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区长一诺”提前兑现!
上海长宁2024-10-16 16:43:22

作为市政府及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在区数据局的牵头下,长宁区目前已实现区内所有具备条件的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电信、移动、联通三网全覆盖),受益面达到190个小区。

在长宁的一些老旧小区,地下空间存在信号死角的情况。当居民走进地下停车场时,手机就没了信号。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这些已建成的地下空间在设计之初并未考虑到日后的通信需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数字化应用新场景方便着居民的日常生活,居民对于小区地下空间的手机信号覆盖需求呼声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地下车库安装有智能充电桩,可如果没有通信信号的话,怎么使用智能充电桩呢?

如何补上这块城市数字化转型中不可忽视的短板,扫除“家门口”的数字障碍,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课题。

图片

运营商在安装通信设备

于是,从2024年开始,区数据局开始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并建立了区级主管部门统筹、街镇与运营商互相配合、“上下联手、左右联合、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

那么,老旧小区地下空间移动网络覆盖存在哪些障碍?在推进过程中,问题一点点浮出水面。

一般来说,为保障地下车库的通信信号良好,一些运营商会通过增设信号和增强发射器的方式来接入信号。但是,一些居民心生疑问:这会不会对人体造成辐射影响健康?知雅园小区就遇到了此类情况。

在8月下旬,针对居民的疑惑和担心,区数据局联合区房管局、新泾镇等相关部门组织召开专项座谈会,并与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三大运营商等开展交流商讨;与此同时,通过科普宣传打消居民的顾虑。8月底,知雅园小区顺利完成了小区地下车库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施工和验收工作。

“现在,在出行前不管是开启导航还是拨打电话,信号都很稳定。”周家桥街道虹桥新城小区的居民说道。居民们对于地下停车库信号全覆盖非常满意。

在此之前,对于类似虹桥新城小区这种人口多、机动车地下停车库多的社区来说,居民们对于地下停车库信号全覆盖的需求更为迫切。

于是,区数据局对住宅小区进行现场查勘,排查通信配套设施现状,并根据小区的特点,“量身定制”了施工方案,做到“一小区一方案”。

如今,在原有中国电信网络覆盖的情况下,虹桥新城小区又引进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大运营商,实现了三大运营商移动网络全覆盖。虹桥新城党总支书记朱磊表示,现在,地下机动车停车库和非机动车停车库都实现了三大运营商的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居民们再也不用担心因为信号问题带来的不便和困扰了。

图片

图片

运营商在安装通信设备、检测信号情况

实际上,在今年的“夏令热线”区长访谈中,区人民政府向广大市民承诺:“今年,长宁区将累计完成190个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实现区内所有具备条件的住宅小区地下车库信号全覆盖。”而这一承诺提前兑现!

现在,越来越多小区的地下停车库移动通信网络信号稳定,通话、上网十分流畅。

接下来,区数据局将充分发挥溢出效应,主动跨前,指导运营商同步进行网络优化建设,实现住宅小区地面、地下深度覆盖,切实把民生福祉落到实处、把实事办得更好。

选稿:李美霖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