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当《繁花》遇上非遗木版水印,王家卫与朵云轩共创非遗联动项目《云起花开》在沪揭幕
东方网2024-12-05 20:22:04

东方网记者曾炟12月5日报道:当电视剧《繁花》遇上非遗技艺木版水印,会擦除什么样的火花?12月5日,由著名导演王家卫、百年艺术品牌朵云轩共同发起的非遗联动艺术项目——海派木版水印巨制《云起花开》在上海朵云轩艺术中心揭幕。同日,由王家卫导演策划,全程记录艺术作品诞生及其非遗共创历程的《朵云繁花》在朵云轩杜比全景声影城首发。

图片说明:揭幕活动现场

热播剧+非遗技艺跨界联动,“云起花开”终得花开五朵

共创作品取名《云起花开》,以剧集《繁花》的两张木刻版画风格的海报为基础,以传统木版水印技艺对其进行远超常规尺幅的再现。王家卫导演遍访名家共创,著名设计师黄海操刀设计,著名作家张大春为“爷叔”、“宝总”作传。朵云轩以国家级非遗木版水印技艺联动多家非遗深度共创,锦龙堂蜡笺制作技艺、苏州庆年堂的国画颜料制作技艺。从构思到成品整整一年,终得花开五朵,是曰绛云、紫云、碧云、青云、卿云。五件作品各呈一色,各擅其美。

《云起花开》系列作品版框尺寸为205x101mm,为朵云轩自《延安颂》以来,单纸最大尺幅的木版水印作品。与传统木版水印饾版套印不同,此次《云起花开》另辟蹊径,采取巨型雕版套印,呈现恢弘的整体视觉效果。

图片说明:展出的《云起花开》系列作品

据介绍,该系列的其他作品则在不同介质、媒介上,探索木版水印的无限可能。《卿云》 取用朵云轩80年代库藏金箔,在纯手工非遗粉笺上,呈现灿若星斗但又细腻微妙的变化。《碧云》则以铜的万千变化,进行传统技艺当代性的艺术表达。而《绛云》则探寻传统工艺的极致可能,近两米的巨版套印全面挑战工艺极限,颜色以朱砂、胭脂虫等珍贵传统国画颜料研配,在朵云轩库藏的手工宣纸上,呈现出浓醉沉酣的红。

全程记录艺术作品诞生,《朵云繁花》向匠人匠心致敬

非遗保护从不是一个孤立的项目,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更需要文化生态的加持,才能让非遗在活的生态中生生不息。王家卫导演以本次共创重新构建了一个小型的生态,艺术家、文学家、不同的非遗技、非遗匠人协同合力让以木版水印为代表的传统非遗艺术呈现出最美的形态。

图片说明:版画细节

整个过程王家卫导演用影像的形式予以记录,取名《朵云繁花》。朵云轩木版水印的勾、刻、印堪称绝技,锦龙堂的粉笺绚丽夺目,苏州庆年堂朱砂制作追求至真至美。纪录片《朵云繁花》以美轮美奂的视觉语言唤起大众对于非遗的认知,既是向那些才华横溢、巧夺天工的杰出匠人致敬,也向那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沸腾年代致敬,更是向上海“开放、创新、包容”的海派精神致敬。

图片说明:版画细节

正如王家卫所言:“此番‘朵云繁花’跨界合作,遍邀名家大师雕刻时光,化纸墨金木为春申故梦,目的是尝试让木版水印之美走出历史的凝镜,与岁月同进取,踵其事而增华采。佳期如许,期待云起花开。”

图片说明:版画细节

据悉,《云起花开》系列拟于2024年朵云轩秋季艺术拍卖会上公开拍卖,拍卖收益部分将捐赠“济公基金”,用于农村儿童的艺术教育和启蒙;以及用于国家级非遗朵云轩木版水印技艺的抢救、传承、发展和人才培养,如雕印流失海外的传世名作。因名作大画雕印技艺要求极高,工程浩大,是系统性高质量传承发展木版水印技艺的优质载体。同时,制作过程将涉及多项非遗技艺的协同,如传统绫绢、宋绵、各种传统绘画颜料,将为非遗生态的搭建、系统性保护起到一份力量。

此次《云起花开》木版水印巨制特展,将于12月12日至13日在朵云轩艺术中心展厅(徐汇区天钥桥路1188号A座1楼)向公众开放。

作者:曾炟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