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松江这群“老小孩”从社区里“吹”出欢乐的歌
上海松江2024-12-06 13:55:06

每到周一,从广富林街道松云水苑居民区党群服务站一楼的排练室内,总能传出悠扬的乐声。这是社区为“水韵”电吹管队提供的排练场地,按照惯例,14名队员又准时来到这个快乐的小天地。

这是一支特别而有趣的电吹管队,队员中年纪最大的74岁,最小的63岁,他们可以用手中的电吹管模拟上百种乐器的音效,吹奏出一首首悦耳动听、风格迥异的乐曲。乐队自2023年10月成立至今,队员们已在一起合作完成数十首曲目,这群“老小孩”凭借对音乐的热爱,为社区增添了一抹亮色与几分浪漫。

退休老人组乐队老有所乐享晚年

谈起乐队的成立,就不得不提松云水苑社区老年协会会长、社区党员“第二楼组长”陈萍。她是社区里名副其实的文艺骨干分子,从余天成医药公司退休后,便一直活跃在社区里。她告诉记者,自己对音乐一直都非常热爱,“年轻时没有条件,现在退休了,有时间可以完成自己的梦想了。”这个梦想就是在社区里成立一支电吹管乐队。

在陈萍看来,对于老年人而言,学习电吹管不仅是心灵上的慰藉,还对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022年,陈萍报名参加了松江区老年大学的电吹管课程,开启了与电吹管的“亲密接触”。经过学习,她觉得电吹管十分有意思。“利用电吹管,可以演奏出铜管、木管、弦乐、民乐等一百多种乐器的音色,甚至还能合成鼓声、电音,演奏难度远低于真实地吹奏其他乐器。”陈萍介绍,电吹管是一种在国外经过了几十年发展,近些年开始在国内流行起来的高科技电子吹奏乐器,电吹管不会因为气息或者口型等影响音准,因此它比传统乐器更易学,非常适合以往接触乐器不多的老年群体。

学习一年后,陈萍决定将这份快乐传递给更多人,便开始在社区里召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闲暇之余聚在一起“吹一吹”。“我们社区有很多老年人都没有抢到老年大学的课程名额,既然居委会让我做社区老年协会的会长,那我就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大家一起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陈萍说。

每周认真排练坚持始于热爱

刚开始,“水韵”电吹管队的队员们都在家里练习,慢慢地,通过熟人和朋友的介绍,队伍逐渐壮大起来。“去哪排练”便成了一个现实难题。于是,陈萍找到松云水苑居民区党支部书记翟智虹。了解情况后,翟智虹积极协调,为他们在松云水苑居民区党群服务站内量身打造了一间训练室。

有了社区的支持,陈萍“干事创业”的底气更足了,从本来半个月一次的排练,调整为一周一次,大家聚在一起学习技艺、相互切磋,其乐融融。“每周排练,必须认真对待!我要求所有队员都要在家练熟,每周大家聚在一起,为接下来的演出作准备。”在排练室里,陈萍一边抚摸着自己的电吹管,一边笑着告诉记者。

下午1时左右,队员们陆陆续续来到排练室,每个人的手里都拿着电吹管和一本厚厚的曲谱。《北国之春》《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牧羊曲》《敖包相会》《军港之夜》……每一首曲谱的下方都有详细的笔记。陈萍告诉记者,这些国内外经典曲目,队员们现在都可以信手拈来了,“连加入时间最晚的队员,现在也能演奏十几首了”。

陈萍所说的这名队员叫谢优珍,今年74岁,退休后便一直在家带孙子和孙女。“从陈老师这里了解到电吹管后,我便毫不犹豫加入了乐队。如今,我也能演奏各种高水平的曲子了。”谢优珍告诉记者,加入乐队4个月后,她便能跟上大部队了,但在学习一段时间后遇到了瓶颈,还好只要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在乐队的微信群里反映,陈萍一看到就会回复。

平时的练习,大家都很刻苦。乐队中资历最深、演奏最出色的队员要数吴巧妹了,她每天都会练习五六个小时。“我要继续努力钻研,提高自己的水平,让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吴巧妹说。

采访至此,记者想起了作家马未都的一句话,“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眼里写满了故事,脸上却不见风霜”,这句话用在“水韵”电吹管队的队员们身上,再恰当不过了。“这种吐气方式你们觉得效果好不好?再来一遍试试。”队员们跟着陈萍的节奏,耐心地吹奏了一遍又一遍,他们的脸上尽显专注的神情,一阵忘我的演奏之后,是舒心的享受与爽朗的笑声。

艺术点亮生活共建和谐社区

由起初的三五人,发展到现在的14人,从有些队员初学时连音符都不认识,到现在每一名队员都能认谱、唱谱、演奏,如今,“水韵”电吹管乐队在陈萍的带领下已渐渐成熟。

“这支电吹管乐队最初的定位是以兴趣为基础的自娱自乐,现在考虑到队伍的发展,队员们决定以演代练,到更多、更大的舞台上展示和切磋。”陈萍的微信朋友圈里分享的几乎都是乐队演出的视频,配文也彰显了对音乐的向往和热爱。“我在老年大学的智能手机课程中,学习到了很多剪辑技术。我把我们平时的演出拍摄下来,剪辑后分享出来,不仅是学有所用,而且能让更多人看到我们对音乐和艺术的热爱,让更多人加入进来!”陈萍说。

随着演出活动的开展,大家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队员老刘原本沉迷于打麻将,夫妻经常为此吵架,加入乐队后,他一心攻学电吹管,家庭也变得和睦起来。他的老伴非常支持他参加表演,还经常去现场鼓掌助威。

对于演出,队员们总是乐此不疲。甚至有家属向陈萍询问:“你们小乐队什么时候演出?每次临近演出,他们就在家里哼着小曲,别提多欢乐了!”

随着“水韵”电吹管乐队的日益壮大,队员们已不满足于自娱自乐了。为了增加乐队的观赏性和多元化,陈萍正计划着添加手鼓等元素,希望能够筹备一场民乐专场演出,把快乐带给更多居民。“因为音乐,大家相聚一堂,丰富了业余生活、个人兴趣爱好,用手中的乐器吹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吹出对平凡生活的热爱。”陈萍说。

选稿:潘子慧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