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马上评丨智能辅助≠无人驾驶:车企、司机都要守住安全底线
澎湃新闻2024-11-26 20:14:00

随着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成为不少新能源车辆的“标配”,很多驾驶员对此产生依赖性,甚至错误地将其视为“无人驾驶”,由此埋下安全隐患。

据《法治日报》报道,有乘客乘坐网约车回老家时,驾驶员开启智能辅助驾驶模式后竟睡着了,直到前车减速,车载雷达发出警报,驾驶员才被惊醒。甚至在一则引起社会热议的短视频中,一名驾驶员在高速公路上行车时居然盖着被子睡觉。这类滥用智能辅助驾驶的危险行为,已有逐渐增加的势头。

一名驾驶员在公路上行车时居然盖着被子睡觉。视频截屏

尽管智能辅助驾驶具备一定自动驾驶的功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替代传统车辆需要由人完成的操作,但绝不等同于无人驾驶。目前,无人驾驶车辆仅被允许在一定路段试验,而且,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车辆也没有面向消费者市场销售。

依据我国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标,自动驾驶技术根据自动化程度的不同,被分为 L0 到 L5 六个级别。其中,L0级、L1级、L2级都只能称为辅助驾驶系统。目前,市售车辆提供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最多也属于L2级。具备自动驾驶性能的L3级、L4级技术则处在试点阶段,在限定区域内上路通行,主要面向企业而非个人用户。

所谓L2级辅助驾驶,常见的功能是“自适应巡航”。开启这一功能以后,必须人工手握方向盘来控制车辆,随时关注路况,只是司机不需要踩油门和刹车而已。现实中,不少“自适应巡航”的车辆面对复杂路况,会出现车道偏离、车距判断错误等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人工干预,就会酿成事故风险。

一些车企在做相关宣传时,有意无意地夸大了智能驾驶的功能,对用户认知形成了不容忽视的误导。比如有的模糊表达了“L4级自动驾驶”,其实那是指特定区域内的行驶;有的突出驾驶时“无接管”,但是,按照目前的法律政策,即使该车的智能驾驶功能真有那么“聪明”,驾驶人双手也不能离开方向盘。

随着智能辅助驾驶的普及,除了驾驶员要准确理解车辆的性能、遵守道路交通安全的法规,有关企业要依法开展营销,车辆在功能设计上也要进一步完善,防止驾驶员的“误解”,从而阻止不安全行为发生。

驾驶员可以开启智能辅助驾驶模式,但不可以放弃作为驾驶人的法定责任。在目前法律、技术条件之下,“大撒把”乃至“睡眠驾驶”都是违法的,技术监测必须跟上。

前不久,测评博主“懂车帝”发布了对问界M9、小米SU7、蔚来ES6等9款主流新能源车的智能驾驶的测试,引起了业内的热议。测评发现,不少厂商对驾驶员监测的权重,更多倾向于方向盘转动检测、手握力检测。结果,一些用户用一个方向盘套就成功骗过系统,这让监测系统成了“稻草人”。

一方面,需要司机提升认识,明确自身的法律责任,把好方向盘;另一方面,要求新能源车企在技术层面上做到“强提示、硬监控”,用科技守住安全底线。从针对驾驶员“睡觉”的测评来看,有的汽车几乎没有任何干预措施,甚至还能继续打灯变道;有的只是对“睡着”的司机做了仪表上的“文字提示”;也有的做得比较到位,在司机闭眼23秒后,进行反复的文字、语音提醒,如果还未接管,车辆会开始逐渐减速、停车、打开双闪,直至自动拨打救援中心电话。

一言以蔽之,既然智能辅助不是无人驾驶,那么在宣传上就要做明确提示,不能含含糊糊的,让消费者有误解;在技术手段上,车企要坚持杜绝司机有钻空子的机会,包括防止用方向盘套骗过系统,强制提醒、强制停止“睡眠驾驶”。

人们期待的无人驾驶还没有到来,所以当下的产业政策要多一分审慎,车企要多一分安全底线意识,驾驶员也必须握紧自己的方向盘。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