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中国“沙漠之王”白雪皑皑,网友炸锅求真相……
科普克拉玛依2024-12-20 10:00:24

近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迎来入冬以来的首场雪。放眼望去,白雪覆盖在连绵的沙丘上,壮美如画,并形成沙漠雾凇奇观,引发网友热议。

那么,极度干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下雪,究竟稀不稀奇?又是怎样形成的?12月16日,本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气象专家来答疑解惑。

大漠落雪其实并不稀奇

据新疆气象台发布的气象预报显示,12月9日至10日,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南山沙漠区域多个气象站监测降雪量为1.2毫米至4.9毫米,一层洁白的雪花,覆盖在连绵的沙丘上,部分区域还形成雾凇景观,独具韵味。

那么,极度干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下雪,究竟算不算稀奇?

气象部门工作人员给出结论:塔克拉玛干沙漠下雪,其实并不算罕见。而且,近几年,沙漠出现大范围降雪次数有所增加。

“沙漠下雪其实是很平常的事情。”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气象局业务人员帕尔哈提·塔依尔举例,1999年11月至2024年12月塔中气象站监测数据显示,冬季出现大于等于0.1毫米的降雪日数达50天,大于1.0毫米的明显降雪日数为9天。

实际上,今年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连续第四年迎来大范围降雪。

数据显示,2023年12月13日至14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且末县等地周边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迎来降雪,尉犁县铁干里克气象站曾在2021年、2022年降下2.4毫米、0.6毫米的雪。

降雪是如何形成的?

新疆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吕新生分析,从地形来看,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四周被天山、昆仑山等高山环绕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这种地形使得外来水汽在一定程度上容易被聚集和留存利于降水形成。这里冬季平均气温在-4℃左右。当强冷空气进入盆地时会受到高山阻挡,形成一种“锅盖”效应,使得盆地内的气压升高、气温下降、水汽凝结,从而形成云雾和降水。

谈及本次降雪过程,吕新生解释,12月9日至10日受到西伯利亚寒潮影响,一股强冷空气从西北方向入境,北疆北部对流层中层低涡底部低槽,遇上低层的风切变进入南疆上空,在向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推进时,与当地较温暖的空气形成强烈的冷暖空气交汇,暖湿空气被迫抬升的过程中,与塔里木盆地的水汽相遇而凝结成水滴,随着高度上升、温度下降,小水滴快速冻结形成冰晶,最终形成雪花飘落下来。

近年来,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冬季降雪频率、强度有所增加。

新疆气候中心监测评价副首席吴秀兰说,近年来,新疆南疆冬季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1991年至2020年塔里木盆地冬季平均降水量为5.7毫米,相比1981年至2010年5.1毫米冬季平均降水量增加了0.6毫米,变多11.8%。

吴秀兰分析,气候变暖导致全球水循环加快水汽增多、降水增多。此外,冷空气活动增强,降温幅度加大,这些因素也都利于沙漠地区形成降雪。

内容来源 /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江斌伟

近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迎来入冬以来的首场雪。放眼望去,白雪覆盖在连绵的沙丘上,壮美如画,并形成沙漠雾凇奇观,引发网友热议。

那么,极度干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下雪,究竟稀不稀奇?又是怎样形成的?12月16日,本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气象专家来答疑解惑。

大漠落雪其实并不稀奇

据新疆气象台发布的气象预报显示,12月9日至10日,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南山沙漠区域多个气象站监测降雪量为1.2毫米至4.9毫米,一层洁白的雪花,覆盖在连绵的沙丘上,部分区域还形成雾凇景观,独具韵味。

那么,极度干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下雪,究竟算不算稀奇?

气象部门工作人员给出结论:塔克拉玛干沙漠下雪,其实并不算罕见。而且,近几年,沙漠出现大范围降雪次数有所增加。

“沙漠下雪其实是很平常的事情。”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气象局业务人员帕尔哈提·塔依尔举例,1999年11月至2024年12月塔中气象站监测数据显示,冬季出现大于等于0.1毫米的降雪日数达50天,大于1.0毫米的明显降雪日数为9天。

实际上,今年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连续第四年迎来大范围降雪。

数据显示,2023年12月13日至14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且末县等地周边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迎来降雪,尉犁县铁干里克气象站曾在2021年、2022年降下2.4毫米、0.6毫米的雪。

降雪是如何形成的?

新疆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吕新生分析,从地形来看,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四周被天山、昆仑山等高山环绕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这种地形使得外来水汽在一定程度上容易被聚集和留存利于降水形成。这里冬季平均气温在-4℃左右。当强冷空气进入盆地时会受到高山阻挡,形成一种“锅盖”效应,使得盆地内的气压升高、气温下降、水汽凝结,从而形成云雾和降水。

谈及本次降雪过程,吕新生解释,12月9日至10日受到西伯利亚寒潮影响,一股强冷空气从西北方向入境,北疆北部对流层中层低涡底部低槽,遇上低层的风切变进入南疆上空,在向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推进时,与当地较温暖的空气形成强烈的冷暖空气交汇,暖湿空气被迫抬升的过程中,与塔里木盆地的水汽相遇而凝结成水滴,随着高度上升、温度下降,小水滴快速冻结形成冰晶,最终形成雪花飘落下来。

近年来,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冬季降雪频率、强度有所增加。

新疆气候中心监测评价副首席吴秀兰说,近年来,新疆南疆冬季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1991年至2020年塔里木盆地冬季平均降水量为5.7毫米,相比1981年至2010年5.1毫米冬季平均降水量增加了0.6毫米,变多11.8%。

吴秀兰分析,气候变暖导致全球水循环加快水汽增多、降水增多。此外,冷空气活动增强,降温幅度加大,这些因素也都利于沙漠地区形成降雪。

内容来源 /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江斌伟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