与困难青少年建立志愿结对帮扶机制,开展圆梦“微心愿”行动,让关爱从“一束微光”到“璀璨星河”。

莘庄工业区招商引资部青年突击队

图片

2023年1月,莘庄工业区招商引资部青年突击队成立,在经济发展最前沿展现青春热度、上海速度。

突击队整合工作力量,搭建“一企一专员”“一项目一专班”的工作机制,千方百计为每个项目匹配专属方案,及时解决过程中的问题。在推进海外重点项目落地中,为保证服务零时差,突击队员们24小时轮班待命,与项目方做到“即时对接、2小时内回复、4小时内落实”。

为了优化审批流程,突击队员们探索“全链条并联审批”模式,邀请相关部门提前介入辅导、现场答疑解惑、主动靠前沟通,为加快项目进度“抢”出更多的时间。他们让企业方感叹道:“这真是令人赞叹的上海速度!”

创造这样的上海速度,不是灵光一现,而是源于青年突击队员的长期积累,每一位队员都努力以专业服务传递营商温度,在经济发展第一线汇聚起磅礴的青春力量。

这些青年突击队的故事,是闵行区乃至全国青年突击队奋斗历程的缩影,是青春与热血的赞歌,是责任与担当的见证。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也激励着更多的青年人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继续挥洒青春热血,传承青年先锋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书写更加辉煌的青春篇章。

据了解,本次位于上海地铁人民广场站内文化长廊的青年突击队事迹展示活动将持续到12月29日。

选稿:倪皓月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