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台风倒伏树木“生出”花卉变成园艺景观,上海“莫奈花园”又上新了
澎湃新闻2024-10-23 14:37:16

这两天,步入上海共青森林公园的游客会发现,在西门入口、莫奈花园等区域,台风中倒伏的树木被制作成大脸萌兔、迷你火车、小板凳,点缀在花草丛中,还有些倒伏的树干里“生”出了缤纷花卉……这些都是为2024年上海菊花展精心布置的。

10月26日至11月26日,上海菊花展将在上海共青森林公园举行。此次菊花展以“品金秋菊韵,享美好生活”为主题,采用赏菊、品菊、艺菊等多样化形式,充分展现菊花生态与文化魅力,同步推出市民菊艺擂台赛、菊花品鉴、菊花公益赠送等多项特色主题活动。

2024年9月,受台风“贝碧嘉”影响,共青森林公园大量树木倒伏,部分区域至今仍在修复。此次菊花展,园方以台风倒伏树木为原材料,利用树干、树根、树枝等不同部位进行创作,融入各色菊花,打造特色园艺景观,“莫奈花园”也焕然一新。

2024年上海菊花展,共青森林公园利用倒伏树木布景。本文图片均为园方供图

倒伏树木“生出花”,变成兔子、火车

台风“贝碧嘉”过境后的一个多月,不断有网友更新共青森林公园的受灾状况:大树被连根拔起,树干被拦腰截断,工人清理出成堆的树枝,一些网红景观消失了。

园方表示,经过修复,目前除了松涛幽谷区域,园内其他地方已基本恢复。不过,台风留下的痕迹依然明显,园方也没打算回避。

西门入口,台风中倒伏的梧桐树干变成了充满创意的园艺小品,有的被雕刻成兔子的形状,有的则被打造成迷你火车的模样,别有几分生趣。

倒伏树木转化为“小兔子”。

园方表示,梧桐树干的颜色通常呈现为青绿色,材质平滑,无论是从材质上还是色泽上来说都极为适合制作园艺小品。青绿色的树干不仅为这些小品增添一种自然、清新的美感,同时也与花园中的其他植物形成了和谐的搭配。平滑质感的树干经过雕刻和打磨后更具质感,既保留了自然的线条,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莫奈花园”是共青森林公园内一处河岸边的花境,春季绿意盎然,夏秋鲜花怒放,深受市民游客喜爱。菊花展期间,这里也将台风倒伏树木和菊花结合布景,比如将菊花种植在树根的缝隙中,或是悬挂在树干上,让这些花卉仿佛从树木中绽放出来。其他季节性的植物和花卉也装点其中,进一步丰富了“莫奈花园”的色彩和层次感。

一些树木残骸散落在西门水杉林下,它们或立或卧,或弯曲或挺拔,与周围的菊花和其他植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倒伏树木被打造为园艺小品。

园方介绍,工作人员精心挑选了形态各异的树干和树根,经过清洗和必要的处理后,将它们布置在水杉林下的各个角落,不仅希望在视觉上增添了一种原始而粗犷的自然美,也希望向参观者传达了一个信息:即使是自然灾害留下的废墟,也能在创新思维和辛勤劳动下,转变成引人入胜的美景。

西门水杉林下,倒伏树木被打造为景观。

近500个品种菊花将亮相

色彩多样、造型各异的菊花,是此次菊花展的主角。

园方介绍,此次菊花展设室外景点、精品菊花、插花与书画艺术三大块,并结合森林特色进行环境布置,营造出雅俗同赏的赏菊氛围。

此次菊花展将展出国内外近500个品种菊花。

精品菊花版块位于香樟广场区域,将集中展示品种菊花、文化科普、菊花品鉴等内容,分为四个展区。

其中,中心景点展区以立体绿化山形雕塑为主体,通过堆造地形和覆盖苔藓,创造出自然山野的微缩景观,打造旱溪增添生动感和立体感;同时,在起伏的地形中布置微型竹亭、竹桥、小木船,搭配盆景菊、石菖蒲、佛甲草、穴盘菊等植物进行展示,体现节约办展、绿色环保的生态理念。

品种菊展区集中展示来自全国各地的传统独本菊、多头菊、案头菊、切花菊以及国外进口新奇特小菊等近500个品种菊花,同时增设食用菊花展示版块,主要品种有上海本地引种驯化的国味菊以及其它食用菊,如杭白菊、黄菊花等,结合科普展牌、现场品鉴等形式进一步展示菊花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菊花展展陈

科普文化展区用竹艺展板的形式集中展示菊花诗词、菊花绘画、菊花图谱、菊与名人、菊与生活等文化科普知识,阐释中华菊花文化艺术。

在市民菊艺展区,园方将展示来自全市各区种菊能手的数百件优秀菊艺作品。菊展期间,还将评选出市民菊花佳品及市民养菊达人等多个奖项并给予奖励。

菊花展期间,园方计划举办多场主题活动,包括觅菊大赛、科普讲座、手工制作、绘画体验等。香樟广场将设置小木屋和新能源科普“花车”,其中2座小木屋将会进行台风后重建主题概念展陈布置,以“灾后”和“重建”为主题,通过枯木、繁花的场景对比做故事性的展陈。

选稿:周玮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