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严禁限招985、211,为何就是禁不掉?
澎湃新闻2024-11-19 10:57:00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各地各高校要严格落实校园招聘“三严禁”要求,积极营造公平就业环境。

所谓“三严禁”是指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

11月15日,部分企业在招聘要求中仍写出“985 211”字样。

11月15日,2025届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月”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新质生产力专场招聘会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举行。值得注意的是,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有企业仍在岗位招聘学历中,标注“211、985院校”字样。 

你在求职时被卡过学历吗?教育部严禁企业限招985、211,为何禁不掉?怎样招聘人才,才更公平?澎湃新闻·澎友圈对此发布投票进行讨论。

“上有政策,企业下有对策”

- 01 -

@青团食盒:我觉得没用。当前就业环境下,用人单位收到的简历肯定很多,最后就会变成实际录取了高学历的,但对外宣称择优录取,你也挑不出刺。学历歧视是由来已久的问题,不是一两个通知就能解决的。

- 02 -

@慌先生:我学历一般,却也觉得在有这么大基数应聘人员的情况下,谁也不能分辨出你能力怎样,却很容易判断名校学历,这无可厚非吧,再说人家学历好也是能力呀。

- 03 -

@晚风:没用,年龄限制35岁以下,其实32岁人家就不要了;限制本科学历,其实也只招研究生……

- 04 -

@异见清心:唯学历论肯定是不对的,但是为什么都在拿学历当尺子,就是因为高学历低能力的人比例小,踩雷的可能小一些,从低学历里面淘人才需要眼力,不是所有面试官都有这个本事的。

“不卡学历才是不公平”

- 05 -

@贺依世:各凭本事得来的学历,高学历带来的红利,为什么要归零。这对所有人都不公平。

- 06 -

@一见少侠误平生:当年拿分选人升学,现在毕业了不让按这个用人,那倒是换个升学标准啊?

- 07 -

@身在废城:竞争优势体现不出来,那努力获得高学历是为了啥?

- 08 -

@don'tmakeitbad:没意义,我觉得有点门槛挺好的。这件事的逻辑在于:一个企业想要招10个人,在可选范围内他肯定是优先招“92”学生,如果招不到10个“92”,那么企业就会放低标准,招聘非“92”,直到招满10个人。限定学校并没有导致企业少招人,也不存在影响就业率的问题。只是“92”的就业率会比非“92”高。

既然高考制度是为了选拔考试能力更强的人,那么考试能力强的人在就业中不占优势是没有道理的。

- 09 -

@车间呵呵:我觉得看学历才是最公平的。

“一个好的开始”

- 10 -

@凉爽半夏:机会肯定不会平等地给每一个人,但会让非985、211里的优秀人才至少有点机会。

- 11 -

@刘波之长葛分波:政策愿景很好,不拘一格降人才嘛。但相应的,也容易导致更多学历不怎么样的关系户被招进去,口子一旦撕开,又会滋生多少利益输送和权钱交易的事实呢?这一点也必须引起重视。

- 12 -

@花就这样开放啦:说的都有道理。难免有高考失利但实力很强的学生,禁止限制学历对普通高校的学生很友好,可是最终企业究竟歧不歧视,就得另说了。

- 13 -

@Lamb Da:用处肯定不会大,但是把这当作一个开始,沿着这个方向走,有总比没有好。

企业对外展示的要求和对内的实际规定是两码事,关键要看有没有对内部的监督(比如监控或公开筛选简历过程,抽检履历优秀却因为学历被扔进垃圾桶里的简历),否则就是走个形式。

有人将不招“92”称为降低标准,这种逻辑是把学历和知识水平绝对关联了,如果一个毕业生同样的学科学得比“92”的好,但是就因为学历低一级被淘汰,这才是对所有人都不公平。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