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健康】不想血管堵塞,就趁早给生活“做减法”,10种食物可常吃
上海长宁2024-11-06 10:19:43

如果我们的皮肤上长出了一块斑、一颗痣,大家都会格外在意,血管里也可能长“斑”,发生狭窄,形成血栓。

但这些斑块和血栓不像皮肤上的变化那么显而易见,却是巨大的健康隐患。

1.血管堵塞发生在脑部,可使脑细胞缺血,轻者发生腔隙性脑梗,重者出现偏瘫、失语、昏迷;

2.血管堵塞在冠状动脉,可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

3.血管堵塞在内脏部位,还可引发肠坏死、肾栓塞等;

4.血管堵塞在周围动脉血管中,会出现下肢发凉、走路跛行、疼痛,甚至坏疽。

日常可按揉足三里、涌泉、三阴交等保健穴位,促进局部气血运行。


还可利用代茶饮控制血脂、保护血管。

1.三花枸杞茶

玫瑰花、茉莉花、代代花、川芎、枸杞叶各1.5克,水煎代茶,每日一剂,能化痰逐饮、降脂提神。

2.开学山楂枸杞茶课

山楂、枸杞叶、泽泻各2克,水煎代茶,每日2~3次,3个月为一疗程。可控制血脂,预防血管硬化。

3.枸杞决明茶

枸杞、苍术、决明子各2克,水煎代茶,每日2次,2~3个月为一疗程,对减轻体重、降低血脂有一定疗效。

保护血管健康,还要给生活“做减法”。

下面是一份详细的“血管瘦身攻略”:

一、精细食物要减量

要减少高热量、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红肉、动物内脏等,这些食物是血管堵塞的“罪魁祸首”。

二、久坐不动要减少

久坐不动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引起高血脂和血管斑块的一大“隐患”。

如果工作性质需要久坐,那么最好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2~3分钟,伸个懒腰、动动胳膊腿,以缓解长时间坐着对血管的压迫。

三、少发脾气多睡觉

情绪的稳定对于血管健康同样重要。经常发脾气、激动急躁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血管的负担。

同时,人体也需要“自我恢复”的时间。尽量睡够7小时,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四、多喝白水少饮料

多喝白水可以加速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

尽量少喝饮料,因为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和添加剂,对血管健康不利。

10种食物可常食

10种对血管极为有益的食物,我们应当经常纳入日常饮食中!

1.黑木耳

被誉为“血管清道夫”的黑木耳,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它能帮助减少血液凝块的形成,从而预防血栓的发生,保持血管的畅通无阻。

2.生姜

生姜不仅是我们厨房中的常见调料,更是一种具有抗凝血功能的天然食材。它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液粘稠度,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大蒜

大蒜中含有一种被称为“大蒜素”的天然血液稀释剂,这种成分不仅能降低血液的粘稠度,还能增强心脏的收缩力量,为心血管系统提供额外的动力。

4.洋葱

洋葱中的硫化物能阻止自由基对动脉血管的损害,从而保护血管内壁的光滑与弹性。经常食用洋葱,有助于维持血管的年轻态。

5.鱼类

深海鱼类富含Omega-3脂肪酸,这种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大有裨益。它能有效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让我们的心脏更加健康。

6.绿茶

绿茶中的茶多酚和儿茶素等成分,能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降低血脂水平,缓解血液的高凝状态。常饮绿茶,有助于保持血管的清洁与畅通。

7.荞麦

作为一种粗粮,荞麦富含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能显著增强血管壁的弹性、韧度和致密性。经常食用荞麦,有助于预防血管破裂和出血的发生。

8.玉米

玉米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亚油酸等成分,能有效减少胆固醇在血管中的沉积,从而软化动脉血管,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9.茄子

茄子富含维生素P和皂草甙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能保护心血管系统,降低血压水平,对防止小血管出血具有一定的作用。经常食用茄子,有助于维护心血管的健康。

10.海带

海带富含褐藻胶和甘露醇等成分,这些成分能防止血栓的形成,降低胆固醇和脂蛋白的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经常食用海带,有助于保持血管的年轻与健康。


选稿:李美霖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