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晨读 | 李俏红:小岛遇台风
新民网2024-11-08 07:00:00

遇见小岛的台风,是在半夜,被窗外的风声惊醒。

是那种风里夹着雨的“沙沙”声,一会儿在右边,一会儿在左边。放眼望去,窗外所有的东西都变得模糊,码头上还有灯光,停泊着的船只像摇篮一样前后左右晃着,紧紧依偎着海面。

此刻的大海像一只巨大的眼睛,与我黑白对视。我已经很久没有失眠,天是黑的,雨使劲地下,路上没有一个人影,只有晚睡的灯。此刻我觉得这个世界更真实,不像白日里熙熙攘攘的那个世界。我在窗边发呆,雨越下越大,冰冷的枝叶往高处走,飘忽的水雾往低处泄。

豆大的雨点撞在窗玻璃上,发出寂寞而清脆的声音。有人说雨水是非常复杂的液体,可我看见的每一滴都如此清澈。

第二天,台风正式登陆,雨劈头劈脑倒下来。风跟树有仇似的,用巨大的手掌击打着它们,大树被打得东歪西倒,一些近旁的小树直接折断了腰。浪花“轰隆轰隆”从海上滚过来,冲上岸边的礁石,顷刻间碎了。海面一下子变得拥挤,所有的浪花涌动着喧嚣的气息,像脱缰的野马,来势凶猛。

第三天,为了看台风,我还是去了海边。海滩上鲜有建筑物,没有地方可以躲避,只有在风中奔跑。可台风跑得比我快,它用一双手扯着我,扯乱了我的衣服,扯乱了我的眼神,更扯乱了我踉跄的脚步。

我出生在浙南的小山村,那儿崇山峻岭,莽莽苍苍,即使有台风过来,被高山一挡,基本吹不到县城。如今在小岛,我第一次见识到真正的台风。这一刻,人如此渺小,狂风放肆地卷着沙石迎面而来,托举着我的身体,仿佛要驱散我身上所有的热量。

年轻时,我不惧怕风浪,反而觉得风浪越大越好玩、越刺激。那时的我血气方刚,激情满怀,自信的脸上写着纯真和勇敢。然而似水流年,生活彻底改变了我。我变得谨慎、稳重、忍让、顾全大局,完全没有了年轻时的率真、果敢和锐气……天越来越暗,云黑压压的,风愈发声势浩大,行走在风中,人单薄得如一页纸。此刻,更容易让人明白什么叫作微不足道。

第四天,风小了,余威仍在。

进出轮渡取消了,我与外界隔绝,只有无边无际的海水环绕着岛屿。

我确确实实漂浮在汪洋之中了,因为无论从哪个方向走,我都会走到海边,会听到轰鸣的涛声。我仿佛成了一尾鱼,游在台风的海岸线上。此刻的小岛于我就像梭罗的瓦尔登湖,把现代的文明剥离开一段距离,让我得以内省与反思。

码头显得特别寂静,风里的鱼腥味,让海的气息愈发浓烈。因为台风,我被遗弃在小岛上,既然无可逃避,不如喜悦。如果台风把我留在这儿,让我可以不管日常事务,从此换了身份,换了人生,让我的日常按下一个暂停键,心无挂碍,自由自在,何尝不是一件美事?

岛上有很多花,我与它们素不相识。台风天,这些花儿牵着风的手,跟着海浪,素面朝天去了远方。如此坚定,如此义无反顾。此刻,我是羡慕这些花儿的。“哭有时,笑有时。哀伤有时,跳舞有时。”台风中,我特意去海边扔了一只漂流瓶,我想台风会把这只瓶子带去遥远又遥远的地方。

所有的生命只是经历,在无穷的宇宙里,恒星和蝼蚁并没有什么区别。

风依然很大,打开网络,没有信号。我静静地翻开一本书,一字一句地往下读……你看,浪涌来;退去,连泡沫都不留……(李俏红)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