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从天目里启航,在2024杭州当代艺术周“荡一圈”
澎湃新闻2024-11-04 07:59:00

澎湃新闻获悉,11月1日,“荡一圈:2024杭州当代艺术周”在杭州天目里开启。在此后近三周的时间中覆盖杭州6大行政区、汇聚32家艺术空间与文化社群的一系列活动将陆续开启,

此次艺术周主题“荡一圈”(Make A Swing),灵感来自杭州话中寓意悠闲与自在的“荡”,活动期间主办方邀集区域内各艺术机构、藏家、艺术家、策展人及广泛艺术从业者,通过40余场公开艺术活动,8场艺术周论坛与讲座、13场工作坊和4场特别导览,在国际和在地的感知间,共赴杭城当代艺术盛宴。

天目里美术馆群展“浮声切响”论坛现场

天目里就像一座小城,从商业到艺术、设计、时尚,文化,各种各样的事在这里发生,作为此次艺术周的启航之地。天目里美术馆此次呈现瑞士艺术家彼得·费茨利(Peter Fischli)新展“周二到周日”,以及群展“浮声切响”。

天目里美术馆彼得·费茨利个展“周二到周日”开幕现场

“周二到周日”是彼得·费茨利在欧洲之外的首个大型个展,展览标题像是一首以日常生活为主题的俳句,彼得·费茨利的7件/组近期新作,试图从人们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中汲取治愈的力量,在空间现场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象征性回路。试图从人们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中汲取治愈的力量。艺术家通过将外部现实世界溯洄至美术馆及周边地带,从而对日常传输中不可或缺的规则、信号和载体展开视觉叙事及讨论。

天目里美术馆彼得·费茨利个展“周二到周日”展览现场

费茨利1952年出生于瑞士苏黎世﹐曾是著名艺术组合费茨利/威斯的一员,与大卫·威斯(1946-2012年)共同进行了三十余年的艺术创作。展览将重要或平凡的各类元素汇聚一处,通过文本研究的方法探讨商品、图像或意义的流通方式,以易于理解的方式讲述着意义和物体如何占据空间。这种汇聚有时会带来迷失感,唤起人们在高度城市化环境中的疏离体验。

天目里美术馆彼得·费茨利个展“周二到周日”展览现场

同期,天目里美术馆举行的群展“浮声切响”汇聚了阿洛拉&卡尔萨迪亚(Allora & Calzadilla)、奥利弗·比尔(Oliver Beer)、娜塔莉·布钦(Natalie Bookchin)、克莉丝汀·孙·金 (Christine Sun Kim)、常羽辰)、姚清妹等来自不同地区的艺术家的作品。其主题由中国语言文化中对平仄与音韵的追求展开,尝试以语言、韵律、脉动为线索串联反映全球文化之多元与共性的艺术作品。展览希望观众能跳出词不达意的表层障碍,感受与传递韵律之美,在听觉、视觉、触觉的流通与合奏中,找回渴望交流与达成共识的初心。

天目里美术馆群展“浮声切响”展览现场

天目里美术馆群展“浮声切响”展览现场互动

在天目里B1OCK CONCEPT STORE,一场名为“优雅野兽”的家居设计展也将与观众不期而遇,展览展出美国时装设计师和家具设计师瑞克·欧文斯(Rick Owens)的家居设计,呈现其家具设计美学的脉络与发展。包括体现极简主义美学的Plug Table Grey Marble(2017年)、展现几何美感的Curial Aluminium(2022年),以及一件个人收藏的设计原型作品绝版Curial Chair (2007)均在展览中亮相。

B1OCK CONCEPT STORE“优雅野兽”展览现场

同在杭州天目里的B1OCK Gallery呈现段一凡的个展“存在的两种状态”。展览的题目,来自保罗·策兰的一首诗,在诗中,他写到两种面对生活的状态,一种是内在的精神层面,另一种是外在的行动实践,艺术家理解为这是一种“跳跃”,从桎梏向自由的跳跃,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逃离”,从内向外的,一种向上的,希望被遇见。展出作品也由此延展,

B1OCK Gallery段一凡的个展“存在的两种状态”展览现场

当代艺术周期间,由想象力学实验室出品的“花鸟集—当代艺术拍卖会”是创意和想象的文化嘉年华。“花鸟集”让艺术不仅仅停留于观赏层面而更能够成为一种投资与收藏的理想方式——艺术本身即为一种物与灵的交换。众多潜藏于城市经脉中的独立画廊和实验空间如同生动细腻的西湖水波纹,以各自不同的语调静静地编织与诉说着当代艺术与天地自然间的情动故事。

“花鸟集—当代艺术拍卖会”现场

此外,在“2024荡一圈—杭州当代艺术周”的地图里,百余位国内外知名艺术家作品将共聚杭州,从浙江美术馆的本土文化传承到散落于城市各处的全球艺术试炼、从清影艺术空间的国际视野,到牡蛎书店的书籍收藏,串起拥抱更多可能的共情场景。

活动现场

一些文化创意体也值得关注,比如将浪漫都市“日咖夜酒”的生活方式融入复合空间的Paral:;试图跨越一切边界的实验场域Transtage转场;以非营利形式为创作者们提供一方自由土壤的卡斯普多特cuspdot等,它们不仅是杭州当代艺术的展示窗口,更是地区间文化生态的交流场所,希望能够让人们在愉悦松弛的街巷与山水中感受创造力的无限可能。

“荡一圈:2024杭州当代艺术周”活动现场

作为该活动发起人之一,天目里美术馆馆长弗朗切斯科·博纳米(Francesco Bonami)在新闻发布会中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促成网络体系的建立,帮助在杭州城中的各种艺术空间建立起更多的交流,彼此能够形成更多的对话。同时打破圈层,让想去欣赏艺术的人通过该活动走到一起并连接起来。

注:“2024 荡一圈:杭州当代艺术周”将持续至11月18日,图片由《荡一圈:2024杭州当代艺术周》活动主办方提供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