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以军被曝强迫加沙平民作“人肉盾牌”,此举违反《日内瓦公约》
观察者网2024-10-22 09:53:36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在斯卡菲(Ramez al-Skafi)位于加沙地带北部的家园被以色列军队摧毁之后,他不但和家人分离,还被拘留。此后,他得到了一份“特殊的工作”。

据英国《卫报》当地时间10月22日报道,30岁的巴勒斯坦人斯卡菲提供的说法称,在今年7月初的十多天里,他在以军看守监视下,被送到家乡舒贾伊亚地区一间又一间房子中,他沦为以军对抗饵雷(隐蔽的爆炸装置)和哈马斯武装分子的“人肉盾牌”。

“我试图拒绝他们,但他们开始打我,军官告诉我这别无选择,我必须照他们说的做。”斯卡菲说:“他们告诉我,我的工作就是搜查房屋,并向他们提供有关房主的信息。在巨大的压力下,我别无选择。”

强迫巴勒斯坦被拘留者进入加沙的房屋和隧道,这些事件在半岛电视台6月和7月播出的录像中首次进入公众视野。以色列《国土报》在8月进行的一项调查收集了以色列士兵的证词,他们说,被当作“人肉盾牌”的巴勒斯坦人被称为“shawish”,这个词源于土耳其语,意思是“军士”。士兵们表示,这是一种由高级军官批准的制度化策略。

报道称,使用被拘留者作为“人肉盾牌”,这显然违反了《日内瓦公约》,也是以色列法律明文禁止的,而以色列国防军则否认使用了“shawish”战术。

以色列军队俯瞰舒贾伊亚地区情况,斯卡菲称他被迫在那里搜查房屋并向士兵传达信息。埃菲社

“以色列国防军的命令和指示,禁止利用在战场上被俘的加沙平民执行危及他们的军事任务。”以色列国防军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已经向地面部队澄清了协议和命令,并补充说,《卫报》的报道说法已“转交给有关当局审查”。

然而,《卫报》从前曾被拘留的巴勒斯坦任那里收集的证词,与半岛电视台和《国土报》此前的报道基本一致。

斯卡菲说,在他被拘留的过程中,有几次他被要求随身携带小型四轴无人机进入被搜查的房屋,这样以色列人就可以通过无人机的内置摄像头看到里面有什么。“当我从里面拍摄完这些房子并离开后,他们进入并开始摧毁它。”

“每天,他们对我做完那些事之后,就会绑住我的手并遮住我的眼睛。只有在我吃饭或者允许我去洗手间的时候,他们才会解开锁链。”

“第二天,我被告知要和以色列士兵一起出去巡逻,我非常害怕,因为我面前有坦克,头顶上的飞机。”他继续说:“当(看守人员)注意到我的恐惧时,他们告诉我,‘他们知道你和我们在一起’。”

在搜索舒贾伊亚地区的第六天,以色列国防军遭到了哈马斯枪手的袭击,枪战随后长时间持续。“在那段时间里,(以军士兵)他们把我当作‘人肉盾牌’。我被置于中间,他们向哈马斯战士喊道:‘投降吧,否则我们就杀了这个平民’。”

据斯卡菲回忆,最终,以色列国防军最终击毙了那位单独的哈马斯武装人员,并强迫斯卡菲进入此人用作狙击手阵地的房屋内,用手机拍摄下尸体的画面。

直到在舒贾伊亚地区的搜索任务结束后,斯卡菲才最终得以被释放,此时他身上的镣铐被解开,得到了一个装有食物和水的袋子,并被告知可以回家。很明显,此时的斯卡菲已无力拿起这些包裹,但以军士兵告诉他,只有这个包裹才可以证明他是以色列国防军的工作人员,这样他在回家的途中就不会成为以色列炮火攻击的目标对象。

巴勒斯坦平民被以军强迫当成“人肉盾牌”的消息层出不穷相关“人权组织”资料图

斯卡菲是《卫报》采访的三名巴勒斯坦人之一,他们表示曾被以色列国防军部队利用,被派到距离以色列士兵前方很远的地方,进入加沙未经探索的房屋和地道。据向持不同政见的以色列退伍军人组织“打破沉默”(BTS)提供消息的举报人说,这种做法很普遍。

来自加沙北部杰巴利耶难民营的30岁铁匠兼农民萨瓦利希(Ismail al-Sawalhi),于7月在南部的凯雷姆沙洛姆口岸附近被以军拘留,并在拉法的清剿行动中被迫作为以色列国防军部队的“人肉盾牌”工作了多达12天。“士兵们一直拿我们当挡箭牌,这样他们就不会遭到哈马斯的攻击。我们在他们手里就像玩具一样。”

另一名来自加沙北部贝特拉希亚的35岁男子,自称阿布·赛义德(Abu Said),他也透露,自己在2月被拘留后也成为了“人肉盾牌”。“以军士兵在我的身上安装了GPS追踪器,并告诉我,‘如果你试图逃跑,我们就会开枪射杀你,我们会知道你在哪里’。”

“他们(以军士兵)让我去敲四栋房子和两所学校的门,让人们离开——先是妇女和儿童,然后是男人。”这名男子补充称:“在其中一所学校,情况非常危险,我大声呼喊学校里的所有人,让他们安静地离开,但就在这时,以军开始猛烈射击,我当时以为我要死了。”

赛义德还称,任务结束后,他被要求必须挥舞着提供给他的白旗才能离开该地区。“如果你不照他们说的做,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杀了你。”

日内瓦公约是国际社会于1949年8月12日在日内瓦签署的关于保护平民和战争受难者的四个公约,包括《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境遇的日内瓦公约》(第一公约)、《改善海上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及遇船难者境遇的日内瓦公约》(第二公约)、《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第三公约)和《关于战时保护平民的日内瓦公约》(第四公约)。

根据第四公约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利用囚犯作为人体盾牌是被禁止的,该条款指出:“不得利用受保护人(例如囚犯)的存在,使某些地点或地区免受军事行动的影响。”

2002年,以色列最高法院发布禁令,禁止以色列国防军采用所谓的“邻居程序”,即在局势动荡地区拘留一名巴勒斯坦人,并命令被拘留者去敲邻居的门并监督他们家的清剿行动。

然而,《卫报》坦言,使用“人肉盾牌”的行为仍然持续发生。2010年,两名以色列国防军中士因强迫一名9岁的巴勒斯坦男孩打开一些疑似装有爆炸物的袋子而被降职。

关注中东和北非儿童权利的“人权观察人士”比尔·范·埃斯维尔德说:“联合国机构和‘人权团体’都有充分记录的案例,一再表明这种情况的存在,也有迹象显示以色列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却没有采取行动。”他还无奈坦言:“这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会持续下去,这并不奇怪。”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选稿:朱雯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