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大雪”来了!
今日闵行2024-12-06 10:29:58

节气今朝逢大雪,清晨瓦上雪微凝。12月6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大雪,也是冬天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特点是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

图片

沪语:二十四节气之大雪,今日闵行,5分钟

(点击音频收听完整节目)

大雪·含义

大雪,在每年公历的12月6日—8日之间交节,也是干支历亥月的结束以及子月的起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相反,大雪后各地降水量均进一步减少,东北、华北地区12月平均降水量一般只有几毫米,西北地区则不到1毫米;大雪,雪的大小按降雪量分类时,一般降雪量5.0—10毫米。

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所以叫大雪。

大雪·气象

古人将大雪节气共分为三候:一候鹖旦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此时寒意正盛,夜鸣求旦的寒号鸟也停止了啼叫;而正所谓盛极而衰,随着阴气达到极盛,世间阳气也逐渐回升,老虎开始求偶、马兰草奋力抽芽,大自然进入新的循环周期。

大雪时节,除华南和云南南部无冬区外,我国辽阔的大地均已披上冬天盛装。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降至-10℃,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气温也稳定在0℃以下。在气候正常年份,黄河流域以及以北地区已有积雪出现,冬小麦已停止生长。大雪以后,江南进入隆冬时节,各地气温显著下降,常出现冰冻现象,“大雪冬至后,篮装水不漏”就是这个时间的真实写照,但是有的年份也不尽然,气温较高,无冻结现象,往往造成后期雨水多。

图片

大雪·进补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怕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

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大雪节气前后,柑橘类水果大量上市,像南丰蜜桔、琯溪蜜柚、脐橙雪橙都是这一时期的当家水果。适当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

大雪·农谚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严冬积雪覆盖大地,可保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为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可供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另外,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还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所以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

图片

大雪·养生

大雪节气,要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平和,起居和运动有规律。冬季日短夜长,要注意早卧迟起,不要熬夜,不要过早起床晨练。

注意防寒保暖。大雪节气,我们应注意风邪和寒邪的侵入,尤其是头部和脚部。这是因为,一些疾病的发生,与不注意保暖有很大关系。中医认为,人体的头、胸、脚这三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中医理论认为,头是“诸阳之会”。不戴帽子的人,环境气温为15℃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30%;若气温在4℃,从头部散失总热量占60%。天气寒冷,会使血管收缩,人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对于脑血管病人来说,寒冷很容易诱发脑血管病。由此可见,头部保暖非常重要。寒冷的大雪节气,首先要根据气候的变化适当增减衣服,戴顶帽子、配条围脖、穿保暖鞋不失为防寒的最佳选择。其次,患有心脑血管病、关节炎、消化系统疾病的病人,更要注意防寒保暖。

穴位养生

图片

【关元穴】

关元穴属任脉穴位,位于脐中下三寸,具有补肾培元、温阳固脱之功效。

取穴方法: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取四指并拢,脐下四指处。

按摩手法:以关元穴为中心,用手掌做逆时针与顺时针方向分别按摩5分钟再随呼吸点按关元穴5分钟。

让我们跟随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程振荣,将“大雪”二字以篆刻艺术的形式呈现,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方“大雪”印章,以小篆字体入印。“大”与“雪”两字一简一繁形成对比,巧妙地平衡了印章的视觉效果。其中,“大”字笔画简练,线条流畅,展现出一种简约而不失力度的美感;而“雪”字则笔画繁复,形态多姿,宛如片片雪花轻盈飘落,富有动感和生命力。

图片

此印的边框呈现自然残破的艺术效果,使印文线条活泼富于变化,增加了印章的古意,形成一种自然的美感。印石采用狮钮寿山石,颜色鲜艳、质地温润、狮雕灵动,与大雪节气吉祥的寓意相得益彰。

图片

这方印章的边款以楷书单刀法刻上了宋代黄庭坚《咏雪奉呈广平公》的诗句:“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

一起欣赏成品↓

图片

图片

节气花语

图片

图片

大雪·菊花

节气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又名鞠、九华、金蕊、帝王花等,有三四十个称谓。属菊科,菊属,开放在秋寒之季,为花中珍品。

花语

节气

菊花不仅多彩艳丽,更承载着丰富的花语和寓意。菊花的花语有清净、高洁、我爱你、真情。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中,菊花被视为勇气、坚毅的象征,同时也寓意着长寿和悼念。

图片

图片

菊花的养护方法

节气

1.土壤

菊花适宜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可以使用腐叶土、园土和细沙按照3:2:1的比例混合,再加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以增加土壤的养分和透气性。

2.浇水

菊花耐旱,所以浇水要“见干见湿”。春天少浇水,3—4天一次;夏天早晚各浇一次;秋天则要大量浇水,1—2天一次;冬天保持盆土湿润即可。

3.光照

菊花喜光,但夏季高温时需要适当遮阴,避免强烈阳光直射;冬季则要保证充足的光照,促进花芽分化。

4.温度

菊花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5—25℃,避免暴晒和寒冷环境。

5.施肥

菊花在生长期,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

选稿:倪皓月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