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你知道吗?112年前,上海美专在虹口启航→
上海虹口2024-12-17 14:06:36

“我父亲于1912年11月创办的上海图画美术院就在虹口的乍浦路,而朱屺瞻先生又曾在上海美专就学和执教,所以这次展览在虹口举办,对我而言有很特殊的意义。”

2024年12月14日至2025年1月12日,由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市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虹约申美——刘海粟与两代上海美专绘画作品展”在朱屺瞻艺术馆举办。在展览开幕式上,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刘海粟之女刘蟾动情地说道。

为什么这个展览选择在虹口举办?总策展人胡晓芒告诉小虹:“1912年11月23日,由刘海粟、乌始光等人集资创办于上海虹口乍浦路8号的‘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名‘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简称‘上海美专’,后在虹口爱而近路(今安庆路)东首6号洋房、四川路横浜桥南全福里8号、海宁路10号三层楼洋房几经迁址,可以说,虹口孕育出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美术专门学校——上海美专的历史根基。”

本次展览取名为“虹约申美”,“虹”是“虹口”,“申”是“申城”,展览名称连接起虹口与上海美专的历史因缘,更辉映出上海的城市人文底色。展览以“两代上海美专发展与海派美术传承”为主题,梳理百年来海派美术的演进以及两代上海美专蕴藉牵连着的人文脉络,深度探究上海现代美术教育的航船为何能从虹口启航,并由此影响了百年中国现代美术。

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邓晓贤,虹口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强,副区长陈筱洁出席。

其实,1912年上海图画美术院选址虹口并非偶然。“虹口”,因为一条“虹港”从北面汇入黄浦江而得名。虹口的开发,始于1863年,当时“越界筑路”主要集中在虹口一带,苏州河上陆续建造的外白渡桥、乍浦路桥等永久性桥梁,方便了两岸商人和市民的往来,一举解决了跨河发展的瓶颈,虹口的经济在19、20世纪的交替之际赢得了迅猛发展的机遇。

经济的繁荣又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平台,一大批文学青年来到上海,虹口的“亭子间”成了作家群体的首选,鲁迅、成仿吾、冯雪峰、夏衍、丁玲、沈从文等文学大家都在虹口留下了足迹,名闻遐迩的商务印书馆也在虹口开设了分店;1907年8月,中国最早的商业电影院——科隆影戏院(即虹口大戏院)开门迎客,乍浦路海宁路一带一度成为上海电影院最集中的区域;电影市场的兴起,带动了上海电影和演艺事业的发展,早期影星胡蝶、阮玲玉和许多越剧、京剧、沪剧名伶,利用虹口良好的观众基础,把这里作为事业发展的根据地;虹口又是中华现代体育运动的发源地,1900年,上海青年会在靶子场路(现武进路)修建了体育场,每年举办运动会;1905年建造的虹口公园,不但拥有号称“远东最精美”的大草坪,还是多届“远东运动会”的举办地。

因此,是虹口得天独厚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优势,吸引了刘海粟等一众艺术弄潮儿的目光,从此,上海现代美术教育的航船从“虹口港”启航,驶向艺术的彼岸。

展览分为“虹口弄潮”“艺海传承”“再起新航”三个板块,展出45位艺术家的53幅绘画作品。跨度近百年的上海美专人被本次展览所记取,一大批深藏于上海美专师生家属后代或实力藏家的上海美专人的作品现身展览。

其中,包括第一代上海美专的刘海粟、汪亚尘、朱屺瞻、徐咏青、谢之光、李咏森、陈秋草、潘思同、施南池、周碧初、王个簃、赵延年、冉熙、程十发、孟光、吴汉英等,第二代上海美专的哈定、张充仁、俞云阶、江寒汀、唐云、张雪父、胡问遂、俞子才、方增先、陈家冷、杨正新、陈逸飞、方世聪、万福堂、陈古魁、韦太、张培础、王劼音、周根宝、毛国伦、朱刚等,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时代的施大畏、黄阿忠、陆志文、乐震文、王孟奇、牛安、鲍莺等,以及特邀参展艺术家刘蟾。

展览中,上海美专创始人、“新兴艺术策源地”的重要奠基者刘海粟先生8件代表性作品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些作品呈现了他在国画、油画创作上的全面才华。其中,有刘海粟先生不同年代分别用油画和国画表现的黄山盛景、1955年创作的《洞庭渔村》4米长卷、创作于1962年的重要油画作品《上海庙会》,是将印象派绘画与中国写意画法相结合的产物,有着美术史上的重要意义。

陈逸飞创作于1975年的素描《孟小莉肖像》,为观展者讲述了陈逸飞与他上海美专恩师孟光先生的故事。上海美专以蔡元培先生题词的“闳约深美”为校训,体现了广阔、慎重、钻研和完美的追求,培养出众多杰出艺术人才,成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家的“摇篮”。1940年毕业于上海美专的孟光是“闳约深美”校训的忠实实践者,他1950年代创办的“孟光画室”云集了许多沪上美术青年,创造了具有海派特色的素描教学体系。孟光先生是陈逸飞的艺术引路人,陈逸飞描绘孟光女儿的这幅素描,也是用恩师所教的“上海式素描”向恩师致敬。

本次展览中有部分作品是从上海美专名家的后代家中借出,弥足珍贵,有的作品还是第一次公开展出,如陈秋草、张充仁作品,经多年珍藏从仓库中取出,仿佛打开了一部尘封的历史。

想了解更多上海美专的“虹口之根”,感受部分上海美专师生的“虹口之缘”吗?想知道为何百年前的虹口可以吸引艺术弄潮儿的目光吗?快来朱屺瞻艺术馆看展吧!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

2024年12月14日-2025年1月12日

展览地点

朱屺瞻艺术馆

(欧阳路580号)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

(9:30—16:30)

(16:00停止入场,周一馆休)

到达方式

记者:钱晶

图片:钱晶、朱屺瞻艺术馆

选稿:吴怡闻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