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到这些特别的小公园,去去班味!
乐游上海2024-11-05 08:34:38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五年来,上海城市通过更新改造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其中就有许多重新更新设计的小公园。这些小而美的公园,大部分都在大家居住的小区附近,不用长途跋涉就能轻松get。11月的上海进入金秋时节,又到了逛公园的好季节,最近逛公园的二十分钟理论也特别火,上海城市更新百集微纪录片《申生不息》就将分享八个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团队私藏的好去处,让我们去逛逛这些特别的小公园,去去班味,放松一下心情吧!

1

昌里园

地址:浦东新区南码头路昌五小区外围

推荐理由

专业推荐:我们从苏州园林的起伏,灵动中寻找灵感,将社区围墙变身成富有生活气息的线性园林。昌里园借鉴的是古典园林的思维,如何因地制宜、师法自然。将园林思维带入现实生活中,就是与居民对话,关注于我们所处的社会的日常环境,它是一个互动的、参与的、可调的、有弹性、有张力的设计。

《申生不息》导演组:在昌里园你可以实现城市里的园林梦,城市中难得一见的长廊式中国园林,当你漫步其中,光影梦幻般变化,移步换景中,一窗一墙皆如画,照搭配深秋的红叶,让人恍如时光倒流,中式园林风格非常出片,喜欢摄影的小伙伴尤其不要错过。

2

虹旭生境花园

地址:长宁区虹古路427弄31号

推荐理由

专业推荐:这是上海首座“兼具栖息地功能”的花园,即花园具有生境功能。在设计花园时,我们遵循使用本地植物,杜绝外来入侵植物,丰富植物群落,减少农药化肥使用,为城市野生动物提供辅助的食物、水源或庇护所五大原则。同时,兼具花园属性,具有观赏、休息和户外休闲等功能,为人们提供交流和活动的场所。

《申生不息》导演组:在家门口遇见“绿野仙踪”,真正实现推窗见绿。不出小区,你就能在这里遇见松鼠、黄鼬、刺猬、珠颈斑鸠、乌鸫等各种小动物,犹如一座迷你动物园。在这里散散步、做做瑜伽操,轻松补充每日“自然剂量”。花园里还有小区居民自己管理的小菜园,春日菜花灿烂、夏日冬瓜坠藤、冬日萝卜满筐,一年四季都可以享受自然收获的快乐。

3

泰和水生态公园

地址:宝山区联谊路99弄8号

推荐理由

专业推荐:泰和污水处理厂位于宝山区杨行镇西南、蕰藻浜北岸,2017年建设,2019年投入使用,是上海首座“花园式”全地下污水处理厂。泰和污水处理厂不仅化解了传统污水处理厂的“邻避效应”,而且释放了地面空间,打造了一个兼具休憩娱乐的城市公园,是一处兼容复合功能的城市基础设施。

《申生不息》导演组:根本想象不到下面有个大型污水处理厂,超大的草坪最超适合与小伙伴们一起露营,空气质量也不错。这里还有儿童游乐设施、还有一个足球场、一个羽毛球场,不仅是健身休闲的好去处,也是遛娃的好去处。

4

乐汇小公园

地址:上海体育馆7号口附近

推荐理由

专业推荐:公园秉持“绿色+、运动+、儿童友好+”的设计理念,设置探趣乐园区、绿动乐园区、亲子驿站区、好奇乐园区4个特色活动区。通过多种设计巧思,多维度体现“汇生态、汇活力、汇科普、汇关怀、汇友好”的场地精神,并由此汇聚创造出多元、包容、富有亲和力的城市绿色空间,成为申城首座儿童友好型公园。

《申生不息》导演组:小公园位于高架桥下,既遮阳又挡雨,,全场塑胶颗粒,安全友好,地方虽然不大,但是玩水、滑梯、挖沙、钻洞,小朋友喜欢的游戏一个都不拉下。特别推荐低龄小朋友来玩。

5

李子园公园

地址:11号地铁李子园地铁站1号口,真南路822弄与武威东路交叉处

推荐理由

专业推荐:这个是老工业基地绿色转型的“零碳探索”。项目利用土壤污染修复后的老工业地块就地打造建设近零碳排放的公园和办公楼宇(桃浦李子园公园和长三角一体化绿色科技示范楼),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设计、建造、运营的全过程,既拓展生态空间、还绿于民,又兼顾经济发展,实施了楼、园、城一体化的零碳探索,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者有效统一,在老工业基地低碳绿色转型方面具有较强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

《申生不息》导演组:李子园公园通过综合运用光伏发电、水生态修复、植被碳汇、海绵城市、智慧运营等方面技术和管理模式,使公园达到近零碳排放的水平。这里有一个修复的花园和净水的展示园,可以让孩子们了解这座公园的生态理念。人气最高的蝶趣园里有超大的蝴蝶雕塑,两个超大的话题,很多的攀爬区域,游乐设施比较新,很好玩,是大童的放电好去处。景观设计也很不错,拍照片很出彩。

6

长宁生态廊道

地址:长宁区友乐路299号(绿道空港八路入口)

推荐理由

专业推荐:长宁外环生态绿道尊重生态基底。在改造中最大限度保持原有林带的生态风貌,对现状园路进行改造和拓宽,减少对现状苗木和地形的破坏。合理规整提升路线,形成生态绿道和慢行系统相融合,养护便道、防汛通道、健身步道、体育赛道(马拉松、自行车等)等六道合一,健身休闲功能齐全的生态游憩绿道。同时沿线风貌多元,滨水、片林、草地、湿地等合理布局,形成疏密结合、错落有致、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打造标志性绿廊。最后,通过新建驿站,进一步加强了自然空间与服务功能的有机融合,展现“功能+”的鲜明特色。

《申生不息》导演组:这里是魔都宝藏的骑行路线,停车方便,人少景美,离市区也不远。绥宁路出入口的“水杉镜林”犹如仙境。出入口有自行车,电动车租赁,价格合理。趁着春风十里,在这里骑行,一路斑驳树影,绿树成阴、耳边是虫鸣鸟语,沉浸在大自然里畅快骑行,肯定是不错的体验。几处歇脚的凉亭也各有风格,和谐融入自然之中,又是另一种风景。

7

西岸自然艺术公园

地址:徐汇区华泾公园

推荐理由

专业推荐:森虫秘境以“森林下面有什么”为故事线,引导参与者展开一段森林探索之旅。通过创新的参与性景观设计,以最小干预的方式,构建了一环串联多节点的体验式景观空间。整体设计以本土昆虫为创意源点,抽象演化为可参与性的景观装置。让孩子们沉浸其中,体会自然艺术的乐趣。

《申生不息》导演组:孩子“放电”的好去处!“蚕宝宝”乐园、“千足虫”躺椅、“竹节虫”秋千、“刺蛾茧”探险洞、“蝴蝶”爬网、“蜗牛”小屋、“蜘蛛”休憩站等,这些奇奇怪怪又可可爱爱的名字就足以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孩子们在这里,荡秋千、滑滑梯,钻洞爬网、“上天入地”,接受自然科普的同时,尽情释放天性。

8

复园

地址:徐汇滨江西岸上中隧道临时绿地

推荐理由

专业推荐:复园位于城市滨江廊道的一部分,前身是一个仓储的用地,“复园”兼具生态修复、土地复合使用之意。这是城市收储用地的临时开放改造与后工业遗产的在地化。我们清除了入侵物种,保留了自然生长的乡土物种,调整群落的自然进程,打造有梯度的生境营造,希望它呈现更荒野的一面。同时我们把它跟江南园林做了一个结合,设计引入一条东西向的曲折园路,建立场地北南两分双生格局,春申港临时绿地由此成为形式意义的“复园”。这片“共栖”场地因生态与人文的融合成为“复园”,既是后工业地景,也是江南园林。

《申生不息》导演组推荐:这里不同于在西岸其他地方的绿地,它展现出生机勃勃的“野性魅力”。往昔工业场地中部的六道南北向墙体,暗示东西向五组类似古典园林“复廊”的并置空间,呈现出从自然斑块到规整几何,从滨水荒野到人工介入的渐次变化。同样,也回应着人们对“诗意地栖居”的诉求——“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逛完小公园,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上海的城市更新故事,还可以关注上海广播电视台推出的上海城市更新微纪录片《申生不息》。它通过镜头记录了徐家汇图书馆、上海书城、昌里园、乌中公厕、乐山新村、百禧公园等上海城市更新的优秀案例,讲述这些更新案例中鲜活的人物故事,展现人民城市五年来的建设成就以及高质量的城市治理水平。

11月4日起,《申生不息》第2季就将在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上线!在第2季中,我们将跟随着知名设计师或网红博主的脚步,打卡更多上海的更新项目,有市民高度关注的地标建筑——上海书城,也有苏州河边新晋的网红打卡地——超级管;有百姓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过程后共同建设的生境花园、也有解决民众所需所盼的居委服务站;有家门口宜居宜游的焕新街区,也有保留烟火气的风貌家园。这不仅是一部纪录片,同时也是一份特别的City walk的打卡指南,值得关注!

《申生不息》第2季

收看指南

播出平台:纪实人文频道

11月4日 22:30

《上海书城》

11月5日 22:22

《最“普通”的设计》——百禧公园

《家的延伸》——康晖里

11月6日 22:30

《社区边的“苏州园林”》——昌里园

《家门口的“绿野仙踪”》——虹旭生境花园

11月7日 22:30

《徐家汇背面的乐活社区》——乐山新村

《 I人的心灵休憩所》——微光亭

11月8日 22:30

《上海超级管》

《 Fu大爷的“爱情神话”》

《申生不息》第2季纪录片内容,还将同步在上海纪实人文频道视频号、微博、抖音,《申生不息》小红书账号推出,每天还有相关玩转上海的新鲜资讯持续推送,欢迎关注!

选稿:许文杰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