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适老也适幼!又“卷”出圈了→
上海杨浦2024-11-15 15:04:51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公厕不仅仅是关乎民生的“便利之处”,更化身为“城市景观”彰显文明之美。

日前,2024年上海“最美厕所”榜单出炉,全市共有40座厕所入选,杨浦的政民路562号公厕榜上有名。11月14日,记者来到杨浦区政民路562号“最美公厕”一探究竟,解码公厕界的“天花板”到底高在何处。

走到政民路与武东路交汇处,一个森系十足,自然气息浓厚的公厕映入眼帘。这正是政民路562号“最美公厕”,毗邻肺科医院、复旦、上财和大学路步行街。

公厕入口处设计圆孔飞檐,下方设置了休闲座椅和弧形花坛,错落有致的景观绿植,搭配“牛油果绿”的大面积色调,松弛感扑面而来。特别是公厕的复古风双开门,总会让人有“误入”的错觉。

路过市民陈阿姨惊喜表示:“我刚才走过还在想怎么这儿新开了商店,仔细一看原来是厕所。装修得很好、很漂亮、很美观,我觉得人们看到这样的厕所心里很高兴的。门口还有椅子,我们老年人累了可以坐坐,很人性化的。”

要说一座公厕光有“面子”是远远不够的,“里子”做得贴心实用才是硬道理。公厕突出“未来、创新、科技”元素,在门厅设置有终端显示屏,实时反映用厕情况,实现大数据精确式管理。各厕间也同步安装了应急呼叫装置,张贴温馨提示,配备厕位显示灯、生态香氛、杀菌除臭及灭蚊设备。

而最贴心的要属公厕的第三卫生间,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同时满足了适老化和适幼化的使用。比如带着宝宝的家长走进来,可以将孩子放在座椅上系好安全带,家长就能安心如厕。如果是一位老人带娃的话,马桶旁还有扶手可以方便使用。大人方便之后,可以把小朋友放到尿布台上进行简单清理。最后用温控系统洗手,整个流程方便又快捷。

闹市之中,小公厕发挥着大作用。政民路562号公厕周边高校、医院、餐饮集中,人流量大,市民如厕需求高,日均如厕人数超1000人。自今年改造提升后,公厕现等级为一类公厕,实施24小时开放。配有保洁管理间,制定《公厕保洁标准作业指导书》,推行居家精细保洁模式,更好地规范保洁流程与内容。

杨浦环发公司海杰分公司保洁员杨双表示:“公厕平常人流量挺多的。作为我们工作人员,尽量把保洁工作做得更好,打扫干干净净,市民来了上厕所也方便舒心。现在我们安排24小时三班倒,工作间有空调可保证冬暖夏凉,也是对一线职工的关怀。”

用“绣花”功夫推动公厕从“有没有”向“好不好”提升,彰显城市温度,提升文明素质。政民路562号公厕颜值与温度并存,是杨浦区公厕管理服务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一项实践探索。

作者:王歆瑜
选稿:蒋昕婕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