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立冬后如何增强御寒力?6款冬季药膳请查收→
上海长宁2024-11-08 01:52:23

秋去冬又来,立冬标志着冬季的起始,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本草光华”团队提醒:立冬后宜多食养肾食物,适量增加蛋白质、脂肪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以提高人体御寒能力。

“本草光华”团队指出,立冬节气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蛰虫伏藏,正所谓“秋冬养阴”“冬季养肾”。

若体质属于气虚、阳虚、痰湿,或产后宝妈、病后体弱者,可根据自己的体质和身体情况,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调理,如使用药膳、食养结合、寓补于养等,再配合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进行适当运动,调养气血,改善体质,促进康复。

冬季养肾,应选择具有补益肾气、温阳散寒功效的食材和药膳,如黑豆、黑芝麻、山药等,能补肾、益精、健脾,也可搭配羊肉、鸡肉等炖煮,制成黑豆羊肉汤、山药鸡汤等,以增强肾脏功能,预防肾虚、腰膝酸软等问题。

“本草光华”团队也推荐了一些冬季药膳→

当归生姜羊肉汤

图片

图片

材料

当归30克,生姜15克,羊肉250克,精盐、味精、葱各适量。

做法

将羊肉洗净,切成小块,与当归、生姜、葱共同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至肉烂汤稠,加入精盐、味精,再煮片刻即成。

功效

温补脾胃,温阳补肾。主治脾肾阳虚所致的面色萎黄、气短气喘、头晕目眩、失眠健忘、倦怠乏力、腰膝酸软、耳聋耳鸣、水肿等。

注意事项

热盛出血患者禁服,湿盛中满及大便溏泄者慎服。

当归炖牛肉

图片

图片

材料当归15克,牛肉500克,油菜100克,葱段、生姜片、酱油、黄酒、白糖、精盐、味精、鲜汤各适量。

做法将牛肉切成方块,用沸水焯一下,待牛肉变白时捞出;炒锅上火,放油烧热,放入牛肉煸炒,加入葱段、生姜片、当归、酱油、黄酒、白糖、精盐、鲜汤,用大火烧开,改为小火慢炖;牛肉炖至酥烂,再放油菜,加盖炖一会儿,加入味精,盛入汤盘内即成。

功效补气养血,健脾养胃。主治气血亏虚、脾胃虚弱所致的面色萎黄、气短少言、头晕目眩、失眼健忘、倦怠乏力等,亦治疗血虚瘀滞见手足麻木、四肢无力等。

芪芍羊肉粥

图片

图片

材料黄芪30克,白芍、当归(炒)、熟地黄各15克,精羊肉150克,生姜3片,粳米100克,葱花、生姜末、黄酒、胡椒粉、味精、精盐各适量。

做法先将羊肉洗净切成末;将白芍、当归、熟地黄、黄芪放锅中,加水煎煮取汁,再与羊肉末、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入锅,加入葱花、生姜末、黄酒,用大火烧开,再转用小火煮至粥状时,稍加胡椒粉、精盐、味精调味即成。

功效补气养血,活血止痛,温经散寒。主治气血亏虚所致的倦怠乏力、面色少华、头晕目眩、心悸胸闷,以及寒凝血瘀所致的四肢拘挛作痛、胸胁疼痛、畏寒肢冷等。

枣桂鸡蛋汤

图片

图片

材料桂圆肉50克,大枣15枚,新鲜鸡蛋2只,白糖20克。

做法将桂圆肉、大枣洗净,加适量清水,以小火煮至大枣熟烂,冲入打散搅匀的鸡蛋,煮至蛋熟,可加入适量白糖佐味。

功效宁心安神,补气养血。主治心脾两虚型失眠症,对伴有心悸、健忘者尤为适宜。

注意事项脾胃有痰火及湿滞停饮、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者忌服。孕妇,尤妊娠早期,不宜服用龙眼肉,以防胎动及早产等;小儿、体壮者也应少食;糖尿病患者不宜多服。

桑椹核桃芝麻糊

图片

图片

材料桑椹100克,核桃仁100克,黑芝麻100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黑芝麻、核桃仁炒熟,研细;桑椹研末,与黑芝麻、核桃仁末混合备用。

用法每20克用200毫升温开水冲服,可加入适量蜂蜜调匀服用;每日2次。

功效滋补肝肾,润肠通便。主治肝肾阴虚所致的大便干结、口渴多饮、腰膝酸软、耳聋耳鸣、食欲缺乏等。

芪桂蜜饮

图片

图片

材料黄芪15克,肉桂5克,蜜麸炒白芍12克,生姜10克,蜜炙甘草3克,大枣10枚,蜂蜜适量。

做法将黄芪等6味洗净,放入清水中浸泡片刻,同入砂锅,加适量水,煎煮2次,每次20分钟,合并2次煎汁,过滤后调入蜂蜜,拌和均匀即成。上、下午分服。

功效温补脾胃,散寒止痛。主治脾胃虚寒所致的胃脘隐痛,空腹明显,食后缓解。

选稿:李美霖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