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时隔40多天,石破茂再度当选!日本首相二战后换了36位,为何“走马灯”?
国是直通车2024-11-12 07:09:01

资料图 新华社

当地时间11月11日,日本召开特别国会,进行首相指名选举。下午,石破茂在日本参议院首相指名选举投票中胜出。

这是石破茂时隔40多天再度当选日本首相。今年10月1日,他当选日本第102任首相,上任8天后即宣布解散众议院,创下了战后首相当选后解散众议院的最快纪录。

据统计,二战后的79年间,日本经历了36位首相,除小泉纯一郎、安倍晋三等4人在任超过5年外,其他32位首相平均任期仅为1年9个月。任期最短的首相是1994年当选的羽田孜,仅在任64天。

日本缘何频繁换首相?一个多月内两次拿下首相之位的石破茂,执政之路将面临哪些挑战?

三个角度理解

日本问题研究专家林晓光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可从三个角度去理解日本政权频繁更迭的原因:

第一,日本实行议会内阁制,首相并非选民直接选出,而是由国会选举产生。各党派在国会掌握的选票过半数方可决定首相人选。但日本国会党派林立,除自民党外,其他党派都不能在国会占据绝对优势。各党派之间的利益诉求和政策主张差异巨大,难以形成稳定的政治联盟。

第二,党内斗争激烈,包括实力较大并为当前执政党的自民党,其内部权力斗争也从未停歇,党内每个派阀都有自己的领袖和意见。这就导致首相的产生不仅是多党之间的合作与妥协,还是党内各阀系之间的政治博弈和利益交换的结果。党内的不同派阀和不同利益团体对总裁和首相“轮流坐庄”的约定俗成,以维系党内各派力量的均势与平衡,也使二战后以来首相任期平均不过2年左右。

第三,在野党常常寻找执政党的失误和问题,并通过在国会质询、媒体曝光等方式向执政党施加压力,甚至提出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执政党和政府的支持率和施政环境。比如,“黑金”丑闻曝光给自民党及石破茂带来巨大压力,导致此次众议院选举惨败,失去了过半数议席。

解散众议院,石破茂为何走“险棋”?

如此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下,石破茂上任8天后即宣布解散众议院,迅速将自己置身选举之中,如此“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为哪般?

林晓光认为,这的确更像是一步“险棋”,但也透露出石破茂团队的政治布局。

根据日本的政治常规,新首相上任后支持率通常较高,而石破茂第一次当选时的支持率也维持在50%左右。因此,选择在支持率较高、在野党准备不足时,解散众议院并举行大选,对执政党而言是策略上的有利选择,这也是在野党强烈反对的原因。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上海市日本学会顾问吴寄南认为,众议院选举对石破茂而言是一次验证他能否取信于民的大考。“石破茂此前拿到的是‘临时驾照’,只有在众议院选举这样的国政选举中取得满意成绩,石破茂才算‘转正’,可以坐稳首相宝座并推行其招牌政策。否则,其执政合法性就会受到质疑。”

关于此次首相竞选,林晓光认为,日本国会的构成显示,执政党自民党和公明党的联盟仍然是第一大党。即便不能在第一次选举中获得半数以上席位,其他在野党也难以形成合力对其获选造成威胁。按照选举规则,第一次投票中,任何一方选票不过半数时,由得票最多的前两名再进行决胜选举,票高者当选。石破茂基于这一规则把首相选举拖入与立民党党首野田佳彦的二人之战中,依靠自公两党的多数胜出,也是从概率上最大化获取登上首相宝座机会的无奈选择。

石破茂执政之路挑战重重

新任首相石破茂及其团队,通过一场充满政治博弈变数的“豪赌”,一个多月内两次拿下首相之位,接下来的执政之路是否可以相对和顺,又将面临哪些挑战?

“从深层原因来看,日本民众渴求变化,希望对‘安倍时代’进行总清算。”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洋认为,尽管日本首相进行了三次更迭,但内政外交政策并未发生巨大转变。如今,“安倍时代”的各种弊病逐渐暴露,民众饱受日元贬值和贫富差距拉大的痛苦,他们拒绝自民党“一党独大”,期待在野党予以制衡。

林晓光认为,日本自公两党的执政联盟未能获得众议院过半数席位,给石破茂的执政之路蒙上厚重阴影,之后在国会通过法案将耗时多、效率低、成本高。石破茂此后的国政运营,毫无悬念地会遭到在野党阻挠。从预算案、经济刺激计划等内政事务,到外交安保等各方面,石破茂政府作出的承诺和表态可信度以及连续性,都会遭受质疑。

还有分析认为,由于石破茂在自民党内本就属于特立独行的人物,其政策立场在多个方面都与党内主流不一致,使得他常年在党内被边缘化。正因为自民党2023年底被曝出的“黑金丑闻”持续发酵,且石破茂与这一丑闻没有瓜葛,才使得他能在这个特殊时刻走到舞台中央。一旦石破茂新政府内外政策推行不力,党内大佬很可能会再度达成共识,推举新人掌舵。这种情况下,石破茂要想顺利撑到2025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尚充满变数。

选稿:曾炟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