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南京路上的科技新宠,探秘华为Mate70系列
上海黄浦2024-11-28 18:03:53

随着华为Mate 70系列的重磅发布,南京路上的华为旗舰店瞬间成为了数码爱好者们的聚集地。店门口,一条长长的队伍蜿蜒曲折,市民们满怀期待地等待着,队伍里不时传来兴奋的交谈声。“这次最期待的就是AI方面的体验,毕竟耳听为虚,只有亲手试过才能知道好坏,所以我一大早就来这儿排队了。”李先生一边耐心地排着队,一边和身旁的记者分享自己此行的目的。记者了解到,除了价格、外观,不少人都对发布会上展示的AI功能比较好奇。

点击观看视频↑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第一时间接触到了全新的Mate 70系列手机。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可以发现尽管AI已经是各家旗舰机标配,但Mate70还是展现出新意,新机首发软硬端云协同全栈AI,实现了AI动态照片、AI隔空传送、AI消息随身等九大AI功能。特别是市民关注的AI隔空传送,通过简单手势一抓一放,即可将手机中的图片或截图,隔空传送到平板、电脑上,该功能不仅支持Mate70系列和Mate X6折叠屏,还支持Matepad Pro,这种“全家桶”的方式,让鸿蒙生态中的用户享受便利。

此外,AI运动轨迹,动态呈现运动状态,让用户分身有术;AI主角时刻,在人潮人海中,定格主角风采;AI时空穿越,让人像、自拍智能生成主题,解锁百变风格;AI消息随身,智能识别机主,非机主注视自动隐藏消息提醒,并自动流转到穿戴设备上(该功能需支持 HarmonyOS 4.0 以上版本且支持消息智能提醒功能的华为穿戴设备与 HUAWEI Mate 70 系列配合实现)。

再看外观设计方面,此次最为夺目的当数HUAWEI Mate 70 Pro+的“金丝银锦”版本。它的背面运用了微纳米3D拓印技术,将金丝巧妙地编织进银色丝绸的纹理之中,随着光线的流转变化,机身折射出如梦如幻的光泽,别具一番独特韵味。同时,HUAWEI Mate 70 Pro+还在业界率先推出高亮钛玄武机身,历经多道高温熔炼工序,精心提取钛铝复合原材料,机身正面配备第二代昆仑玻璃,背面采用超耐用锦纤材质,这三者共同构建起全新的高亮钛玄武架构。在实现表面璀璨高亮效果的同时,全方位地提升了机身的可靠性,为手机提供了无微不至的保护。

“刚把手机拿在手里,第一感觉就是轻巧便携,手感极佳,‘金丝银锦’的设计既富有中式古典韵味又不失时尚感,我这个年轻人简直太喜欢了。而且听说整机的强度也有了很大提升,虽说平时不会故意去摔手机,但难免会有意外情况,现在心里踏实多了。”钱女士面带微笑地向记者诉说着内心的感受,不难看出,相较于手机性能,女生们对手机外观同样有着极高的要求,而这次的新配色显然让钱女士心动不已。

凭借着持续的技术创新与品牌升级,HUAWEI Mate 70系列在美学设计、影像体验、通信技术等多个关键维度实现了全面突破与升级,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史上最强大的 Mate”手机。据了解,HUAWEI Mate 70系列为消费者提供了HUAWEI Mate 70 、HUAWEI Mate 70 Pro以及HUAWEI Mate 70 RS非凡大师等多个丰富版本以供选择,目前已开启预售。

选稿:许文杰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