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奥特莱斯,风起成都 成都是新任奥莱之城吗?
封面新闻2024-10-10 17:21:00

如果要为成都贴上新的标签,“奥莱之城”或许是个合适的选择。

在双流时代奥莱、佛罗伦萨小镇、希望奥特莱斯火遍成都之后,成都龙泉驿杉杉奥莱在9月正式营业,有消息称,未来成都市金牛区还将落地全国首个高端体娱奥特莱斯。而与奥莱数量不断增长成正比的,是成都人民对奥特莱斯的热情:2023年,成都佛罗伦萨小镇会员数量较往年增长了约1/3,营收同比增长三成。同时,线上奥特莱斯唯品会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仅从销量排名来看,成都位列全国第五,仅次于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

奥莱在成都火爆背后的疑问是,为什么几乎一夜之间,品牌+折扣的奥莱式消费习惯,在成都开始风行?

龙泉驿杉杉奥莱开业那天,有成都网友发小红书,晒出奥莱门口熙攘的人群,配上了文字“半个成都的人都来奥特莱斯了吧”。这并不夸张,当天驱车跨了半个城市到现场的柳萌,在停车场转了一圈又一圈,等了小半个小时,才找到一处车位,那天的购物之旅只给她留下了一个印象,“人太多了”。

奥莱的爆红并非从杉杉开始,今年8月,陈琳琳来成都出差,因为天气太热,她去酒店周边的时代奥莱买一件T恤,结果见到了令她震惊的一幕:在时代奥莱的耐克店里,几乎是人挤人,就连店里的楼梯处,都挤满了来选衣服、试衣服的人们。看着结账台前排起的长队,陈琳琳几乎是“落荒而逃”。

火爆的不仅是线下,还有线上,家住金牛区的成都宝妈王静曦,无暇去线下的奥莱排队。但她买衣服、美妆却依旧会选择线上的折扣店,9月,为了准备国庆出游,她在线上奥莱唯品会上先后买了儿子的夏装和秋装、她和老公的防晒衣、她的面膜和日霜,以及一双假期穿的运动鞋。

事实上,奥特莱斯在成都并非昙花一现,最近两年,逛奥莱已经成为众多成都消费者的一个日常习惯。柳萌把逛奥莱视为“寻宝”,只要不上班、没有饭局,她都会自己或者和闺蜜一起,去成都的几家奥莱随意逛逛,“看看有没有大牌又降价了,哪怕什么都不买,也是放空自己的机会。”

数据也印证着奥特莱斯在成都热度的飙升,唯品会上,今年上半年,多个细分品类在成都的销量迅速上扬,比如,跑步鞋销量同比增长15%,女靴销量同比增长20%,男士、女士羽绒服销量均同比增长30%以上。而线下,据官方数据,佛罗伦萨小镇2023年客流量、营收同比提升三成;成都时代奥特莱斯的影响力从成都辐射至西部片区乃至全国范围,连续多年稳列全国奥莱销售额前五,领衔西部。

新晋的时尚之都,为什么会爱上奥特莱斯?

时尚或许本身就是答案之一。成都越来越年轻化,数据显示,自2017年以来,在成都工作的213.78万人中,有163.04万人,年龄在35岁以下,占76.27%。年轻人对于时尚、潮流的追逐显然更加强烈,另一组数据显示,2022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成都32000元,北京将近46000元。但在买衣服上,成都人均花了将近2500元,北京还不到2000元。

追求时尚的成都年轻人渴望买到大牌,时代奥莱里运动与轻奢品牌是吸引柳萌和闺蜜们的关键:COACH、MLB、FILA等,而佛罗伦萨小镇则以国际一线大牌出名:Gucci、Burberry、prada、Jimmy choo、miumiu等等。线上奥莱则是运动人群与年轻宝妈的地盘:从数据上看,唯品会在成都最受欢迎的品牌是:安踏、斯凯奇、巴拉巴拉、斐乐、迪士尼等。

但奥特莱斯最吸引消费者的仍是折扣,这和成都的消费观念天然契合,成都人的消费观里深深打上了松弛感的烙印,她们主打一个“想逛就逛”与“想买就买”。奥莱的折扣显然满足了这种松弛的消费需求——在网友晒出的小红书笔记里,奥莱COACH年底活动最低两折,而Nike4件6折、Adidas4件五折、FILA买一送二、ARMANI低至4折都是日常活动。王静曦对比奥莱与shopingmall,“在奥莱购物几乎没有压力,哪怕多买一些,只会觉得赚到了”。她给儿子买衣服,如今习惯性地一次性买上两三件,不合适的再在平台上选择上门退换货。

没人不爱性价比,但显然成都对性价比的追求更加强烈,没有性价比的高溢价、没有品质的低价在这里似乎都没有市场,相反,被青睐的消费是既要“便宜”又要“大牌”。

“奥莱之城”成都,或许已经走在了新消费观的前面。

事实上,奥莱也在不断进化,在成都,奥莱商场已经不再单纯是购物场所,其“吃喝玩乐购”一站式的模式解决了许多家庭周末出行的需求。诸多奥莱项目已经成为“购物+微度假”的情景体验式城市客厅,量身设计了露天餐吧、景观庭院、公园式商业街及多种休憩空间,并利用退台形成露天休闲区域,增加多维立体的共享空间,以此吸引消费者在商场停留更多时间。

但归根结底,高性价比与知名品牌,才是奥莱能够持续吸引成都消费者的根本——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发布的《2023-2024中国奥特莱斯行业白皮书》指出,到2025年,中国奥特莱斯市场销售额将在2600亿元左右,将优于大部分零售业态。而随着市场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如何巩固“品质低价”优势,延续消费者的信赖,也将成为奥莱持续钻研的课题。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