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科普|八卦掌与老年人生思考:一场身心的哲学之旅
东方网2024-11-10 10:46:55

在人生的黄昏时刻,老年人往往面临着身体机能的衰退和心灵的孤寂。随着“积极老龄化”理念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探索如何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八卦掌,这门源自清朝的传统武术,不仅以其独特的健身效果吸引了众多老年人的目光,更在无形中引领着我们走向一场身心的哲学之旅。

八卦掌:古老武术的养生奥秘

八卦掌的起源与特点

八卦掌,原名转掌,是一种内外兼修、刚柔相济的传统武术。它起源于清朝咸丰年间,由董海川大师创立。八卦掌以绕圆走转为主要运动形式,要求练习者身体各部分协调配合,达到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效果。其动作流畅自然,既有刚猛有力的攻击性,又不失柔和细腻的养生效果。

八卦掌的健身效果

八卦掌的健身效果得到了科学的验证。研究表明,经常练习八卦掌可以显著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通过绕圆走转和掌法变化,八卦掌能够锻炼老年人的腰腿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同时,八卦掌还能调节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缓解压力,提高睡眠质量。

八卦掌与老年人的人生思考

1. 动静结合,领悟生命的韵律

八卦掌强调“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一理念与老年人的人生哲学不谋而合。在八卦掌的练习中,老年人需要时刻保持身体的放松和专注,随着掌法的变化而调整呼吸和步伐。这种动静结合的运动方式让老年人逐渐领悟到生命的韵律——既要有勇往直前的冲劲,也要有适时圆转的智慧。

以“乾掌”为例,这一招式要求练习者在走圈的过程中,一手前伸,一手藏于另一手肘之下,身形随着掌法的变化而流转。在这一动作中,老年人需要随着掌法的流转调整呼吸,吸气时身形内敛,呼气时身形外展,形成一种自然的呼吸与动作的协调。这种动静结合的运动方式,不仅锻炼了老年人的身体协调性,更让他们在每一次的呼吸与动作中,逐渐领悟到生命的韵律。

正如八卦掌中的走掌一样,既有快速旋转的动感,也有缓慢沉稳的静谧。老年人在练习八卦掌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如何在生活中把握这种节奏,让自己的生命之舞更加和谐、优美。他们开始懂得在忙碌与休闲之间找到平衡,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图为上海市八卦掌协会创会秘书长、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八卦掌项目评审委员会主任、八卦掌传承人王天灏女士展示乾掌)

2. 阴阳平衡,感悟人生的智慧

八卦掌讲究阴阳平衡,通过掌法的变化来调和体内的阴阳之气。这一理念在老年人的人生思考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的起伏和变化,如何在这些变化中找到平衡,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和谐、美满,是老年人需要深思的问题。

在八卦掌的招式中,“坤掌”便是一个典型的体现阴阳平衡的例子。这一招式要求练习者在走圈的过程中,双手同时向前推出,身体旋转,掌心朝外,仿佛是在推动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推出双掌的同时,身体需要保持微微的弯曲,仿佛是在蓄势待发,这体现了阴柔之美的细腻与柔和。然而,在双掌推出的瞬间,又需要旋转爆发出刚猛有力的阳刚之气,将全身的力量凝聚于掌心,形成一股强大的冲击力。在练习“坤掌”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到阴阳平衡的重要性。他们开始明白,生活中的挑战和变化就如同八卦掌中的阴阳变化,既有刚猛有力的一面,也有柔和细腻的一面。面对这些变化,他们需要学会用平和、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和应对,不再过于执着于一时的得失。

(图为上海市八卦掌协会创会秘书长、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八卦掌项目评审委员会主任、八卦掌传承人王天灏女士展示坤掌)

八卦掌中的掌法变化多端,既有刚猛有力的阳刚之气,也有柔和细腻的阴柔之美。老年人在练习八卦掌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到阴阳平衡的重要性。他们开始学会用更加平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变化,不再过于执着于一时的得失。这种心态的转变让他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充满了智慧与哲理。

3. 内外合一,追求身心的和谐

八卦掌强调内外合一、身心双修。在练习过程中,老年人需要时刻保持身体的放松和专注,同时调整呼吸和心态,让身心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这种练习方式不仅有助于提升身体素质,还能让老年人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追求身心的和谐。

以“回掌”为例,这一招式要求练习者在走圈的过程中,身体随着步伐的转动而自然扭转,双手则随着身体的转动而变换掌法,或前推或后按,或上劈或下撩,宛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在练习“回掌”时,老年人需要特别注意呼吸与动作的协调。吸气时,身形内敛,气息沉入丹田,仿佛是在积蓄力量;呼气时,身形外展,气息随着掌法的推出而发散,形成一股强大的气场。同时,他们的心态也需要保持平和与专注,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干扰,完全沉浸在八卦掌的修炼之中。反复练习“回掌”,逐渐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身心的和谐统一。他们开始懂得,真正的和谐并不是逃避外在的纷扰和诱惑,而是在面对这些挑战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这种内在的变化让他们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仿佛每一天都充满了新的希望和活力。

(图为上海市八卦掌协会创会秘书长、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八卦掌项目评审委员会主任、八卦掌传承人王天灏女士展示回掌)

通过练习八卦掌,老年人逐渐学会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身心的和谐统一。他们开始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和情感的调节,不再过于纠结于外在的纷扰和诱惑。这种内在的变化让他们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也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积极老龄化:八卦掌的助力

1. 提升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容易出现各种健康问题。而八卦掌作为一种全身性的运动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通过练习八卦掌,老年人可以锻炼腰腿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从而预防和治疗各种老年疾病。

2. 调节情志,提升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样不容忽视。随着社交圈子的缩小和身体机能的下降,老年人容易出现孤独、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而八卦掌强调内外合一、身心双修的理念,通过练习可以调节情志、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在八卦掌的练习过程中,老年人需要时刻保持身体的放松和专注,同时调整呼吸和心态,让身心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这种练习方式有助于缓解老年人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3. 激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八卦掌不仅是一种身体锻炼方式,更是一种精神追求。通过练习八卦掌,老年人可以激发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在八卦掌的练习过程中,老年人需要不断地挑战自己、超越自己,这种过程让他们逐渐找回年轻时的激情和活力。同时,八卦掌还强调内外合一、身心双修的理念,让老年人在练习过程中逐渐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和人生的哲理。这种精神上的提升让老年人在晚年生活中更加充实和有意义,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结语

八卦掌与老年人的人生思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练习八卦掌,老年人不仅可以提升身体素质、增强体质,还能调节情志、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更重要的是,八卦掌中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能够激发老年人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让他们在晚年生活中更加充实和有意义。开始八卦掌的修习,舞动夕阳,开启一场身心的哲学之旅吧!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科教科副科长 助理研究员 许怡婷

上海市八卦掌协会理事   常务副秘书长   丁乐

作者:许怡婷 丁乐
选稿:曾炟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