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美团试点骑手跑单12小时将强制下线休息,99.8%的骑手不受影响
澎湃新闻2024-12-21 10:57:00

“骑手过度跑单被强制下线”引发广泛关注,12月20日,平台方面披露防疲劳机制试点运行情况及调研结果。

澎湃新闻记者从美团了解到,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其在华东区域进行多次小范围试点与迭代。最新一轮试点于今年11月12日在浙江湖州、丽水启动,于12月10日覆盖浙江全省,在12月17日进一步覆盖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四个省市。

与此前不同,本次试点期间新增“骑手跑单超过8小时会收到提醒、跑单12小时将强制下线休息”的新机制。

▲12月17日-19日,华东四省市(江浙沪闽)试点期间,共计0.18%骑手触发强制下线功能。  制图:美团研究院

根据美团披露的试点前三日数据(12月17日至12月19日),连续跑单触发休息条款的骑手仅占0.18%,为极小部分个案;99.82%的正常跑单骑手不受影响。此外,单日跑单时长满八小时,触发防疲劳机制弹窗休息提醒的骑手,约占20%。试点效果初步表明,不影响绝大部分骑手正常跑单。

▲试点区域内,各城市骑手平均跑单时长在5.18-6.22小时之间。  制图:美团研究院

另外,从试点区域的统计情况来看,骑手每天平均跑单时间在5.18小时至6.22小时之间。美团方面表示,这项防疲劳机制是过去若干年在全国不同区域试点基础上,逐渐探索升级而来。其设计初衷在于防止极少部分骑手的极端连续跑单行为。

如四川试点期间,为测试“连续跑单4小时后休息20分钟”;广西试点期间继续升级“4小时休息”策略;浙江小范围试点期间设置“8小时跑单后触发休息弹窗”;浙江省内继续测试期间,新增“12小时后触发强制下线”。

此外,根据美团披露信息,12月10日-12月13日浙江试点期间,美团骑手客服共接到20条针对“强制下线休息”的骑手咨询电话,其中16条为咨询具体规则,2条明确反对,2条建议称“休息提醒次数过多”。

此次内部调研中和社交媒体上,不少外卖骑手明确提出建议。其中,大部分骑手主要认为强制休息的规则使得骑手的订单和权益分配更加公平。

如安徽有骑手表示,“对百分之八九十的骑手比较适合,一些跑单王也是出于生活压力大,但是平台出了限制,对他们的人身安全会好一些。”但也有骑手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如江苏泰州有骑手表示,“我有劲没地方使,我想跑单跑不了,我犯什么错了?”

美团称,将于12月22日召开试点骑手恳谈会,邀请试点区域的骑手代表、合作伙伴及专家、媒体,继续深入探讨未来建议,广泛收集行业声音。

此前据澎湃新闻独家报道,有网传通知称,为保障安全,外卖平台对于跑单时长累计过长的骑手将采取强制下线。具体措施包括,如果骑手跑单累计时长过长,就会触发休息的弹窗提示,如果累计跑单时长超过一定时限会被强制下线,而且次日才可以继续跑单。如果身上有单时被下线,可以正常完成配送,但无法再接新单。

当时美团相关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记者回应称,确实有相关举措。不过对于具体强制下线的时长,当时美团方面对记者表示,目前方案正在试点中,相关规则将在完善后公布。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