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爱茉莉太平洋中国总裁朴泰镐:高端护肤仍是蓝海,要在抖音找增量
时代周报2024-11-07 16:59:00

加码中国市场。

/

当韩流退潮遇到国货崛起,韩国美妆品牌如何在中国市场开辟新路线,韩妆巨头爱茉莉太平洋也在探索答案。

11月6日,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现场,爱茉莉太平洋的“山茶花”展台人头攒动。作为进博会的“全勤生”,爱茉莉太平洋不仅带来了今年7月首次入华的高奢科技护肤品牌AP嫒彬,旗下雪花秀、吕、兰芝、悦诗风吟、梦妆,这些耳熟能详的韩妆品牌,都以全新的面貌在这里与中国消费者展开一场深入对话。

入华32年来,爱茉莉太平洋历经数次中国美妆需求变迁与行业起伏,从初期美妆市场的空白、消费者的懵懂,到如今中国消费者们更细分、更多元、更个性的需求,爱茉莉太平洋始终保持对中国消费市场的密切关注。本土化战略、品牌转型升级和产品力,是爱茉莉太平洋在中国市场的长期生存之道。

如今,中国美妆消费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爱茉莉太平洋在中国市场亦迎来一场更全面的转型。今年5月,这家韩国美妆巨头的中国市场迎来了一位新掌门人——朴泰镐(Taeho Park)。

上任半年后,朴泰镐首次以爱茉莉太平洋中国总裁的身份参与进博会,并对时代周报阐述了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全新的中国策略与行业洞察。

作为集团的一名“老将”,他深知中国市场的独特性与重要性。他对时代周报表示,在和中国市场并肩同行的30余年间,爱茉莉太平洋见证了中国市场的活力、潜力和韧性。

爱茉莉太平洋中国总裁朴泰镐
爱茉莉太平洋中国总裁朴泰镐

重心不在价格竞争

时代周报:自1992年中韩建交后,中国便是爱茉莉太平洋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站。入华32年以来,中国美妆消费行业经历了哪些阶段?

朴泰镐:在上个世纪,中国美妆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消费者对美妆产品的认知相对有限,主要关注产品的基本功能和价格。到了千禧年,消费者对美妆产品的需求逐渐多样化,开始关注产品的成分、功效和包装设计等方面。

如今,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美妆市场之一。消费者对美妆产品的需求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开始追求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和独特体验。同时,线上销售渠道的崛起也为美妆品牌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入华以来,爱茉莉太平洋始终与中国市场同频共振。1992年,爱茉莉太平洋选择沈阳作为开拓中国市场的起点。当时,爱茉莉太平洋并没有选择将重心转向价格竞争,而是始终坚持其产品的高品质定位,并通过口碑营销逐渐扩大了市场影响力。

在中国美妆市场更为成熟的今天,爱茉莉太平洋集团进一步加强了线上渠道的布局,并通过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手段与消费者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一个更重要的举措是,随着上海嘉定集研发、生产及物流为一体的综合基地“爱茉莉上海美丽妆园”的落成,集团在更深入地拓展中国市场。

时代周报:近年来,随着本土美妆品牌迅速崛起,在与中国本土品牌的较量中,爱茉莉太平洋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朴泰镐:这些年,爱茉莉太平洋始终坚持“以顾客为核心”的理念,凭借长期积累的市场经验,深入洞察消费者,从而精准捕捉到其个性化需求,并迅速将其转化为产品创新,这在市场中形成了差异化竞争力。

产品的本土化是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在充分发挥集团研发优势的同时,汇聚中国本土科研专家的智慧,打造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我们也时刻关注中国美妆市场的趋势动态,并据此制定相关的品牌和产品升级策略。

时代周报:作为深耕中国市场的外资消费企业,你认为当下同类企业要想在中国市场开展长期业务,更应该关注哪些问题?

朴泰镐:我认为有两大关键点。一是注重产品力的提升,二是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首先,提升产品力意味着要在技术研发和产品质量上持续投入,以确保产品具备独特性和竞争优势,这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其次,满足消费者需求,不仅需要深度理解中国消费者的偏好,还要具备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通过定期更新产品线、推出本土化产品来增强品牌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

发力抖音和快手等电商平台

时代周报:在过去一段时间,包括爱茉莉太平洋旗下品牌在内的一系列韩国美妆品牌,都在中国市场经历了低谷期,背后有哪些原因?

朴泰镐:经济周期经历调整不可避免地会波及到企业的发展,尽管当前全球经济正面临诸多挑战,但我们坚信中国市场正以其坚韧的底气和稳步向好的经济态势,为外商投资构建一个更加稳固的未来。爱茉莉太平洋始终将中国视为重要的市场,并渴望与其一起积极应对市场挑战。

时代周报:爱茉莉太平洋提出重塑中国业务,重构增长动能。目前,集团在中国市场的品牌战略、投资策略、渠道战略等方面,做出了哪些转型与改变?背后的考量逻辑是什么?

朴泰镐:在品牌战略方面,集团旗下重点品牌正通过一系列焕新举措,包括从品牌内涵、产品矩阵、代言人等领域入手,重新建立起与中国消费者的有效沟通。雪花秀、吕、兰芝、悦诗风吟、梦妆等品牌也正在努力行动。此外,我们还在今年引入了AP嫒彬品牌,不断强化集团在中国的品牌矩阵。

渠道方面,中国的电商市场规模和生态环境,让我们看到了强劲的消费活力和韧性,因此我们积极推进多维度电商平台布局,发力极速发展的抖音、快手等社交电商平台,挖掘业务增长机会。

高端护肤仍有机会

时代周报:今年,爱茉莉太平洋在中国内地市场引入高奢科技护肤品牌AP嫒彬。这一布局背后有哪些原因?

朴泰镐:根据相关数据显示,预计2026年中国医美市场将达到近4000亿的规模,并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光电、注射类项目仍将呈现20%-30%的高复合增长率。高奢科技护肤品牌AP嫒彬聚焦的正是科技抗衰赛道,这与上述增长趋势密不可分。

时代周报:你认为当下中国的高端美妆消费呈现哪些特点与机会?

朴泰镐:当前,中国高端美妆消费呈现出三个特征。一是消费者年轻化。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尤其是Z世代正成为高端美妆的主力消费群体。他们追求品质和个性化,对高端美妆产品的认可度高,为品牌带来了新的增长机会。

第二,中国消费者对于成分安全和科技含量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功能性护肤产品需求旺盛。这种趋势为品牌提供了通过研发创新、推出现代科技护肤品的机会,以满足消费者对高效、温和产品的需求。

另外,高端美妆消费者更重视购买体验和个性化服务,从线下的奢华体验店到线上定制化建议,品牌可以通过提供独特的消费体验,增强客户黏性和忠诚度。

时代周报:你如何看待中国高端护肤行业的激烈竞争态势?

朴泰镐:在激烈的竞争中,中国高端护肤市场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充满机遇。中国市场上既有本土新兴品牌崛起,凭借本地化优势迅速捕捉消费者需求,又有国际品牌不断深化布局,以高端定位吸引消费者。在这种竞争环境下,爱茉莉太平洋会持续“以顾客为核心”,推进产品与服务创新,为消费者带来源源不断的美丽价值。

加码中国市场

时代周报:爱茉莉太平洋是如何衡量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朴泰镐:中国市场在全球美妆行业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市场,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前景广阔,到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是化妆品行业的黄金发展阶段,在和中国市场并肩同行的30余年间,我们见证了这个市场的活力、潜力和韧性,也始终与其同频共振,合作共赢。

时代周报:未来,爱茉莉太平洋对中国市场的投资重点在哪些方面?希望在中国市场取得怎样的成绩?

朴泰镐: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全球化布局,围绕以下三大经营战略持续拓展中国市场。

第一,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产品创新;第二,持续推进数字化。数字化变革是爱茉莉太平洋的重要战略,我们将数字化深入到商业决策中,包括研发、生产、物流、营销等各个环节;第三,着眼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时代周报:你如何看待未来中国美妆市场的增长机会?

朴泰镐:依托国家对外商投资的支持和化妆品行业的巨大潜力与韧性,爱茉莉太平洋对市场企稳回升充满信心。未来,我们将继续拥抱新的机遇与挑战,推进品牌战略升级和创新驱动,满足中国消费者对健康、美好生活的期待。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