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这些“人生必看”,哪部让你狠狠共情?
澎湃新闻2024-11-16 10:09:00

阅读、观影、看剧,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一部对自己意义非凡的作品。

它可能是丰富人生体验的平行时空;也可能是永不褪色的青春记忆;又或许是关于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对话。它诞生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成为一扇我们望向世界的窗口。

澎湃问吧曾发布多个讨论,邀请大家分享“人生必看”的影视、书籍,哪些让你狠狠地共情了?

“能读一辈子的书”

- 01 -

@杨柳青青青:《平凡的世界》。这本书让我更深地懂得了苦难和奋斗的意义。为经受磨难的祖国叹息的同时,也被我们人民的坚韧和善良鼓舞。不管在多么艰难的环境里,人性的温暖总是让人热泪盈眶,它也让人更好地懂得了活着的意义,更懂得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

- 02 -

@阿璟●v●:《百年孤独》,每次看到最后一个字合上书,就感觉身边的空气都凝结了,世界只剩下我一个人,需要好几天才能缓和这种空寂的情绪。

@段誉:《百年孤独》,高中时看到的是各种不同的人生、有趣到有些奇怪的人,连更新迭代的姓名都记不全,可那些如此渺小的个体怦然绽放、骤然凋零、隐入尘埃,竟也滋养了生生不息的历史。

@zxh258:《百年孤独》,海市蜃楼里的繁华壮丽最终将归于永恒的孤寂。

- 03 -

@鱼之乐81:上学时就把《红楼梦》读了四遍,人到中年依然可以读出新意,能读一辈子的书。

- 04 -

@默博博:史铁生的《务虚笔记》,多个虚构人物的故事都是作者的一部分缩影。说是小说,更像是哲理思辨的讨论。关于命运的节点,生与死的边界,重逢与别离,所有人生最关键的问题都能在里面找到相关的思考。每次遇到困惑,都会看一看。

- 05 -

@八零后小赵:《遥远的救世主》,你是什么样的人,就能看到什么样的故事内核。

- 06 -

@柒夜七星:刘慈欣的《三体》值得让人一读再读,每一次读都会有新的体会与感悟,其内容可谓令人感到极其震撼,印象深刻。里面的几句话,“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弱小和无知不是文明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都令人回味无穷。

- 07 -

@松子原:《瓦尔登湖》,虽然有时候感觉这书很无聊,但就是忍不住被这种生活状态和思考所吸引。

- 08 -

@哇凉哇凉: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白岩松的《白说》和《行走在爱恨之间》,还有梁宏达的《体育评书》。它们让我第一次感觉到人一定要独立思考问题,以前都是人云亦云。

“那些电影里教会我的事”

- 01 -

@澎湃网友u26Fru:《美丽人生》,在这样一个充满恐怖的环境里,父亲的爱,治愈了孩子的一生。

- 02 -

@splashypant:活着的人该看的,《活着》。

- 03 -

@泉泉泉:《死亡诗社》。自我思考很重要,敢于质疑权威,去走自己向往的路,前路很黑很暗但不要怕,不怕的人才有路。每个人都会死,但不是每个人都活过。

- 04 -

@孟渐新:《金猴降妖》,略暗黑的情节,让《西游记》的这个二创,给童年的我留下深刻的记忆:妖精会化作美女,小孩,老人几次三番地来行骗,当面打死妖精的悟空,在唐僧眼里却是杀生…事实与真相不像我们看到的那样。上海美影厂这么早就告诉当时的小朋友们了!

- 05 -

@D:《闻香识女人》一个人最高的品质莫过于真诚,一个人最大的勇气莫过于直面生活,我们会在生活中彷徨,但终会大踏步向前,互相治愈。

- 06 -

@执笔没有故事:《霸王别姬》《肖申克的救赎》《楚门的世界》《天堂电影院》《雪国列车》。

- 07 -

@猫在网中央:对于一个阅影无数的影迷,永远是下一部。

“从电视剧到现实”

- 01 -

@澎湃网友yaUFVv:《天道》,一个能开启心智、展现商场如战场的故事,人物有灵气,故事有血肉,虽然拍得有点年代感,但是里面的智慧还是可取的。

- 02 -

@我的世界MC:《医龙》,一部值得看N遍的医疗题材电视剧,真希望有一天电视剧中这样纯净、有良知的医生能更多一些。

- 03 -

@冬非我冬:《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三国演义》,《亮剑》,《隐秘的角落》,《汉武大帝》,《红楼梦》……

- 04 -

@宵夜是大闸蟹:《新闻编辑室》,专业、冷静又热血、有人味儿,堂•吉诃德式的浪漫,理想主义者的狂欢!

- 05 -

@toot:想起了大学时候窝在南方阴冷的宿舍跟好兄弟一起看刘烨《血色浪漫》的美好回忆,那时候觉得男人就应该活成钟跃明,现在十年过去了我活成了低段位的郑桐。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