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商业快评 | “牵手“胖东来、“卖身”名创优品 永辉能否逆天改命?| 封面天天见
封面新闻2024-10-10 17:33:07

封面新闻记者 孟梅

9月9日,永辉超市锦江文华广场店发布公告宣布闭店调改。这是永辉超市在四川首个“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门店,计划将于10月11日重新开业。目前,调改已进入收尾阶段,即将开门迎客。

从地理位置来说,锦江文华广场店位于成都市锦江区泰合国际财富中心负一楼,其所在的锦江区是成都最繁华的中心城区之一,周边居住人群多为年轻白领,且该地为旅游旺地,游客众多。

在永辉超市自身的宣传中显示——“调改后的锦江文华广场店商品变化明显,原有商品数约1.58万支,在本次调改中,下架单品数超1万支,下架比达到64%,重新规划单品数8388支,调整后商品结构接近胖东来的90%。店内还引进了胖东来的自有品牌,比如自由·爱白酒、DL海产小食、DL燕麦片、DL芝麻香油、DL洗衣液。”也就是说,改造后的永辉其实就是一个“准胖东来”。

目前,在郑州,已有3家永辉超市的门店通过胖东来帮扶完成了调改。而首批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计划已经在全国10个重点城市陆续铺开。

永辉超市创立于2001年,2010年以“生鲜第一股”的身份在A股上市,是中国大陆首批将生鲜农产品引进现代超市的流通企业之一。

从营收数据来看,2010年上市时,永辉超市的营收为123.18亿元,到2020年的十年间,永辉的营收规模一路涨至931.99亿元,利润近18亿元。

但如今永辉超市也正面临营收利润双双下滑的局面。财报显示,永辉超市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86.42亿元,同比下滑12.71%,净亏损13.29亿元。过去的三年里,永辉超市累计亏损已经超过了80亿元。而在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7.79亿元,同比下降10.11%,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同比下降26.34%。

在营收和净利润双降的同时,永辉超市正试图通过闭店止损。2024年的前8个月时间中,永辉关闭了136家门店,减去上半年关掉的63家,永辉仅在7-8月两个月就关闭了73家门店。其中成都的新城市广场店和新龙湖壹街店均在今年5月和7月相继闭店。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永辉开始了自救。在拥抱胖东来的同时,9月23日晚,永辉超市发布公告,公司股东牛奶公司、京东世贸和宿迁涵邦将转让所持股份给俊才国际,交易对价为62.39亿元。交易完成后,俊才国际将持股29.4%。俊才国际的实控方为名创优品,这意味着,名创优品成为永辉超市第一大股东。

左手胖东来,右手名创优品。永辉超市能逆天改命吗?

目前市场给出的答案是——悬。

从名创优品的角度来看,以63亿元的价格入主一度市值超1000亿、营收规模超900亿的永辉超市,看近些年,名创优品的渠道建设和IP战略成了发力重心,而渠道升级需要更好的位置。在全国前1000名的商场中,名创优品的有效覆盖率还不够。对于老牌零售永辉超市,在全国各地基本上占据了好位置,名创优品希望借助永辉的优势来快速升级自身门店渠道。目前在永辉的855家门店中,只有一半左右在方圆两公里内有名创优品门店,这不仅意味着渠道协同机会显著,同时,也能迅速提升名创优品的店铺覆盖率。

而从胖东来的角度来看,改造一家永辉超市等同于增加一家“准胖东来”,胖东来自有品牌的商品有了新的渠道,比自己重新铺设渠道的巨额费用相比,这太划算了!尽管,改造后的永辉也保留了自己的一些独家渠道产品,但90%的拟胖东来,原来的永辉基本不复存在。众所周知,胖东来始终在河南发力,没有大力在全国范围内开店,但改造永辉之后,胖东来也不仅仅是河南的胖东来,摇身一变为全国的胖东来,店铺盈利,那肯定归功于胖东来,店铺失利,甩锅永辉也是分分钟的事儿,总之不是我的店,真是一举数得。

那么,永辉到底得到了什么?

如果大股东名创优品不满足于胖东来的改造要亲自下场,亦或是,名创优品要把永辉超市改成“名创超市”?夹在其中的永辉该何去何从?一切都刚刚开始,一切都是未知数。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继续了解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2、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4、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媒体合作、内容转载请联系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1-22899781